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铜锰复合氧化物,运用XRD、TPR、BET和常压微反评价装置对所合成样品进行了物相结构和催化性能的研究。XRD分析表明,沉淀反应温度在25~90℃时所合成铜锰复合氧化物前驱体均由Cu2+1O/Mn3O4组成,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晶体组成Cu2+1O/Mn3O4比逐渐提高,晶粒逐渐减小,这些前驱体经550℃焙烧后均转化为Cu1.5Mn1.5O4,且晶粒大小基本相同。TPR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催化剂为单一组成的铜锰复合氧化物,当沉淀反应温度<45℃时,随沉淀反应温度提高样品的还原温度升高,当沉淀反应温度从45℃提高到65℃,还原温度变化不大,只略有下降;而当沉淀反应温度>65℃时,还原温度继续升高。BET结果表明,虽然室温下(25℃)所制催化剂前驱体的比表面积较大,但焙烧后却大幅度下降,反而小于45℃以上样品的比表面积;而当沉淀温度在45℃以上时,焙烧前后样品的比表面积相差不大,样品的比表面积均在36.5-39 m2/g,说明当沉淀温度提高到45℃以上时,焙烧后样品的比表面积与沉淀温度关系不大。沉淀温度45℃是Cu-Mn沉淀物织构发生明显变化的拐点,在此温度下,沉淀反应体系的反应、传递及沉淀物的转...  相似文献   

2.
应用恒温系统及缓冲液体系 ,考察了温度及 p H值对分泌过程的影响 ,然后在此基础上又讨论了添加葡萄糖、金属离子 Fe2 +、K+和 Mn2 +以及超声波和微波处理的效果。实验发现 ,p H=7.4,温度 34&#176;C,以及添加 5 g/L KCl或 5 0 mg/L Mn SO4 都能刺激庆大霉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3.
导电聚苯胺的合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化学氧化法合成了导电性聚苯胺 ,研究了反应的温度、酸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对聚苯胺的电导率和结构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Y,Mn)共掺的0.99BaTiO3-0.01(Bi0.5Na0.5)TiO3(BBNT)高温无铅正温度系数电阻(PTCR)陶瓷.XRD图谱表明了掺杂不会改变材料的物相结构,电阻温度特性表明了所有样品都能够实现半导化.室温电阻随着Y3+的掺杂量的掺入会呈现变化,其中掺杂0.2 mol%Y3+的BBNT陶瓷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在0.2 mol%Y3+浓度下,0.04 mol%Mn2+掺杂后制备的BBNT陶瓷,室温电阻约为700Ω,居里温度约为140℃,电阻升阻比在2.8个数量级左右.当Mn2+>0.07 mol%时,室温电阻突增,PTC性能也大大降低.该材料在可控硅触发电路的温度补偿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液相生化法烟气脱除 SO2 的反应中 ,吸收液酸度和 Fe3 含量与 SO2 的吸收有直接的关系 ,酸度和溶液中 Fe3 的含量互相影响 .本文根据条件实验和化学分析的结果 ,探讨了酸度、Fe3 的含量及其与脱硫效率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液相生化法脱硫吸收液的适宜酸度范围和 Fe3 含量 .  相似文献   

6.
采用KOH和NaOH作沉淀剂,通过共沉淀法合成铜锰复合氧化物,运用XRD、TG-DSC、TPR、BET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对变换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aOH作沉淀剂时,沉淀物前驱体主要为Mn3O4和Cu2+1O,而选用KOH为沉淀剂时,则主要为碱式硫酸铜Cu4+2SO4(OH)6.2H2O;焙烧后两种沉淀剂所合成样品均转化为Cu1.5Mn1.5O4;用于变换反应后NaOH作沉淀剂的样品主体为Cu和MnO,而用KOH作沉淀剂的样品主体却为Cu、MnO与Mn.虽然KOH为沉淀剂所得沉淀终产物(前驱体)样品比表面积较大,但经过焙烧和反应后,NaOH为沉淀剂所得样品比表面积都要比相应的KOH为沉淀剂样品高50%以上.NaOH作沉淀剂所合成样品的TPR为只有一个还原峰的单一还原反应过程,而KOH作沉淀剂的样品TPR反应过程复杂,在150~900℃为多步反应过程,出现了多个反应峰.对于变换反应,以KOH作沉淀剂所制备样品失活速度极快,而以NaOH作沉淀剂所制备样品的催化活性显著高于以KOH作沉淀剂所制备样品,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尿素为氮源和还原剂,采用水热法合成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u-NGQDs)并对样品进行荧光分析. 结果表明,水热条件下尿素能有效还原GO并对其进行氮掺杂,从而改变其发光波长和强度. 尿素和GO的质量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均可影响u-NGQDs的荧光性质. 将u-NGQDs溶液与Fe3+、Cu2+、Ag+、Fe2+、Hg2+等金属离子作用,以探究金属离子对NGQDs的荧光响应.结果表明,与Ag+、K+等相比,Fe3+能明显地降低NGQDs的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8.
摘要:采用酸碱中和法制备了一系列Dawson 型磷钼钒过渡金属盐MH6P2Mo16V2O62(M=Mn、Co、Ni、Zn),用IR、TG、XRD 对杂多酸盐进行结构物相分析,并将其用于苯氧化制苯酚的反应中,系统考察了反应介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类型及用量对苯羟基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395 g(5 mL)苯在催化剂NiH6P2Mo16V2O62 用量0.176 g,溶剂乙腈25 mL,10 mL30% H2O2,65 ℃条件下回流反应6 h,经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苯的转化率达到47.3%,苯酚选择性为91.69%。  相似文献   

