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众传播系统前反馈效应机制了解和控制受众需要和心理预期,用正反馈效应机制或负反馈机制了解和控制大众传播的效果.前反馈效应机制可参照电路中自动电闸的运行机理.负反馈效应机制可参照电学中放大电路开环电路引入反馈机制变成放大电路的闭环负反馈效应电路的机制,正反馈机制可参照电学中放大电路正反馈的运行原理,当大众传播系统的传播行为达到正效果时并连续增加直至极限时就断开系统的运行.  相似文献   

2.
一、用并联电流表的方法验证电路的分流原理 如图一所示: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由于I1R1=I2R2=U,则 ,即:并联电路中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我们知道,电流表的内阻很小,但也有电阻,而不同的电流表内阻不同。量程越大的内阻越小,既是量程相同的电流表也有内阻不同的情况。若取两只电流表可按图二连接并接上电源。这时两只电流表所指示的电流值,必与各自的内阻成反比。若这两只电流表的量程相同,内阻也相同,则指示的电流值必相同。从而就验证了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 二、用并联电流表法测大于电…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千方百计挣脱各种各样的枷锁而去追求自由。或者是为了生存而去追求有限的自由;或者是为了贪欲而去追求无限的自由。当人们为求无限的自由而致力征服自然从而伤害了自然时,人与自然失和,从大地沙化到大气污染,这便带来了生态危机。当人们为求无限的自由而致力征服别人从而伤害了别人时,人与人失和,从互相攻讦到原子战争,这便带来了人态危机。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双调谐中频放大器负载是有两个相互耦合的LC谐振回路,调谐在中频频率f。上。双调谐回路由于带宽较宽,而且带宽内频率特性平坦,带宽外急剧衰减,具有较好的矩形系数,选择性比单调谐回路好,因此在收音机和电视机的中放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后期生产的晶体管电视机中,其末级中放电路几乎毫无例外地均采用电容耦合双调谐电路。  相似文献   

5.
说过度阐释     
张伟 《阴山学刊》2009,22(5):F0003-F0003
过度阐释,就是把1说成2,甚至大于2。下个定义的话,过度阐释就是脱离本真的现实和逻辑关系而生搬硬套意义、无限借题发挥、漫无边际联想的阐释。指小为大是其初级阶段,无中生有是升级版,以黑当白就越走越远以至背道而驰了。  相似文献   

6.
一、目前基尔霍夫定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工学中最基本的定律,它是电路理论的基础,是分析计算复杂电路的最重要的一种工具。 作者在历年电工学教学过程中,当讲到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解复杂电路时同学们往往提出下列两个问题: (一)设复杂电路的节点数为n,支路数为m,为了求得各支路的电流,需列出m个独立方程式,当应用节点电流定律列出n-1个方程后,为什么其余m-n+1个方程必可应用回路电压定律列出?换句话说,为什么电路的独立回路数既不大于、又不小于而是恰好等于m-n+1呢?  相似文献   

7.
审美超越——走出德育生态环境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生态强调系统中的整体性原则,所以,学校德育应重视它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和互动,主张生活化.但是,德育生态环境的两大要素--"私人环境"和"公共环境"在本质上存在着"无私性"和"自私性"的矛盾困境,即道德的超功利性和个体需要功利性之间的强烈矛盾这种内在价值尺度的深刻矛盾使得道德的个体实践者内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混乱,它使得道德言说苍白无力,这是目前德育生态环境研究的困境所在.审美对社会现实生存法则的超越和对现代存在式悲剧的超越,使人从日常功利的状态和麻木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超越欲望躁动、超越极端物质的社会价值观念,最终与道德达成默契,在生命的自由开放状态中,二者形成和谐共振.这种超越是自主、自由、有序和无限的,它不仅弥合了德育生态环境两大子系统"私人环境"和"公共环境"的内在矛盾,还真正实现了德育最本质的意义,因此,它是德育生态环境中无限绵延的绿洲,是德育生态获取永恒生命力的所在.  相似文献   

8.
准谐振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减小开关损耗,提高变换器效率的一种新技术。本文从两种基本的DC─AC变换方式开始,介绍了采用准谐振技术的各种DC─AC变换器的电路,工作原理及实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9.
也谈共振论     
有关共振论(Resonance Theory)的论述,在国内各有关杂志上和教科书中,提及之处已不鲜见。但是,专门论述共振论的专著,笔者尚未发现。八一年暑期教育部举办的“有机化学教学讨论班”上,邢其毅等几位先生的发言对共振论的理论和实践都有所阐述,算是国内有关共振的较系统的材料。本文主要结合国外两本教材和国内有关材料以及本人教学中的实践,对共振论做一粗浅的评述。共振论的提出  相似文献   

10.
当容含主体意识的电视专题片与摄制对象范型发生协同、共振时,已不再是声画构成元素的简单完成了。从时空运动的造型艺术意义上讲,电视专题片在纪实性创作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从审美意识出发,电视剧为表现戏剧化的情节变换、悬念展现已经穷极了它本身特  相似文献   

