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影响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体育专业学生受高校扩招、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就业指导的系统性不强、社会对体育重视程度不高等客观因素和毕业生观念更新不够、文化底子薄弱、综合素质不高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要加强就业指导,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调动各方积极性,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从而逐步缓解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高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就业观念,同时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加强协调与沟通等相关对策,期望能够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湖南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8至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而且就业预期与就业现实存在很大差异,现从社会、学校、学生本人三方面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旨在为实现湖南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已凸现出业。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快高校教育改革,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教育和指导,政府要加大政策引导、提高各产业科技水平、畅通就业渠道,大学生应更新就业观念。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大学毕业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5.
要恒 《经营管理者》2009,(22):316-317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学校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已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就业形势严峻意味着失业存在普遍性。这对这一特殊的失业群体,文章提出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制定就业促进和保障制度,完善各项配套措施;教育主管部门严把专业设置、教育质量关;大学毕业生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择业观;纠正用人单位错误观念等途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不同 学历层次就业差别较大,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既有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原因,也有高校扩招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境需要综合国家、社会、高校等多方面的情况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扩招之后导致的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近几年调研发现,由于农科专业面相对较窄、适应性较差,无法满足市场对普世性人才的需求;同时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等因素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倾向于学科化、基础性和研究性,从而造成农科院校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构建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方面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加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体制改革,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尹楠 《管理科学文摘》2010,(32):131-132
新时期,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但与此同时,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并没有实现同步增长,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现状受到了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就业市场体制、就业市场结构和大学毕业生自身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目前的状况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便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学校和用人单位的积极协调、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方式,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根据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分为了家庭贫困、自身条件不佳、学习成绩差、综合素质差、心理素质差等几种类型,并提出了从观念、综合素质、指导方式、创业教育和心理辅导几方面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指导,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如何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最近三年里,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整体上处于缓慢增长的趋势.2,当前体院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难主要有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存在结构不平行的矛盾等.3、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方法主要有竞争意识的培养;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讲解示范能力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11.
郑爱莲 《科学咨询》2010,(17):108-109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如何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最近三年里,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整体上处于缓慢增长的趋势。2、当前体院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难主要有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存在结构不平行的矛盾等。3、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方法主要有竞争意识的培养;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讲解示范能力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队伍不断扩大,社会竞争呈愈发激烈趋势,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本文从会计学专业特点出发,结合当前我国高校会计学教育体系,分析了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着重探讨了会计学专业可能的就业方向,为促进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职学生就业情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总体来说,中职毕业生就业较为稳定,但就业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职学生在对自身专业进行选择及对自身定位不足,存在较为严重的盲目性,在校学生普遍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更找不到发展目标在何方。本文对中职学生当前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确立问题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亚洁 《科学咨询》2024,(2):168-171
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加之高等学校连年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党和国家热切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本文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订单班面临的起步晚基础差、学生缺乏多元就业观念、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师资队伍缺乏、合作企业不够多元化等问题,试图探讨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订单班建设的路径,提出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学习、建设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构建综合专业的教师队伍、遴选优质合作企业、完善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等解决方案,以助于医学类专科学校在新形势下有效解决学生培养和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与女生生理原因使得女生在诸如就业方面存在着各种障碍,女大学生成为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这对女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和学生自身应采取相应的对策缓解这个社会现象,尤其对即将就业的女大学生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对90后大学生就业潜在压力与思政教育方式的观念转变进行探究,试图了解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并针对问题寻找合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缪梦琦 《科学咨询》2024,(2):180-183
随着高校扩招,医药类高校的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医药高职院校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出现了“难就业”“慢就业”“懒就业”等现象。“慢就业”现象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本文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医药高职毕业生进行分析,认为社会环境、家庭观念以及毕业生个人心态、能力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在就业时选择或被迫采取“慢就业”。这一现象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认为,通过政府、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可以改善医药高职院校的“慢就业”情况。  相似文献   

17.
孙志高 《经营管理者》2013,(16):289-289
大学生的择业问题是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十分重要而紧迫。本文从就业教育的必要性、就业市场、就业教育现状、就业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构建适合经济管理学生的就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陈竞千 《经营管理者》2013,(27):256-256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在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培养创业型人才。这对于缓解和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以及培养具有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复合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跨度大的新兴学科,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等多个领域,是知识复合、技能复合的典型应用型专业。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目前就业岗位、就业方式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加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不断扩招后,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本文从制度、观念、能力等多角度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障碍并探索解决对策,以期为制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为观念转变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20.
周之良 《科学咨询》2008,(11):85-85
高校不断扩招后,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本文从制度、观念、能力等多角度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障碍并探索解决对策,以期为制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为观念转变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