9.
以铜离子为模板,用F44与多乙烯多胺反应制备了氨基交联铜模板螯合树脂,并测定了其对金属离子Cu2+,Ni2+,Zn2+,Cd2+,Pb2+,尤其对Hg2+的吸附性能.研究了pH值、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对吸附机理的初步探讨表明,吸附符合Boyd液膜扩散控制,Hg2+的液膜扩散系数为0 0085.  相似文献   

10.
得到空间形式Sn+p(c)中法丛平坦的常数量曲率子流形的一个刚性定理设Mn(n≥3)是空间形式Sn+p(c)中标准平均曲率向量平行的紧致子流形和Mn的标准数量曲率R为常数.若法丛N(Mn)平坦且(1)R-c≥0,(2)Mn的截面曲率K>0,则Mn是Sn+p(c)中的全脐子流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EHT(Extended Huckel Method)紧束缚能带计算方法,计算了Tl_2Ba_2CaCu_2O_8在晶体中三种不同氧缺位条件下的电子能带,讨论了晶体中不同氧缺位对该超导体的能带结构,体系总能量,总态密度和Cu—O面上Cu和O的电荷分布的影响,指出这三种氧缺位结构都有可能存在于该超导体中,并且对超导电性的贡献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B2C与C2C模式之间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通过对2种模式的比较和利用实证数据的分析,显示了消费者网络购物意向,并推设出未来网络购物可能的发展模式是厂商直销模式、大类商品专营模式、中小企业平台模式并存,以现代化的即时沟通工具、多种便捷可靠的支付方式、安全可靠的物流配送为支撑的商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14.
H2O2与UV/TiO2协同体系光催化降解酸性品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压汞灯为光源,考察了H2O2与UV/TiO2协同体系对酸性品红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H2O2提高了UV/TiO2光催化降解酸性品红的速率。同时,研究了影响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酸性品红的主要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初始PH值等于7时,光催化效率最佳;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光催化降解效率降低;TiO2的最佳用量为0.2g/L。  相似文献   

15.
16.
优化了以RuCl2[P(C6H5)3]2(NH2CH2CH2NH2)作催化剂催化苯乙酮加氢制备α-苯乙醇的反应条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碱的用量及不同的碱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了一个较好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对Na2O2作为CO2的吸收剂和供氧剂的可行性及发生条件进行研究,认为只有在不断提供水的前提下,Na2O2才能作为供氧剂和CO2的吸收剂。  相似文献   

18.
Hg系超导体的氧含量或替代标准对超导电性的影响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对结构变态的影响还没有足够的了解.通过对不同Tc值的HgBa2CaCu2Oy薄膜在不同气氛下退火,进行了高分辨率的X射线衍射研究,包括传统的θ/2θ扫描,Ф扫描和摇摆曲线.发现最好质量的样品并不是最高的Tc.分析表明;结构不完美可以导致Tc值增加.考虑在不同气氛下退火后,晶体Tc值的变化,认为除了氧含量之外,结构不完美在HgBa2CaCu2Oy的超导电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适当浓度的H_2O_2液浸种陈年番茄、萝卜种子,能显著提高发芽率。其中,番茄以0.25%H_2O_2浸种4天,萝卜以0.5%H_2O_2浸种3天的效果最佳。应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番茄种子和萝卜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处理组的酶带数目与酶活性强弱跟发芽率的提高相一致。说明采用一定浓度的H_2O_2浸种陈年种子,可使某些同工酶提前出现,种子的生理生化代谢增强,并能破坏抑制物质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种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20.
钙锌在鸡腿菇菌丝体中的富集及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钙锌在鸡腿菇菌丝体中的富集及其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鸡腿菇菌丝体对钙锌等矿质元素有不同程度的富集作用.在培养基中添加0.2%的钙或600mg/L的锌,鸡腿菇菌丝体中钙、锌的含量最高分别为55.27mg/100g干重和96.8mg/100g干重;在培养基中添加0.1%的钙或100mg/L的锌,鸡腿菇菌丝体吸收钙、锌的效率最高分别为21.4%和14.9%;培养基钙、锌含量分别为0.1%和400mg/L时能明显促进菌丝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