11.
艺术的沦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今天的世界中,真正的艺术正在沦落和消亡!法国诗人瓦勒里曾痛苦地发出质问:“伟大的东西还会在欧洲再度产生吗?”。今天,当我们做出“伟大的艺术还会在世界上产生吗?”这一质问时,我们的心情比瓦勒里更为沉重,也更为沉痛。这是一个迫使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谁在十九世纪提出这样的问题,许多人将不屑于回答,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问题过于的可笑和无价值。但是,在今天的世界中,当我们认真地提出这一问题时,真正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们都将会感到它的份量。  相似文献   

12.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文本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是因为作为“能被理解的存在”之语言和文本有不可化约的关系,“在解释的基础之上,文本的概念在语言性结构中才成为一个中心概念。”更在于此在(dasein)就是“走向文本的存在”。从文本和理解的关系入手把文本定义为“被理解的真正给定之物”。伽达默尔文本观的贡献至少表现在:文本和解释共时存在,相互参与,使得文本获得了无限的开放性;文本意义的方向性和没有终极性的统一。这些观念极大地影响了接受美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多尺度法具体讨论了一个二自由度非线性耦合振动系统,求出了在不同主共振和内共振情况下的频响函数。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有关艺术定义的争议下,一种析取性的艺术定义观既坚持了维特根斯坦以来对艺术的反本质主义立场,又试图通过筛选传统中有关艺术本质的某些特征来裁定出含糊的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塔塔尔凯维奇的析取性艺术定义观便是其中的一种代表性主张。其定义策略的特殊性在于,他从概念史分析的方法入手,揭示出析取性定义法的根本特征及其困难。即该方法一方面依赖于艺术定义的历史主义叙事所提供的合法性,但同时在根本上又揭示出这些艺术“特征”仅仅是出于一种功能性目的而选用的。当析取性艺术定义以这种方式来积极回应艺术概念的开放性所带来的疑虑与期待时,它的确体现出了一种出于调和与便利目的而采取的适用性举措,但这种方法也显现了历史主义方法的优势。当艺术定义旨在应对当代艺术现象的挑战时,传统的艺术定义主张并非毫无价值,它们至少提供了一些常规所认可的参照标准,让当代人在比较与筛选中明确其研究对象,并在新旧艺术现象的差异中思考新对象的艺术特征与价值何在。  相似文献   

15.
当西方殖民主义者带着它的文明,踏上中国这片神奇的大陆时,神州大地仿佛还在亚细亚的无限梦想中沉睡.被动的醒悟和对传统的疑虑,使它除承受外来力量的冲击外,不可能有更多的理智的反思.同样,这种情况也表现在当时的文学界,林纾翻译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美国经济呈现出的强劲增长势头 ,引发了一场全球关于美国经济发展的激烈争论。“新经济”理论的倡议者认为 ,现代经济与工业化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 ,全球化和计算机化是构建现代经济的强大力量。尽管这些提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然而 ,当谈及新经济的真正含义 ,或者说新经济应当如何定义和衡量时 ,人们仍未达成共识。本文试图运用经济学理论 ,对美国经济所呈现的新局面提供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17.
自制调温插座,只需在市售的带开关的插座中增加一只二极管,便可以实现对电熨斗、电烙铁、电热梳、电热杯、电热毯等多种电热器具双档调温(保温)以及对台灯等灯具的双档调光。该插座制作方法简便,并且不必改变插座的原有功能。 图1是电器原理图。当打开开关K时,二极管接入用电电路,由于二极管的整流作用,电压下降,电热器具处于低温保温状态。当合上开关K时,二极管  相似文献   

18.
有限和无限,是辩证法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几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在两条战线上同时进军,试图征服这个古老的辩证法难题,但即使象黑格尔那样善于辩证思维的哲学家,也未能真正科学地揭示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诞生以来,把这个有限和无限的辩证法概括为“物质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以及“无限由有限所构成”等主要命题。我们认为,这种概括总结和吸取了前人的思想成果,标志着人类对有限和无限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它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片面之处,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补充。本文拟就唯物辩证法关于有限和无限的三个主要命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9.
集合论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03年罗素悖论的发表动摇了数学的基础以来,各国学者经过100多年的艰辛努力,仍未找到导致罗素悖论等集合论悖论的逻辑原因,数学的大厦依然摇摇欲坠。本文力图通过对对立关系原则的精确定义,和对无限概念的深入阐释,有效地揭示并系统地论证导致集合论悖论的最终的逻辑根源,以将集合的层叠概念及其数学形式的展开系统奠定在牢固的哲学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0.
无限:有限者的追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 黑格尔把无限分为两种,一种叫做“真无限”,又叫“肯定的无限”或“理性的无限”,一种叫做“坏无限”,又叫“否定的无限”或“知性的无限”。“坏无限”就是我们通常所了解的无限,甲之外有乙,乙之外有丙,丙之外有丁,以至无穷,或者用数字来表示也一样,1之外有2,2之外有3,以至无穷。按黑格尔的说法,“坏无限”的特点是对有限者的简单否定、简单抛弃,但有限事物的有限性并没有真正被否定,而是重复发生,甲这个有限事物被乙简单否定了,但乙仍然是有限的事物,这种无穷进展的过程无论推到多少遥远,其为有限事物则照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