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设有"婚爱持久的公式",你会遵循吗?当然会。谁不愿意有持久不变的爱的感觉呢?美国学者凯瑟琳·约翰逊会见了100对恩爱夫妇,调查研究后列出了"婚爱持久方程式"。亲密公式这100对夫妇,绝大多数都是相识后立即就变得亲密无间。他们感到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情感,希望结合在一块和共享生活。协调与周到: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包括一种协调与周到的友谊,它基于一致性的热情,也基于相互间的不同。一位妻子提出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观点,她说:"快乐的婚姻来自于两个在个性上相对、而在基本情况上一致的人。"她  相似文献   

2.
爱情也该有星期天,亲密也有"间",这是一种爱的智慧。两个来自不同成长环境的人走进婚姻会有很多摩擦,谁都不想接受"再教育"。男人接不接受女人改造,与爱不爱无关,而与他的生活轨迹有关。爱一个人,就要让他(她)轻松,而不是让他(她)有负荷之感。  相似文献   

3.
如果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年轻女人,她像关注化妆品一样关注新闻的话,那她就有些不寻常了。我无法确定这是一种怎样的不寻常,但是你也许可以想象得到,对女人来说,这是一个鲜明的特点。我就拥有这样一位朋友,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焦点访谈",进而又简称为"焦点"。她了解这个世界上每个地方所发生的大事小情。"焦点"认为,爱美就是爱生活,爱看新闻也是爱生活。新闻似乎是一个很男性化的东西,大部分的新闻由男人制造、被男人接收。而一个女人热衷于新闻的收听收看,就像一个女扮男装的美女一样,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质。对,就是这样,开头我所说的"不寻常"其实可以用"有气质"这个词来代替,我之所以一开始没有使用这个词,是因为它被人们用滥了。但是请你不要产生这样的误会:爱看新闻的女人一定缺少女人味。恰恰相反,"焦点"像所有时髦的女人一样热爱化妆品,同时她又像一个成熟的男人那样喜欢看新闻。我想说明的是,她的魅力正源于她对流行文化和新闻的同时热爱,如果她只爱新闻而不爱  相似文献   

4.
透明的金鱼     
木子美火了,原因很简单,她把大家不愿意说出来的东西写了出来,她的生活,成了透明的玻璃缸,而她本人,成了透明的金鱼。木子美现象让我想起了我曾经采访过的一个"性别研究专家",这位专家曾经在英国研习性别研究专业数载。她跟我说过,中国人很多时候,把"性"和"爱"隐藏起来,不敢因为爱而性,  相似文献   

5.
爱是动词,得亲力亲为,才能让人有回味,有"手感",有幸福的晕眩。是女人,鲜有不爱花的。女人生日,有男士给她送花,不送至家里,要送到办公室。当双手接过那一捧玫瑰,接受女同事羡慕的尖叫与嫉妒的目光时,女人的脸比花开得还灿烂,那种感觉或许只能用晕眩的幸福来形容。这就是女人需要的"手感"。这里的"手"与"感"应分解:女人是物质的,你给的爱最好是她的手能摸得着的。女人还是感性的,她需要这手中的礼物,能让她感动,给她带来晕眩的感觉。前段时间,有一条微博转得特疯:女人最爱两种花,一种是有钱花,一种  相似文献   

6.
一辈子的谎     
演包青天那个演员,好像姓金的,名字忘记了,他说过的一句话我却一直记得.他在答"会否对妻子说一辈子都爱她"时说:"一辈子爱是不可能的,但我会对她撒谎.如果我愿意一辈子都对她撒谎说我爱她,这也是一种真爱."  相似文献   

7.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他赠送给她的是一场令世人动容的婚礼,为此他奋不顾身。因为他兄长一般地爱这个女孩,希望她幸福地离开;因为他要代替因逃避而遭遇不幸的双胞胎弟弟实现誓言,希望弟弟从此灵魂安宁……  相似文献   

8.
走到身边是真爱,这是心与心交融的爱,这样的爱能促使人勇敢地抛弃过去走向一个全新的起点。2009年8月12日下午5点半,她收到了一条短信:"给我开门。"是他发来的,她以为是他在开玩笑,因为他上午还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待她打开门一看,他确确实实站在门口。  相似文献   

9.
正她大学刚毕业,在重庆一家媒体工作;他是上海一家企业的高管,两人因同名同姓而成为网友。他邀请她去庐山玩,又因为同名同姓,意外地被双方父母和景点工作人员"被恋爱",在庐山上玩出"庐山恋"。为了追逐他的爱,她历经两次公务员考试,而他也辞退上海大都市的高薪工作与她返璞归真。他们就这么任性而浪漫地结婚了……  相似文献   

10.
爱,是不需要理由的。爱来临的时候,你的心会在某一个瞬间被打动被击穿。而打开爱之门的,往往不是智慧和理智,它有时也可能是一个鲁莽至极或者愚笨至极的举动。周末,电视里有个访谈节目,主题是"爱的抉择"。被邀请到现场是一位气质雍容、举止优雅的老人,她的眉宇间有幸福掩不住,随着微翘的唇角四下弥散。她说的是二十五年前的一场艰难的抉择。那时,她是厂里的一枝花,追她的小伙子很多,她的眼光最后落在了许飞与王力两个小伙子身上。  相似文献   

