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行政法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从法学的角度来看,行政法不过是一个部门法,是调整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从宪制的角度来看,行政法所调整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是更大的国家与公民关系的一个侧面;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来看待行政法,则主要强调行政法的实然性,强调行政法要与现实切合。从对行政法的本质的把握来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可以发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应然与实然两个方面:行政法治原则、适度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程序性原则、责任行政原则。  相似文献   

2.
孔颖 《学术交流》2002,(5):51-53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行政法的精髓 ,在指导和统帅行政法的制定、实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没有真正体现行政法的本质特征 ,也没有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法的新理念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行政法基本原则理应包含行政合法原则、程序正义原则、行政救济原则。  相似文献   

3.
行政法的现实反映与价值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 ,在实现法制文明化、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中 ,包含一项重要内容 ,即行政法制现代化。中国行政法制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需要以完善的行政法律规范为基础。完善的标准在于 :一是行政立法应满足社会的客观需要 ,反映新的经济关系 ,以实现行政法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 ;二是行政法应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彰显民主、科学 ;三是行政法要协调好行政权与各种权力与权益的关系 ,在价值上达到社会公正理念。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9,(11):92-97
党政机构合署是目前我国机构改革的最新方向,也是目前整合完善政府工作部门职能,优化部门的组织构架和设计,明确部门职能权限新的方式。但是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党政机构合署办公以来,我国党政合署的探索道路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党政合署办公的机构改革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当前关于党政合署改革的讨论在学术界的研究还相对匮乏,在法学领域甚至是行政法领域的研究更为稀少。因此,处理好机构改革与法律完善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法律的完善为机构改革保驾护航,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用法律来保障改革成果。以行政法的眼光来正确对待党政合署机构改革的问题,协调处理机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范文进 《社科纵横》2014,(11):69-72
中国行政法治正面临着看上去很美的尴尬困境。对此现状的反思应当在转变和重塑行政法学研究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姿态主动回应社会需求。将回应型法的原理运用到行政法的研究中进而形成的回应型行政法,为我们的行政法研究打开了一条新思路。回应型行政法可以作为行政法学研究的一种理论模型,其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意。而在我国现阶段,公权力主导下的互动共进是回应型行政法建设较为现实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完善行政法教学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红宇 《社科纵横》2010,25(7):161-163
行政法教学模式作为行政法教学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行政法教学的质量,是培养合格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承担着传授知识经验,训练职业能力,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本文结合笔者的行政法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行政法教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针对现行行政法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拟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革新、完善行政法教学模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行政的“疆域”与行政法的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明安 《求是学刊》2002,29(2):66-73
行政的范围 ,既取决于不同时代 ,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 ,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同时也取决于人们对政府权力的成本—效益的认识。在传统社会 ,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量较小 ,政府管的事自然不多 ;在现代社会 ,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量大增 ,政府的职能和行政的范围是不是就应该和必然无限地扩张呢 ?行政国家、全能政府在为人们部分解决了现代社会发生的许多复杂问题 (如“市场失灵”问题 )以后 ,又导致了大量的更为复杂的问题 (如政府腐败、社会腐败问题 )。于是 ,“有限政府” ,政府权力向社会 (“第三部门”)转化的方案提出来了。政府权力转化为社会公权力后 ,行使社会公权力的行为还属不属“行政”的范畴 ,应否受行政法的规范和控制 ?行政法的功能是什么 ?管理论、控权论、平衡论对之有不同的看法。现代行政法在纠正传统行政法片面强调管理或片面强调控权的偏向后 ,正逐步形成以规范和控制行政权为手段 ,以服务行政相对人和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为目的的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8.
探析行政法原则的地位——走出法源学说之迷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主流行政法学中包含的"原则亦法论"和"单一法源论"存在着内在的紧张.通过否定不成文原则的法律地位或是全面接受不成文法源形式来协调二者的努力均面临困难.这种困难症结在于我们把法的表现形式与法律识别标准混为一谈.解决办法在于从形式的行政法规范识别标准转向实质的识别标准,在接受不成文法源形式的同时,以实质的识别标准确定包括行政法原则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9.
国际行政法是针对跨国行政活动和国际治理中的国际行政合作关系作出的规制和调整,是在传统国际法体系中出现的一个新兴分支领域,其逻辑起点和理论根基是全球治理的提出。全球治理中善治标准的实现需要引入行政法等一系列工具,因而全球治理的提出与行政法有着与生俱来、不可分离的关联性,行政法构成全球治理的微观基础。全球治理的大部分内容可以作为行政行为来加以理解和分析,即规则制定、冲突利益间的行政裁决,以及其他形式规制性和行政性的决定和管理。目前,一个规范等级逐渐鲜明的"国际行政法"体系正在产生并逐步形成,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到这一进程当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行政法的人文倾向具体表现为善法之治、程序法治、参与行政、代际人权、行政人性化等现象与趋势。行政法的人文主义气象既是中国社会变迁之中社会价值转向的具体反映,也是行政法治主义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回归。  相似文献   

