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职场“漂流瓶”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这是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很多大学生认可的一个观点。虽然有些“跳早族”大学生通过不断选择,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理想人生坐标,可有很多人却成了职场“漂流瓶”。张斌,这个来自河南平顶山的2009年大学毕业生至今仍未就业,在这个熟悉的城市过着漂泊的生活,成为了一名职场“漂流瓶”。  相似文献   

2.
《职业》2014,(22):48-48
随着二胎政策的逐渐落地,生育“二宝”成为众多职场人计划的一件大事。一项针对“职场人的‘二宝’计划”网上在线大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职场人想生育“二宝”。当前,制约人们生育二胎的意愿,有63%的人认为是经济因素,39%的人认为是家庭因素,选择健康因素的人占33%,还有19%的人选择工作因素;而面对“如果生育二胎,对公司最迫切的要求”这个问题,66%的职场人想要公司福利完善,近六成人要求不加班。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这个年代真不容易,职场"白骨精"也好,"大拿"也罢,压力一个比一个大,为了成为职场"常青树",不被后来者居上,大多数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充电、充电、再充电,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岗位专业性,增加自己发展的保险系数.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经济不景气、裁员、降薪……对于不少职场人士来说,还是头一次遇到.在这个冬天,是选择"冬眠"韬光养晦,是"迁徙"寻找温暖之地,又或是"抱团"取暖,职场人如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呢?国内知名人才媒体《职业》杂志联合搜狐教育·就业推出"职场人过冬特别调查".  相似文献   

5.
于爱萍 《职业》2008,(10):66-67
生活在这个年代真不容易,职场“白骨精”也好,“大拿”也罢,压力一个比一个大,为了成为职场“常青树”,不被后来者居上,大多数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充电、充电、再充电,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岗位专业性,增加自己发展的保险系数。那么,奥运之年的职场人士在暑期培训市场中这块领地表现如何呢?  相似文献   

6.
吴宝丽 《职业》2012,(19):41
与你的老板一条心,共促企业发展,这是一条赢在职场的秘诀。在一次课堂上,有个学员向我抱怨说,他们老板只重用听他话的人。言下之意就是像他这么有能力、有学历的人却没有得到老板重用。想必这个  相似文献   

7.
《职业》2009,(31)
网上购物在职场人中渐渐盛行起来.随之而来,网上开店也成为职场人赚取外快的主要方式.但是为什么职场人的网店在开起来后会半途而废呢?当副业变成主业,职场人该如何做出选择?智联招聘"职场人网上开店调查"显示,三成职场人开过网店,主要目的为挣钱.  相似文献   

8.
一句话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职业》杂志邀请来自IBM、思科中国、城邦集团、新东方等著名企业的十位成功人士,直抒胸臆,为2012职场挥毫写下十封情书,分别送给:求职者,告诉你该如何打动名企芳心;  相似文献   

9.
马各 《职业》2011,(2):29-29
身处职场,每当山重水复,每当怀才不遇,你是否分外企盼能得到高人特别的指点与提携?寻找导师之路,你选择主动出击还是被动等待?在《职业》杂志与搜狐职场联合开展的“2011,为自己找一位职场导师”调查结果显示,93%的职场人希望拥有自己的职场导师,40.4%的职场人会主动邀请他人做自己的职场导师。  相似文献   

10.
张美松 《职业》2013,(16):40-41
一周七天,职场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是不同的,因此工作效率也不同。加拿大心理学家德比-莫斯考维茨曾对职场人一周的行为进行研究,他认为大部分职场人在每周七天中的工作效率和情绪变化是有周期性规律的,  相似文献   

11.
刘晗 《职业》2010,(13)
借着电视剧<潜伏>的东风,一部号称职场版"潜伏"的畅销书--<潜伏在办公室>席卷各大职场圈,引发了一场老板和员工之间的暗战.事实上,它的横空出世绝非偶然,陆琪这个位居-百人之后的现实主义者扛起笔杆子,为捍卫居住在城市孤岛里职场人的利益开始了打破沉默的破冰之旅.  相似文献   

12.
马各 《职业》2011,(4):29-29
身处职场,每当山重水复,每当怀才不遇,你是否分外企盼能得到高人特别的指点与提携?寻找导师之路,你选择主动出击还是被动等待?在《职业》杂志与搜狐职场联合开展的“2011,为自己找一位职场导师”调查结果显示,93%的职场人希望拥有自己的职场导师,40.4%的职场人会主动邀请他人做自己的职场导师。  相似文献   

13.
杨爽 《职业》2011,(4):44-45
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听听他人的意见,看看他人眼中的自己到底什么样。因此,本期《职业》特邀荷兰橙之信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蓄席讲师杨爽女士撰写此文。作为一位阅职场新鲜人无数的职业规划专家,杨爽女士在此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与心得,并深入剖析职场新鲜人身上的种种通病。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11,(19):80-80
《人事经理职场笔记》陈田立/著主人公薄乐是一名企业人事经理,需要为公司管理、选拔各种人才。他才入职100天,就由一线升到高职,从新手变为老人,当他以职场"男版杜拉拉"的姿态获得迅速晋升、提拔的时候,和另一位HR总监的职场暗战、情商比拼大戏也拉开了帷幕,其中还掺杂有他与高薪剩女、富二代女的曲折爱情故事,精彩情节让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5.
把冉 《职业》2008,(1):20-21
2007年股市的大涨与大跌,惊险刺激,有多少职场人投入到这场大战中了呢?尤其是最近的股市动荡不知道牵动着多少人的心,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职场股民们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目前的股市动荡带给职场股民怎样的影响?2008年他们是否会选择继续玩转股市还是转而进行其他投资?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在岁末之际特别推出了2007职场人股市投资特别调查,在为期一周的调查中,共有6000余位职场人参与了此次调查,调查得出八大结论。  相似文献   

16.
刘晗 《职业》2010,(1):74-75
先是海外求学回来在国内打工,后在事业辉煌之时脱身再度奔赴海外到非洲安哥拉做人力资源管理……“面人无数”的职场经历让他意识到“面试”这一步的关键。于是,他决定给职场人办一件大事,扫清他们在职场第一步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11,(34):17-18
有人说榜样是一种信仰,有人说榜样是一个标杆,有人说榜样离我们太远,有人说榜样就在身边。对于职场榜样,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段的职场人的理解和观点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8.
80后是第一代引来如此多争论和关注的群体,随着时间的流逝,80后里的第一批人,即1980年出生者在2010年到来的时候正式步入"而立之年".1980年出生的人现在生存状态如何?智联招聘开展的特别调查共有8000余名职场人参与,其中80年出生的职场人比例将近七成,这个数据表明80后已经成为职场新人的主力.  相似文献   

19.
职场生涯重要一课我退伍不久进入IBM,担任后勤部门的行政人员,我一心求表现,工作认真积极,第一年就拿到"IBM台湾总经理奖"。后勤单位的新人得奖,这在IBM史无前例,我志得意满,不免喜形于色,在别人眼里多少觉得有些炫耀。当时的直属老板鲁为干告诉我:"有些时候,宁可多做事,少说话,否则,会招致别人眼红和反感。"  相似文献   

20.
杨爽 《职业》2011,(2):44-45
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听听他人的意见,看看他人眼中的自己到底什么样。因此,本期《职业》特邀荷兰橙之信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蓄席讲师杨爽女士撰写此文。作为一位阅职场新鲜人无数的职业规划专家,杨爽女士在此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与心得,并深入剖析职场新鲜人身上的种种通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