11.
她安静地躺在缤纷芳香的百合花丛中,陪她一起上路的是父母喃喃的叮咛、爱她的人们含泪的微笑、一袭洁白婚纱,以及与4位"应征新郎"合拍的世上最美丽的婚纱照片……  相似文献   

12.
"‘第三者’拒绝‘转正’":一种糊涂的爱。她爱上了别人的老公,忘了他是被另一个女人——他的妻子打磨出来的成熟男人,脱离了这个女人,他就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了。"大女人,小男人":一种怀疑的爱,为什么她成功、他下岗,他就会猜疑她呢?不放心是因为不自信,如果他能对她多点信任,她能给他多点  相似文献   

13.
俏然 《老人天地》2008,(12):18-20
丁嘉丽质朴大方的表演风格为她赢得了"平民影后"的美誉。鲜为人知的是,丁嘉丽却有着《红灯记》中李铁梅一样的特殊家庭:她是被母亲收养的,而母亲也是被外婆、外公收养的,一家三代人完全没有血缘关系,是命运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然而,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却不缺乏世界上最深沉的爱。丁嘉丽动情地说:"我们这个家庭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家人给了我太多太多的爱,他们的爱是那么博大厚重,我这一生都报答不了。"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我“爱”他(她),却很少听到说“爱惜”他(她)。爱,是一种本能,一种眷恋,一种深刻的体验;而爱惜,则是珍爱,是不舍,是保护,是爱的丰富和深化。我们能够做到“爱”,可又有几人能同时做到“惜”呢?  相似文献   

15.
同性之恋     
林木 《现代妇女》2007,(11):32-34
倾诉:同女,女,38岁,医生。爱同性,在她似乎是与生俱来。经历了一连串单恋的伤痛,两年前终于遇到了一个能呼应她灵魂的同类。一心一意地爱和珍惜,结果却是:家庭破裂,5岁的女儿由前夫抚养,并被禁止和她单独会面;而她一心想相伴今生的女友,近日却承受不住压力,要去嫁给一个能给她"正常生活"的男人。静听:林木  相似文献   

16.
"种爱计划"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每个志愿者,都有一段关乎爱、关乎留守儿童的故事……其实,小志愿者也需要倾诉有人说,一家人一起做同一件事是幸福美好的,作为一家三口都参与了"种爱计划"的王英来说,想必对这句话体会更深。忙碌的时候,老公会帮她一起审核编辑孩子们的信件,招募小志愿者的时候,女儿会在学校里帮她做宣传。  相似文献   

17.
陈倩 《女性大世界》2005,(12):60-61
采访过程中,陈琳给我的感觉是从容淡定,背后蕴藏着一种力量,那是对音乐,对公益,对人生的坚持。“爱与被爱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在爱的实践与享受中,人们才能真正感知生命的价值。”走在流行前沿的陈琳是个地地道道的佛教徒,具有一种虔诚的慈悲心。她经常出现在各种公益活动中,而她生病时也得到了歌迷无数的关爱。也许,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爱与被爱”的写照吧。  相似文献   

18.
没有人能忽略这样一张脸:泪痕纷披,呜咽声声:"求求、求求你们。"褐发在颤抖,墨镜里,藏着一双红肿、深陷、因其绝望而绝美的眼睛。她叫苏珊·史密斯,她说:这原本是一个温凉秋夜,她开车带着3岁和14个月大的两个孩子,行驶在静谧的公路上,忽然一个歹徒蹿上车,持枪威逼她下车,然后带着她的孩子们扬长而去。而她,只能无助地站在路边,对瞬息消失的车子挥手,喊道:"再见,宝贝们,妈妈永远爱你们。"而黑暗冰寒无尽。全美国都为她哭泣祈祷。却有一个女子投书电视台:苏珊在说谎。女子说:她也是个母亲,也曾  相似文献   

19.
他爱她,在无奈与屈辱中仍然无悔地爱她。是他赌命一般的坚持,才让爱的沼泽变成了花地。几乎从见到她的第一眼起,他就知道自己这次是在劫难逃他承认,爱上她.不为别的,只因她的美貌不像别的男人,嘴硬,口口声声说爱上的是你那高贵的灵魂,地不从开始到现在他都一直坦白:我抗拒不了她的美。她的确美,美得姹紫嫣红,触目惊心,简直不似凡间的生灵。单一双眼睛,就够得上多少睿智的文人机关算尽才能形容完全!是黑而浓的杏核眼,像新鲜的墨蘸了陈年的醋,酽酽地研磨,然后用笔端正顿点一不小心,溅出个小墨珠儿,便是眼睛下面一颗闪光的…  相似文献   

20.
长发披肩、素裙裹身的柳骞瘦弱得似乎能随风起舞,但她的眼神却执著而坚定,甚至还带有几分疯狂。当她接电话时,手腕处露出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痕。一落座,她就神情凄楚地问我:"要如何做,才能让男人相信你是真的爱他?为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