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是世界文学史上非常另类的流散作家。到目前为止,他已出版了29部作品,题材各异。他的最新作品《作家周围的人》以"自我"为圆心,通过对沃尔卡特、鲍威尔、甘地、福楼拜等人的评价,探讨了特立尼达式、英国式和印度式等的观察方式,建构出一种独特的流散之圆。本文从时间关系、"自我"圆心、流散家园等方面探讨了这一现象,其视角和观点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2.
俞曦霞 《浙江学刊》2023,(2):217-224
移民文学中的多元文化书写呈现出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新的叙事风貌,展现了不同文化博弈交融的特质,也是欧洲传统殖民关系在全球化过程中不断演变的重要体现。英国移民作家、诺贝尔奖得主奈保尔和石黑一雄是其中的两个典型。奈保尔家族祖孙三代的多重移民经历促使他围绕自我探寻历史真相和殖民体系的当代烙印,体现对多元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的复杂态度。石黑一雄的母国文化认同使他接纳近代日本追随西方的国家意志,西方文化的内部迁徙使石黑一雄成为当代英国作家的代表。他们的非虚构作品和反乌托邦小说丰富了全球化时代的移民文学,多元文化认同昭示了全球化进程实际上是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共生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赵祥凤 《学术交流》2006,(11):169-171
英国移民后殖民作家维.苏.奈保尔的《抵达之谜》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名具有世界意识的作家,奈保尔在小说中通过表达对宗主国英国的失望源于对英国的衰败状况的失望这一主题,反映了他对世界和平问题的深深担忧。他认为英国教育的殖民意识对英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但导致了教育的失败,更加强化了英国的霸权意识,从而导致了英国的衰败,为世界和平带来了阴影。奈保尔对英国的失望正是他的世界意识的真实表现。  相似文献   

4.
后殖民作家奈保尔的小说<抵达之谜>是一部女性主题的小说.小说表现了女性(尤其第三世界女性)在无声中生存、在求生中丧生、在有声中挣扎的三种生存状态.女性要走出这三种悲惨境地,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自身的问题、与异性的关系问题、与同性的关系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女性无声中生存、在求生中丧生、在有声中挣扎的生存状况对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奈保尔对当今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包燕 《浙江学刊》2007,(6):117-122
本文以"文化身份"的视角,聚焦中国的新生代导演及其都市情绪电影。作者认为:对于新生代而言,其以"未完成的怀旧"为母题、以"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为隐性结构的都市电影,因其面向现代的质疑姿势,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现代主义文化立场和主体身份建构冲动。但这种文化上的"现代性"拷问通向的是"后现代性"的发现和主体身份的弥散。而这种弥散进一步体现在:由于影像中都市和都市个体的被符号化和情绪化叙述,这批以文化反思为隐性诉求的现代主义文本事实上落入了后现代的平面化叙事陷阱,从而参与建构关于现代都市的平面想象和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6.
要理解一国的战略偏好和战略选择,战略文化无疑是不可或缺的视角。近年来日本以选择冲突型战略文化为背景,战略偏好和战略选择总体呈进攻性的特征。这种现实主义的战略文化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形势下重构的结果。国家对身份的自我建构是推动战略文化重塑的重要机制。日本政治精英正是在历经冷战以来三个阶段持续建构的过程中,通过与自我建构的身份规范相适应的价值理念和情感选择两个维度的传导作用,实现了对战略文化的重构。由于所建构的身份具有强烈的角色身份指向,基于其固有的显著性,日本战略文化的转型必然以冲突型为依归。环境认知、政治程序、联盟结构等三个层面的变化表明现实主义的战略文化已在日本产生了较高程度的内化。  相似文献   

7.
知青一代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知青文学参与了这一身份的建构。知青作家通过伤痕/苦难叙事和理想/英雄叙事,建构起知青的基本身份特征。知青身份建构是知青作家在面临现实和文化困境时,寻求自身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的结果,与时代文化也有密切联系。知青身份认同带有遮掩性和强烈的功利性需求,无法形成真正的自我认知,在时代环境变化后最终只能走向溃散。身份认同意识对知青作家的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一是促进了知青作家的文化身份自觉,意识到新文学对传统和民间的疏离和偏执,开启了"寻根文学";另一方面,受社群文化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影响,创作视野不够开阔,思想高度有较大欠缺。  相似文献   

8.
奈保尔《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的后殖民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 《学术交流》2003,(3):146-148
20 0 1年诺贝尔奖得主V·S·奈保尔的作品《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塑造了边缘人形象 ,揭示了殖民主义造成的边缘人的无家园感 ,无归属感 ,并通过这个人物来透视文化、社会 ,甚至政治问题。同时 ,也展现了边缘人的反抗与追求。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华裔的文化身份建构是通过男性视野和女性视野两个谱系进行的.以赵健秀和李健孙为代表的华裔男性作家致力于重塑父系英雄传统和华裔男子的阳刚之气,旨在打破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男子"女性化"的刻板印象.作家们对男性主体及不同父子关系类型的描写揭示了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内核,以及新旧移民在异质文化中所面临的困惑、矛盾和挣扎.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这些研究和思考对今后的父子关系的定位和走向,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现实和学术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身份与地位的变化决定着城市的命运,也影响着城市空间意象与心理想象的建构.近代北京在国都南迁后改称北平,面临着重新塑造自身形象的问题,城市文化生产与文学记忆的逻辑也随之发生改变.在作为城市旅游手册的系列北平"指南"与各种文学书写中,北平由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都转变为以保存传统为要务的故都,北平的文化生产与文学记忆亦由对城市现代化的向往转为寻求文化之维,最终将北平建构为一个文化古城.  相似文献   

