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艺术美学的高度对中国绘画理论中“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观点,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似与不似”所涉及的是一个蕴涵、体现着艺术规律内核的美学命题。“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虽是中国绘画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它所具有的美学性质有着极大的涵盖性。作为美学原则,它体现在世界各民族的绘画艺术之中。它既是艺术的出发点,又是艺术的归宿,是艺术的重要法规和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齐白石曾经评论绘画艺术为“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本文试图从动画电影的领域探讨艺术作品的“似”与“不似”问题。文章分动画电影中物体运动规律的“似”与“不似”和动画电影语言的“似”与“不似”两部分探讨,然后回归电影主题及其现实基础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堪称文学与文艺产业结合的成功典范,是世界文化产业界的传奇。“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主题具有善与恶、成长与死亡的美学特征,其构造的幻想世界具有“似”与“不似”的美学特征,其技法具有模仿中创新的美学特征,其话语具有图像化叙事的美学特征。以上美学特征所产生的作用与价值,对全球化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审美取向、价值选择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给我国的文艺创作和生产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庄子》一书,描绘了若干身体畸形的人物的形象。特别突出的是《德充符》篇,连续描写了五、六个面貌丑恶、奇形怪状的“畸人”的外貌、美德,简直可以称之为“畸人列传”,《庄子》对残丑之人的描绘赞颂,在中国先秦诸子之作中,可以说是最为突出的,反映了《庄子》的哲学、美学上的独特观点。本文拟对《庄子》中的“畸人”形象略抒管见,以就教于专家读者。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的意境来自笔墨情趣 ;中国画的神韵来自离形得似 ;中国画的风格来自以形写神 ;西方绘画由“极似”走到“极不似” ,中国画都坚守“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观念。历代中国画的实践证实了绘画的抽象性与具象性互相渗透 ,互相溶合 ,既对立又统一 ,构成了中国画的独特艺术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6.
标志的审美意象是一种审美的体验与意会,它是以物态化的视觉形式形成意象审美的沟通与心领神会。在标志审美意象的物态化中,各类审美形态大都以"似与不似"或"似此似彼"的表现形式体现出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审美特征,因而,"象"的"似与不似"在标志的审美意象中体现的极为明显,成为其特有的属性。以中国古典艺术创作理论中的"形"与"神"的关系、"虚实相生"、"惊奇感"等美学思想,融合西方美学的"距离说"理论,探讨在标志设计中对审美意象创作的形态构建与分寸把握,提出只有摒弃过于"似"与过于"不似",才能做到标志的"形神兼备""形神相合""虚实相生"并进而达到其视觉传达效果的完美体现;对现代标志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象创造作出一定意义上的理论阐释,揭示其"似与不似"这一物态化的基本特征与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7.
在承继20世纪50-60年代“实践派”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李泽厚于20世纪70-80年代对其“实践论美学”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提出了一种“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可以被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用“外在自然的人化”和“美是自由的形式”来考察“美的本质”;用“美感的矛盾二重性”和“积淀说”来论述“美感”;用“从形象出发”和“三层面”来分析艺术.走向“充实和完善”的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美学,不仅表征了20世纪中国美学“从介绍转向理论建设迈出的一大步”,而且也使得李泽厚本人成为了实践论美学在中国的首要代表.  相似文献   

8.
妙玉、惜春形象和曹雪芹的“色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从某一意义上说是以六对矛盾对立的形象出现的(笔者将陆续撰文予以论述)。惜春的对立面形象不是她的三位姐姐中的任何一人,而是妙玉。作者塑造了这两个女性,表达了他在“色空”观念上的哲学沉思。“色”、“空”本来都是佛学术语,但在《红楼梦》中,经过作家的创造性改造,变成了哲学、美学范畴。用戚序本第一回回末总评的话说,即“色空(曹氏的)空色(佛学的)两无干。”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在表达物象上,深受"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追求"似与不似"审美尺度。宋代苏轼就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故凡于欺世盗名者,必托名于无常形"的观点。齐白石提出"似与不似"的美学概念,认为:"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些观点表明了中国画以意造形,追求"似又绝不似"的境界,就要对自然物作主观的处理,即加进了画家的"意"。为了更充分传达神情意  相似文献   

