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益希单增小说不仅是藏族人民现代生活的形象记录 ,而且刻画了具有独特民族文化心理和性格的藏族人物形象 ,描写了西藏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 ,洋溢着特有的“藏味”——糌粑味和酥油味。  相似文献   

2.
[摘要]藏民族有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有许多优秀的伦理道德规范,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传统道德反映着藏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趋向,作为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藏族传统道德作用于藏民族和藏族社会,对藏民族个体内在心理和行为的和谐一致,对藏民族的人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藏族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藏族传统道德及其社会作用做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挖掘藏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思想,辅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构建藏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3.
饮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民族文化。中国地域广阔,居住着五十六个民族,由于居住的地区、气候各不相同,各民族的饮食习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本文试图分析赫哲族、藏族、侗族的饮食习俗,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食俗文化作一初步探讨。 1 主要生活于黑龙江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的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唯一以渔猎为主和使  相似文献   

4.
珞巴族与藏族是我国西藏地区的古老民族,彼此之间的贸易与文化联系历史悠久。珞藏之间食盐、藏刀、毛皮、染料等的交换活动往来频繁。藏文化对珞巴族影响较大,体现在其部落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目前,绝大多数珞巴族人口生活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受边界争议影响,珞藏之间的贸易文化联系也趋于弱化。对这种古老关联的考察,对于我们了解珞巴族与藏族之间的密切民族关系和深厚民族情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 ,藏民族与植物结下了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 ,从植物的角度考察藏族的经济生活 ,进而了解藏族的植物观 ,是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农业和畜牧业两个方面就藏族的经济生活作了介绍和分析 ,旨在引起更多的人对藏族与植物关系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藏民族历来具有“倾心向内”的爱国主义意识。这种意识的形成 ,除了藏民族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特有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外 ,更重要的是藏民族在与祖国各民族人民长期的交流融合中 ,建立起了谁也离不开谁的血肉关系 ,使藏族人民在任何时候都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藏民族深厚的爱国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7.
藏族尚白习俗发微格桑卓玛班玛扎西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崇尚的颜色。白色是藏民族最为崇尚的颜色之一,这与她几千年来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传统、周围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白色是藏民族最基本的生活色调,因此白色崇尚在藏民族的物质习俗、精神习俗及民间文学作品中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以及文化认同,因而流传在藏民口中代代相传的民间谚语,蕴含着藏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映射着藏民族的文化心理特质以及世世代代藏民独特的生命体验。本文试图通过对藏族谚语的语义分析,展示藏族谚语与藏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解读藏族谚语蕴含的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藏族图案是藏族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经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是藏民族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其内涵丰富多彩,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是藏族人民审美观念、审美理想、民族气质的再现。  相似文献   

10.
藏族帐篷绣花艺术,是藏民族所创造的独特的工艺造形艺术类别。这种别具一格的古老艺术形式,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帐篷绣花艺术的形成和演进众所周知,帐篷——对于生息、繁衍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也许是由于游牧生涯的特殊需要,以及由于这个民族须将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的体验、感受,直接、便当地表露出来的需要。所以,帐篷,从进入藏民族生活中的那刻起,就与这  相似文献   

11.
凉山州北部地区尔苏藏族文化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凉山州北部地区的藏族自称“尔苏”。居住在甘洛越西两个县的尔苏藏族约6800人。尔苏人没有严格意义的文字,有极少量的原始宗教传人“萨巴”使用萨巴文字,是比东巴文化还要古老的图画文字。尔苏藏族喜欢狩猎。所有的尔苏藏族民居几乎都有“三锅庄”,“三锅庄”是尔苏藏人由游牧民族过度到农耕民族留下的痕迹。脚犁、背架子、倍尔和连枷是尔苏人比较独特的劳动工具,其中,脚犁是凉北地区尔苏藏人独有的构思巧妙的劳动工具。尔苏藏人服饰独特,服装色调鲜亮,刺绣水平高超,尔苏人男女都要裹头帕。尔苏人实行火葬,有专门的坟山焚烧尸体。现在尔苏人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  相似文献   

12.
尔苏是使用尔苏方言的藏族支系。他们生活在四川省西南部。尔苏藏族的神话、故事、传说、寓言等,是尔苏藏族口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和研究课题组收集的口传文化,文章认为,藏族尔苏支系是个多元一体的亚族群。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从蒙古高原来到青藏高原,信仰了藏传佛教,在与藏族等兄弟民族的共同生活中,建立了崇敬自然、感恩自然、珍惜和爱护高原环境的生态伦理观,进而形成了"合而不同"的自然环保文化体系,创造了与高原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自然生态价值观。这种生态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并调适着高原地区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促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西藏地区是我国传统民族的聚集地,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政治文化特点非常鲜明的文化"圣地",尤其是西藏宗教的建筑规划和装饰设计都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颁布,要求在短时间内加快西部的发展,而在以西藏为发展中心的这一过程中,如何才能够更好的处理和协调好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之间的矛盾关系,将直接决定着发展成效和结果。这不仅仅需要完好的保留传统文化的特征,还要防止个性化和民族化特色建筑文化被环境同化,甚至丧失。这是西藏发展战略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建筑研究者和设计师必须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尔苏人生活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等县,1981年划归藏族,他们自称尔苏人。本文拟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以族源、语言、文字、民间歇谣、社会文化特点等为起点,对尔苏人的人文类型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6.
西宁市城东区作为青海回族、藏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典型区域,在居住格局上形成了“混合社区”、“聚居社区”、“过渡社区”三种模式,这种状况造成了不同民族之间实际感情距离的疏远,进而对民族关系的正常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对改善和解决城东区的复杂民族关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海子并非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超验的、宗教的世界中,远离尘世。海子的诗风深受梵高的画风影响,崇尚纯粹的艺术,用生命的代价换得艺术的纯真,把对生命形而上意义的期盼作为艺术旨趣的诉求。海子是一位用生命为诗歌殉葬的诗人,他的内心世界里有着浓烈的宗教情怀,虽然,他不是一个很虔诚的宗教徒。海子的宗教情怀在他的诗歌中有着尽情的体现。在生死观问题上,海子迷恋上了藏传佛教有关人的生死轮回学说。诗人凭着满腔的宗教精神去企盼着拯救人类精神的祈望,这是一种对人类精神宗教式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8.
蒙元统治者选择藏传佛教信仰的历史背景及内在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元王室选择藏传佛教信仰与藏传佛教在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广泛影响是密切相关的 ,同时也是蒙、藏民族双方关系互动以及藏传佛教密法与其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结果。蒙元统治者与藏传佛教之间存在着多层面关系 ,西夏境内藏传佛教的兴盛、藏传佛教界对蒙古王室的积极传教及藏传佛教密法的特色等对蒙元统治者选择藏传佛教信仰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将现代藏语方言与代表早期藏语面貌的藏文进行比较会发现,许多在早期藏语中带有派生词缀的双音节词,在现代一些藏语方言中因为产生音节合并而单音节化。伴随而来的,是在这些方言中出现了一些早期藏语中所没有的复合元音等语音形式,并且还影响到声调的某些调位的产生。分析归纳迭部藏语中因音节合并而产生的种种语音演变现象,并通过音节合并的标志性词例揭示白马话与迭部藏语在语音演变形式上的相似性,最后从相似的语音演变现象追溯迭部藏语与阿里方言的渊源。希望此研究能为迭部藏语方言分化的断代和藏语方言地理学等其他研究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