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对有关名称涵义本身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名称涵义的本质在于名称呈现或刻画了其所指对象的某些属性,我们不能凭借名称的语词形式来判断某一名称有无涵义;名称涵义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它不同于个人的观念,具有其客观基础和主体际性,也不同于名称所指对象本身的属性,作为其产生和表达的方式的思维和语言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名称涵义具有相对指称性,在人们对对象有所了解的情况下,主要是凭借它确定名称指称;名称涵义的层次性缘于名称所指对象性质的不同,体现在不同的语句语境中;客观实体属性的无限多样性和人们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名称涵义的开放集合性。  相似文献   

2.
关于专名的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克里普克否认专名有涵义与罗素认为专名有涵义的观点是根本对立的,其实不然。克里普克与罗素之所以对同一问题有不同回答,是因为他们讨论问题的立足点不同、侧重面不同。罗素侧重于讨论专名的语用涵义,即立足于现实世界这个语境中专名的涵义;克里普克则从可能世界这个角度,否认专名有涵义,他是从语义方面来否定专名涵义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专名概念、专名无涵义论及专名有涵义论的分析,认为专名的主要任务就是命名,最初的命名是一个偶然事件,后人使用之是因为约定俗成。一个事物,本来并非固定地非使用某个名称不可,一个名称,本来并非固定地非用来指称某个事物不可;且专名对命名的对象一般没有描述。而有的专名里有描述的成分,描述成分就是该专名涵义的一部分或全部。  相似文献   

4.
论英语完成体现时关联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时关联作为英语完成体固有的语义特征得到了语言学界大多数学者的肯定,但对现时关联的意义却一直缺乏明确的界定和解释.英语完成体的结构特征是描述事件在一定时段中的持续,持续有两种方式,即事件自身持续和事件以转态结果或静态经历意义持续.现时关联的产生是由人类的时空观观照事件持续的必然结果,现时关联的意义就是完成体所描述事件的持续对他事物在参照时点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双重涵义,即政治涵义和伦理涵义,它们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又有一定的区别。二者的主体和客体有所不同,角度和机制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强大的凝聚效应,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新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仍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的文化中,数字不仅具有简单的计算功能,而且蕴含的文化信息能鲜明地体现该民族的思维方式、社会政治、传统习俗、社会心理,等等。文章比较了数字“三”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涵义,并对其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可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不仅要注意观察其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其涵义。从对比的角度分析、探究英汉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其涵义构成了对经过引申、转义以后的色彩的词语的不同崇尚或禁忌,这种差异性是由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发展和历史沉淀中约定俗成的。  相似文献   

8.
典型的结果构式是用单一结构表达复合事件,即致使事件,它由使因和使果两个子事件复合而成,这两个子事件分别由述语动词和结果谓语来表达。通过研究发现,英语和目语结果构式中结果谓语的选择受述语动词语义制约,而汉语中动词与结果谓语的组合相当自由。语言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可以根据动词体及致使概念表达上的不同特点给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按照人在事件中卷入程度的不同,人与事件的关系可划分为参与把关、体验把关与观察把关三个维度,关系的不同决定着人在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不同角色在把关行为发生过程中所选择的标准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文学文体作为作品语言的存在体,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体裁归类问题,它更多的涵义是包括以“体”来表述作家的个性风格、流派或作品的时代风格特征等。弹词的“文体分化”是指代言体弹词在书场和书斋两个不同的生存领域里,从叙事体弹词中逐渐分化出来,成长为书场弹词主要的讲唱、创作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考察弹词体裁的变化,还包涵了对弹词作者的创作风格、作品叙事体制、演出市场、时代风尚等诸因素的综合考量。总之,清代弹词的文体分化趋势,是文体随着整体文化的成熟而不断向精致化的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气韵”是中国艺术理论的核心范畴。本文认为,“气韵”在文人画成熟期所具有的形而上涵义,与南朝时它作为绘画范畴的初始提出的涵义是很不同的。作者试图论述:“气韵”涵义的流变,首先标示出了中国绘画发展内在逻辑上的一个客观主义、写实主义阶段;其次表征了中国艺术审美意识的重要转折与飞跃。  相似文献   