10.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堪称文学与文艺产业结合的成功典范,是世界文化产业界的传奇。“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主题具有善与恶、成长与死亡的美学特征,其构造的幻想世界具有“似”与“不似”的美学特征,其技法具有模仿中创新的美学特征,其话语具有图像化叙事的美学特征。以上美学特征所产生的作用与价值,对全球化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审美取向、价值选择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给我国的文艺创作和生产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似与不似之间——论绘画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绘画的审美特性是审美绘画的核心。本文从明辨“似与不似之间”这个著名画语入手分析绘画的审美特性, 阐述该画语是对古今中外绘画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揭示绘画的审美特性对当代审美绘画的画语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美学进入了生活的各个领域,政治美学的诞生体现了两者间的相互渗透性,关注人性是政治与美学结合的基础,这也为彼此间深层次结构的探索提供了可能。莫言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及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两个人物的美学形象为我们揭示了人物之间在社会关系、话语权力及意识形态中的相互交织与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3.
“老师”、“管理学硕士”、“房地产老总”,我始终都无法将这些头衔与本文的主人公联系在一起。干颖,一位年仅三十多岁的女子,在短短的十年间,从一名“本分”的教书匠到“不安分”的商人,曾两度求学海外,期间又结婚生子。这让记者想快快见到这位有些传奇色彩的女子。毕业留校育人(?) 眼前的干颖并没有出众的外貌,也不似记者想象中那般精明干练,她的笑容中甚至透着一丝纯真。那年秋天,干颖大学毕业,由于学业出色又热心校园活动,她顺利地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走上了三尺讲台。“你知道吗,我当时唯  相似文献   

14.
“积淀说”之逻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展开对李泽厚“积淀说”的分析商兑:其一,从“积淀说”美学理论所规定的“美感矛盾二重性”所包含的自身矛盾性方面入手。通过对实践本体的分析,运用逻辑推论,证明了“积淀说”美学有关观念、想象的积淀作为历史积淀没有必然性,而实践本体积淀为形式感及其历史延续,才是审美的“有意味形式”之真正的“意味”,从而在逻辑层次上否证了“积淀说”美学对于“美感矛盾二重性”的先验规定;其二,通过对文化发生过程中的人类生命结构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的一般分析,得出了“不同文化的审美心理结构具有生命结构的普同性”的结论,由此进一步否证了“积淀说”美学关于“美感矛盾二重性”的先验规定,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感性文化人类学”的美学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一) 本文提出这样的论题,很可能被看作是对美学的一种唐突和亵渎,被当作一种违背常识不懂美学的荒诞念头。因为在谈到美的时候,人们总是把它同直观、同事物的具体的感性形象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不但一致认为美只能是形象的、感性的,而且把任何抽象的、理性的东西排除在美和审美活动的范畴之外:“美总是指某种具体形象,抽象的东西即使是真的或善的,也不是美。”(施昌东)“‘精神美’、‘心灵美’、‘内在美’等等是指‘美德’,应在美学研究对象(美丑)之外”,“‘真’‘善’只有当其有能唤起审美知觉的形式时,才与审美活动有关。”(蔡师勇)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审美经验也在不断地证明着美的形象性和具体性:难道不是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女性外貌、性格、善恶的描绘不可胜数。传世文献中的女性形象以“审美”为主,即使“外丑”也能以“内美”补充。然而,敦煌变文中女性的“美善”与“丑恶”具有对立性。变文作为民间说唱艺术,其近乎“脸谱式”的人物塑造将女性分为胸怀大义、贞洁善良的正面形象和凶狠恶毒、形神皆丑的负面形象。而呈现出二元对立女性...  相似文献   

17.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既是黑格尔美学的核心概念,也是黑格尔的艺术本质观,这个定义从“理念”和“感性显现”两个方面的统一揭示了黑格尔的艺术本质论就是形象论。并且对艺术情感本质论的"激发情绪"说进行了批驳。  相似文献   

18.
本从协调“诗歌的平仄美学原则”与“诗歌的叶韵美学原则”之间的矛盾这一角度立论,探讨了格律诗平仄规律中隐含着“斜粘”与“斜对”的法则。  相似文献   

19.
康濯的《洞庭湖神话》(载《中国作家》1988年第6期,以下简称《神话》),是他继短篇小说《批准下乡记》之后一部反映湖南家乡农村生活的中篇力作。它从一个方面描写了洞庭湖四十多年的历史变迁,看似神话,却又不似神话。它从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似”与“不似”的矛盾统一中,以长远而恢宏的历史观照,透视出历史的纵深感与丰厚的文化容量;塑造了胡兴水和“我”等几个真切丰满的人物形象;时间跨度大,作品网络也有巧妙之处,展示着作者宝刀不老的创作取向和艺术丰姿。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王士祯的“神韵”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诗歌艺术风格 ,“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两者并举 ,所谓“优游痛快 ,各有神韵”。二是指在某一首诗歌中应追求“神”与“韵”的高度统一 ,表现在诗的美学风貌上 ,就是“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的完美融合 ,所谓“见以为古澹闲远而中实沉着痛快”。此两点构成了王士祯“神韵”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