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897年建馆以来,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地理学译著。经过对版本信息的考察,发现地理学译著版本有四种情形:同一译者翻译并在同一出版社出版;同一译者翻译,在不同出版社出版;不同译者翻译,不同出版社出版;不同译者翻译,同一出版社出版。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版本变迁的原因可分为三种:一是商务印书馆引发的版本变迁;二是译者引发的版本变迁;三是译著学术影响及销售情况引发的版本变迁。  相似文献   

2.
异文与训校     
一这里说的异文,并非指文字学上常提及的“异文”,如“跬”字,《说文》作“(?)”,《集韵》作“蹞”,而《荀子》作“蹞”之类,这是指汉字记录同一词或词素的不同形体,可称之谓“异体”。而本文所说的异文是指训诂学、校勘学常用之术语。它所包含的内容有:①同书不同版本的异文,如《文心雕龙·徵圣》篇中的同一语段,旧本作“虽欲此言圣,弗可得也”,唐写本则作“虽欲訾圣,弗可得也”。前者曰“此言”,后者曰“訾”。②同书不同篇的异文,如《荀子》中载相关论述的同一语段,《仲尼》篇作“乡方略,审劳佚,畜积,修斗”,而《王霸》篇则作“乡方略,审劳佚,谨畜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发展中,有一种对待历史的叙事策略问题,就是作为第五代的导演如何看待他们身边的那段事,而表现出几种不同的版本。从历史醒来到对历史的解构与思考,同时存在着一种当下的结构,不同中存在着相同的多样性阐释,对不同时代的同一诠释,也有一种自大历史到小历史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小说的不同版本伴随着小说的产生也随之出现,尤其在小说以文本的形式广泛流传时,"同一种书,多种版本"的现象更为明显.小说本身所具有的著述背景、制作背景、流传背景及个人时代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版本的出现成为偶然中的必然,由此便引发了我们在文学研究中,对文本内容和不同版本价值的追寻与思考.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今长篇通俗小说的版本比照,原因浅谈、研究方法及局限进行范例式的研究,来探讨小说版本研究在文学研究中的方法和意义,这对文学史的研究将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太平广记》五百卷,分九十二个大类,近七千个篇目.各种不同版本的《广记》,其篇目的多寡、篇目在各卷的分布时有出入.同一版本的不同印本,其篇目的多寡也有可能不同.同卷题名相同的篇目,其文字也时有不同.总而言之,篇目的情况很复杂,离开《广记》的具体版本,篇目的情况便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6.
从西方新修辞学的视角入手,主要借鉴当代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的同一理论,分析演讲者是如何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跨越与受众的分离、取得认同、达到同体,促进合作,从而实现其演讲动机,完成其演讲目的的。以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为例,探讨解读政治公众演讲语篇的同一修辞模式,以期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7.
藏于俄国、编号为TK316,藏于内蒙古、编号为F6:W 36的黑水城汉文刻本残页,均系南宋朱熹所编纂的《资治通鉴纲目》。两件藏品只具纲目,不附后人《发明》、《书法》、《集览》等内容,保存了早期《资治通鉴纲目》的原貌。两件藏品版本特征极为相似,但纸质不同,当属不同版本或者同一版本的不同印刷。根据避讳情况判断,其中TK316应当是南宋刻本。  相似文献   

8.
“避讳”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历史现象。当不知一个时代刻本的具体刻印时间时,当难辨同一种文本的不同时代版本时,当各家版本鉴定存有争议时,当一种刻本原本不存,传注本又较多时,若作推断,则往往依据避讳字。例如以避讳字有助于鉴定《近思录》的不同版本。  相似文献   

9.
20世纪40年代出现在延安"解放区"的叙事诗歌《王贵与李香香》,随着建国前后"新的人民文艺"建设及其文本的"经典化"过程,以及当代中国社会及其意识形态的变迁,作品版本也经由出版者及作者的多次修改而形成了不尽相同的文学版本及其文本形态.本文从文献学及版本资料研究的角度着手,通过对其作品版本的流传及其变迁与文本修改的汇校及分析,探讨不同时期及其时代背景之下"当代文学"的政治印记及意义变化,以及中国当代叙事诗歌的艺术建构及其文学史叙述等.  相似文献   

10.
谈谈我国报刊的同名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我国报刊中存在不属同一种类的报刊却有着相同题名的现象与必要的同一种刊物的不同版本、文本以及具有共同题名的不同分辑(册)的刊物进行了区分。为避免发生不合理的同名现象进行了阐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郭庆藩的《庄子集释》作为底本,参考多家注释,对《缮性》篇进行三个简略的校释。同时,在不同的版本中,对《庄子.缮性》篇的注释仍有一些差异,还需学者对其进行推敲、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宪 《九江学院学报》2009,28(4):97-100
国情词语的翻译为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汉英词典对同一国情词语的翻译不尽相同,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时期汉英词典中国情词语译文的变化,归纳出适用于国情词语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批评性语篇以大众语篇为其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从分类、及物性、转换等方面对同一事件的两则不同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两家媒体是如何操纵语言资源来引导人们对于事件的不同解读,从而树立读者解读新闻语篇的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毛泽东诗词不同版本中的十五个误句予以订正。笔者曾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中所收诗词的历次版本中的十个误句,写过一篇《毛泽东诗词十订正》的文字。因此,这次订正叫做《毛泽东诗词再卉正》。“再订正”不只继续订正《毛泽东诗词集》中所收诗词不同版本中的误句,更多的是订正国内有影响的有关毛泽东诗词的书籍、报刊中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中的误句。  相似文献   

15.
关联理论对旅游翻译采取改写的阐释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一种体裁规约(genre conventions)在不同的文化里有不同的结构和标准。旅游宣传材料作为一种特定的语篇体裁,在语篇特征上,中英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达到翻译目的,改写翻译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王符哲学思想的研究,受到了史料分歧的影响.因为汪继培曾对<潜夫论>进行过一次整理,造成了有两个不同版本的<潜夫论>行世.史料分歧集中在两个版本中<本训>篇的差异上.全面比较汪本与旧本,汪本是优于旧本的善本.反对汪继培对<本训>篇整理的意见经不住推敲.应该全面肯定汪继培对<潜夫论>整理工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从批评性语篇分析透视两则新闻报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批评性语篇以大众语篇为其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从分类、及物性、转换等方面对同一事件的两则不同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两家媒体是如何操纵语言资源来引导人们对于事件的不同解读,从而树立读者解读新闻语篇的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三套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人教版、北师版、江苏版)共10册课本的注音情况,发现三套教材版际、版内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静态和动态注音不一致性、不规范方面的问题,以及与语文教学有关的语言规范性问题.认为不同版本或同一版本教材注音保持版际或版内的一致性和规范性,是教材尤其对学生进行规范性教育的小学教材要高度重视和尽快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师数学系学生学过高等数学知识,但作为教师来研究中学数学教材却是陌生的。高师学生应着重从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关注对于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版本教材的编排、从数学的角度突破知识难点等几方面对中学数学教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明人冯惟讷在《古诗纪》卷一著录宁戚《饭牛歌》诗共三首。考其事实,《饭牛歌》的内容最早出自《诗经·魏风·硕鼠》。而后人伪托的《饭牛歌》至少存在着四种不同版本的内容,且同一版本里的诗歌文字各有差异。今为之一一揭明,并试考辨其各自创作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