12.
弗雷格和胡塞尔的语义学都与“真”密切相关。然而,对“真”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双方不同的语义学原则,前者从外延的角度理解“真”,因此其语义学以被理解为指称之对象的外延之真为原则,而后者则从内涵角度理解“真”,其语义学以被理解为意向之充实的内涵之真为原则。对内涵之真的一般性解读倾向于将对象理解为带有涵义的意向对象,因此涵义与对象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平行关系。这一解读对著名的“拿破仑例子”中所展示的涵义和对象的区分而言十分不利。但是,《逻辑研究》的文字中蕴涵着另外一种被忽视的解读可能性,由此可以在内涵之真的原则中维持涵义与对象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为胡塞尔对涵义和对象的区分作出一个合理的辩护。  相似文献   

13.
HOUGH变换在物体形状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图像识别技术中,HOUGH变换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数学变换。本文研究了HOUGH变换的一般和广义定义,并运用该变换于非解析形状体上的运虎以及模式识别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欧阳修嘉祐二年排抑"太学体"的对象究竟是指古文,还是骈俪的时文,需要从欧阳修排抑"太学体"时不顾科场旧制,执意以论"大纰缪"黜落刘几,同时又以苏轼论之特出破例擢拔等事件中来分析.欧阳修排抑"太学体"的目的在于提升论、策即古文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并通过对刘几的打压与对苏轼的扶植两种不同的方式显示其对古文写作之"非"与"是"的认定.对皇祐五年进士群体中"求奇"趋向及郑獬曲折中举事件的分析,则进一步显示嘉祐"太学体"之"怪谲"已发源于皇祐年间的进士程文当中,而非刘几个人骤然为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植物杂色体G─带技术研究进展,阐述了该技术在植物细胞遗传学、作物育种学中的应用,分析了植物染色体G─带技术的研究方向。同时,提出了一些作者个人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运动事件动词语义成分合并方式差异与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事件框架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不同语言用不同方式表达这一框架。表达方式的差异源于不同语言中动词语义合并方式的差异。本文在介绍运动事件框架的基础上,对不同语言中动词语义合并方式作了分类比较,并且深入探讨合并方式对句法结构和叙述效果的影响及给翻译带来的难题,指出不同语言中认知框架成分与语言要素之间的映射系统的差异是造成翻译难题的一个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简明世界新闻通史》评介支笛迪特尔·拉甫在其所著《德意志史》第一章导言中指出:“历史不仅指真正发生的事件,而且也指这些事件是怎样被报道和描述的。因而史学家称过去发生的事件为Geschichte(历史),称撰写历史为Historic(历史叙述),从而把...  相似文献   

18.
新石器时代彩陶鱼纹的装饰特征,主要体现在装饰涵义、装饰技法、装饰形式三个方面,装饰涵义是原始先民通过彩陶鱼纹装饰反映出的精神需求.表达了人类自身的希望与渴求;装饰技法是鱼纹在彩陶上的绘制技法.当时人们主要采用毛笔之类的绘画工具进行彩绘;装饰形式包括彩陶鱼纹的构图方式、鱼纹的造型和鱼纹的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19.
辩证法涵义探源徐大建“辩证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因为它代表了一些重要的哲学概念。同时它又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名词,因为它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的不同涵义会使不熟悉哲学的人感到难于把握。“辩证法”一词的这种特征加上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殊魅力,往往使人随意使用...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三论     
一、道德无意识在语言中,“道德”一词的涵义有二:其一,指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如“不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其二,指道德评价的肯定性结果,如“某某人的行为是道德的”。这两种涵义显然不同,前一个涵义是道德的基本涵义,而后者则与“好”、“善”、“高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