11.
要做一个成功的案例研究,必须选择真实的、有价值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案例的结构性解释方法主要有法律关系分析方法、请求权基础分析方法和三层次分析方法,但行政法学者更多的是采用多元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宋华琳 《浙江学刊》2005,4(6):44-51
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美国行政法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学术史上的梳理,对不同历史阶段我国美国行政法研究的概貌及演进过程加以探研,并按专题对我国美国行政法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美国行政法晚近发展的若干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郭丹  王伟 《学习与探索》2005,(6):116-118
网络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向传统著作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挑战。在单一的司法保护存在严重缺陷的情况下,有必要确立网络著作权的行政法保护。针对我国目前网络著作权行政法保护不足的现状,建议从我国网络著作权行政保护法的完善以及建立专门的网络著作权行政执法机构两个方面入手,构建规范而可行的法规体系与执法体系,从行政法的角度为网络著作权的保护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15.
柯楠 《学术交流》2006,(4):49-51
行政法律法规在调整政府投资监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投资监督体制仍然存在着很多弊端,如思想认识落后、决策过程缺乏民主程序、监督主体交叉冗余现象严重等,严重阻碍了我国投资监督的透明化、规范化。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行政立法滞后,导致政府过度干预企业的投资权力。因此要想提高投资监督的效果,就必须加快投资监督的立法工作、规范政府合法地行使权力,再通过外部专业监督机构和审计的作用,提高投资监督的效能。  相似文献   

16.
制定行政法总则是我国行政法法典编纂的开篇之作,应当以引领行政法律规范体系的形成、促进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实现和保障民众合法权益的有效救济为其基本目标。为了实现行政法总则的良法美意,应当坚持规范整合与立法引领、问题导向与行政法理、本土智慧与域外经验相结合的制定原则。就实践需求和理论准备而言,行政法总则的基本框架可由基本规定、行政权力的配置、行政相对人的地位、行政行为的形式、行政行为的程序、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行为的监督、行政相对人的救济、依法行政的保障及附则等十个部分组成。在迈向法治国家的征程中,制定行政法总则是摆在新时代行政法学人面前的急迫重任,需要自觉作出具有历史意义的集体性学术回应。  相似文献   

17.
胡泓 《学术交流》2005,19(9):35-38
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政府在公平、效率和秩序之间进行平衡和协调。我国在小康社会阶段的根本任务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法律制度应当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发挥重大作用。行政法应当以创造财富为首要价值取向,通过对行政组织的规范,对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和对权利救济的规范,为社会财富的增加发挥自身的作用,并进而为公平、效率和秩序之间的价值协调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公共利益辨析与行政法政策学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杨建顺 《浙江学刊》2005,(1):158-163
本文试图从行政法学层面对"公共利益的需要"展开剖析,评析传统行政法学研究中对界定"公共利益"的疏漏及行政使命的广泛性和不同层次性,从行政法政策学的角度对政策形成过程中行政的作用、行政法的特殊性质、现代国家的利益反映机制、舆论监督的作用以及如何把握人民的意思表示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揭示现代行政法学研究必须重视价值和利益多元化、复杂化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李克歆 《学术交流》2006,(11):73-75
经济法的平衡协调论和行政法的平衡论均作为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的本质理论成为学术界的理论流派。经济法的“平衡协调论”和行政法的“平衡论”从各自的理论角度都具有本质上的区别,行政法的“平衡论”实为丰富了的“控权论”。行政法的平衡论具有公法领域的理论的平衡、“不平等地位”的平衡、“动态”的平衡、“程序法意义上”的平衡等特点,最终是实现均衡状态。而经济法的平衡协调论具有“以公法为主、公私交融”领域的理论、“平等地位”的平衡、“静动结合”的平衡、“实体法意义上”的平衡等特点,最终实现“双赢格局”的平衡理论。正是由于两者在理论本质上的不同最终决定了经济法和行政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20.
第三部门的勃兴对行政法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凌云 《浙江学刊》2007,(2):162-168
第三部门的兴起,尤其是在公共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行政法的主体理论、行政行为理论以及行政诉讼等都会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理论重构。但是,作为术语,“第三部门”引入行政法结构之中似乎没有必要,我们更应当关心的是其在公法上的作用、影响以及相应的规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