11.
胡文涛  林坚 《日本学刊》2011,(1):120-131
由于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军事占领和社会改造,日本尽管经济在20世纪60、70年代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日本对内存在公民文化身份的认同不清,对外出现国家文化身份的缺失,因此一种文化不安全感充溢着社会。80、90年代,日本政府利用其国内文化民族主义思潮高涨的契机,适时推出"文化立国"战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既满足本国人们现代精神消费需要,又对国民进行文化价值观的集体建构,而大量出口文化产品,让国际消费者感知日本文化符号、社会价值的同时,提升其文化的国际认同、建构良好的文化形象。日本文化产业的缘起、发展特征中文化民族主义起到了内化作用,但这种作用具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12.
消费认同是新生代农民工重新定义自我存在与主体建构的能动体现.引致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认同的本质在于:弱化阶层属性的新策略、身份认同的新转向、主体建构的新机制.在"留不下的城"与"回不去的乡"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依然没有定性的归属,消费认同本质上成为他们寻求自我存在和本体性安全感的重要渠道.但是,这种基于消费实践的消费认同与主体建构,是否会陷入过度消费的陷阱,造成认同的扭曲,依然是我们今后要积极面对和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石海军 《南亚研究》2007,58(1):52-58
借鉴奈保尔和查特吉的相关看法,本文考察了甘地种姓思想的成因,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种姓制的瓦解与现代印度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复杂的、与种族和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种姓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互动元话语作为一种话语资源在身份建构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以Hyland对于互动元话语的5个分类作为理论框架,以10次师生对话的录音转写语料为研究基础,探讨高校辅导员如何使用特定的互动元话语资源在不同的师生互动情境下建构特定的身份.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会利用互动元话语资源建构职业身份(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日常教育管理者)和非职业身份(个人和朋友),从而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推进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5.
身体认同模式下的文化建构--论90年代女性写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芳 《浙江学刊》2004,(2):130-135
90年代女性写作在80年代中期女性写作之性别认同的基础上实现了自我建构的身体认同.女性写作的身体认同意味着女性自我的性别身份建构,同时也意味着女性自我的主体性建构,在反抗男性菲勒斯文化和女性自我建构的双重意义上超越了之前的女性写作.但如何有效地走出自我的困境将是女性写作迄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实践共同体理论强调共同体是在持续的意义协商中建构起来的社会关系.借助该视角对中小学教师与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日常沟通情况和身份建构问题.研究发现:家校相处缺乏深层意义协商;对彼此的刻板印象限制了家校对合作的想象;教师单方把控力量集结,使"合作"沦为"家长配合".究其原因,首先,学校制度安排挤压了情感互动空间,限制了家校双方的身份意义;其次,尊师传统强化了家长对教师权威的信奉,滋长了现代教师专业主义;此外,技术媒介仅为强势的校方所用,没有成为促成家校共同体的力量,并可能强化刻板印象.建构家校共同体的关键在于促进教师和家长反思固有价值理念,为新关系、 新身份的协商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马小强  刘品 《社科纵横》2007,22(1):171-172
奈保尔的小说《河湾》反映了非洲国家民族独立后遇到的重重困难,如社会混乱和民生凋敝的客观现实。但小说对非洲国家建立民主制度表现出怀疑的主观态度。该作品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启迪作用,如从非洲的社会现状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8,(9):97-100
狄更斯《双城记》以发生在1789—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讲述了马内特医生和奈达代表的城市平民与德法日夫妇等代表的贫民的生存空间、空间迁移和空间重构等方面的故事。狄更斯借助于"公众空间"、"家庭空间"、"空间重构"等概念界说了城市空间的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展现了英国伦敦和巴黎现实主义小说的空间诗学。狄更斯从城市空间迁移,生死空间迁移和阶层空间迁移各个方面描写了巴黎和伦敦的城市空间里马内特医生和达奈对自身身份的困惑和迷茫,同时,还揭示了空间变换后的身份焦虑和惶恐感。在社会空间视角导向下,狄更斯展现了因空间重构而产生的道德伦理危机,显示出狄更斯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对丑恶社会无期鞭挞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日本文化外交在塑造和传播良好的国际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后,为适应全球化的需要, 日本文化外交观念出现变革.推出"发信"、"受容"和"共生"为行动指南,对运作机制和活动方向进行了调整,并积极就活动项目、文化形式和传播方式进行新的实践探索,目标是不断提升国际形象、最终实现政治大国形象的建构.但由于日本外交实际与文化外交的属性要求存在矛盾,同时受历史观的直接影响,从长远看,文化外交对日本的国际形象建构作用会出现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日本“亚洲身份”构建的困境及其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建构主义身份认同的理论,试图勾勒出日本"亚洲身份"构建过程中围绕"脱亚"和"入亚"而不断整合和重构的轨迹,并从日本政治文化的角度解读"亚洲身份"困境形成的深层原因,分析日本"亚洲身份"游离给日本国家发展战略带来的得与失.日本构建"亚洲身份"的特征体现为既可以依循己利随时放弃,又可以因应时势寻求"回归","亚洲身份"之于日本具有鲜明的工具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