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罗妞牛 《南方论刊》2013,(6):93-94,58
通过凉山彝族传统文献和民间故事中对蛙的阐释的概述,展现蛙在凉山彝族人们心中由来已久的崇敬;通过凉山彝族生活中的蛙符号的概述,展现蛙符号在彝民族文化生活中的广泛运用;通过凉山彝族现实生活中涉及到蛙的习俗的概述,展现凉山彝族现实生活中体现出对蛙的认识。通过文章的论述,让凉山彝族人们能够了解彝族传统文化对蛙的阐释,了解现实生活中彝族涉及到蛙的习俗文化内涵,传承和发扬彝族的传统文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导言民族学家认为,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进行历时的追踪调查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于处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文化加速度现象,使得社会文化卒生巨变的民族和地区进行追踪调查就更有意义。因为当今世界上的各个民族,那怕它是处在天涯海角,也无不面临着一个受到现代技术的挑战.因而要大幅度地调整自身的文化系统以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一个民族学家如果既能把握住社会文化变迁的脉搏,又能设身处地地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着想,帮助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出一条成功地进行社会文化调整,并且借助现代技术的力量加速其经济文化繁荣的道路,那他的工作成果就一定会令人嘱目。我认为民族学界同行的肩上都负有这种使命。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和讨论的原则(1)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广泛的社会领域内不可遏制的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它不仅使现存的社会关系和人们久已习惯的生活方式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而且每时每刻地鞭策着人们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以至思维方式;它不仅震动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且摇撼着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这就迫使人们不能不依据商品经济发展规律去重新认识我们进行?年的社会主义各个方面,以顺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调整我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为商品经济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  相似文献   

4.
林耀华教授毕生致力于民族学、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作为一位颇多建树的学者,凉山彝族是他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书汇集了他半个世纪以来跟踪研究凉山彝族的主要成果,是这方面的总结性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探讨彝族文化变迁的力作。 一、该书的构成。本书分为四编:第一编“凉山彝家”曾作为一部专著,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作者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后,于1943年夏深入西南大小凉地区进行实地  相似文献   

5.
文化艺术旅游是以有形的和潜在的文化艺术资源作为旅游载体,具有一定艺术性、鉴赏性和传承性的旅游体验形式,它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重点。探讨文化艺术旅游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有助于界定凉山彝族文化艺术旅游的开发范围。凉山彝族文化艺术旅游丰富多彩,神话传说、音乐舞蹈、信仰婚嫁和服饰美术皆是凉山彝族的文化瑰宝。在尝试民族文化主题公园、旅游主题节庆和文化艺术博物馆等开发模式后,实景舞台剧是文化艺术旅游开发成功模式的又一发现。因此,建议策划《彝·印象》实景舞台剧以填补凉山彝区文化艺术旅游开发生动性和真实性的文化缺失。  相似文献   

6.
凉山彝族“兹莫统治时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凉山彝族的研究,虽已有了半个多世纪,但人们所研究的课题多半是解放前的凉山彝族社会,而较少探讨其历史问题。列宁曾强调指出从基本的历史联系来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意义,他说:“为了用科学眼光观察这个问题,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  相似文献   

7.
社会真理既是人们对社会存在、过程及其本性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和合理把握,又作为社会演进的理论基础和存在样式贯穿于社会发展变迁的始终。客观合理地评价和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蕴含的社会真理思想,既是发展深化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的要求,也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南岭走廊是一条多民族走廊,各民族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了既有共同性又有民族性的治理智慧,为构建南岭走廊区域内的共生民族关系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后脱贫时代,南岭走廊区域由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转向乡村振兴的阵地。南岭走廊少数民族区域社会结构的变迁,出现了劳动力的流动、传统生计模式的变迁、基层权威的逐渐丧失等问题,导致了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出现了缝隙,进而带来了系列社会治理困境,产生了治理危机。不管是“产业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还是“生态振兴”,归根结底要依靠“治理有效”衡量乡村振兴。在构建治理共同体框架范围内,重塑基层治理权威、引入协同治理、构建治理共同体和夯实集体经济可为南岭走廊少数民族区域基层治理注入曙光。  相似文献   

9.
关于制度变迁,有三种分析理路。一是演进理性主义的理路,它认为各种制度不是人们刻意设计的结果,而是通过人们的交往合作行为的积累逐步演化而成的。二是建构理性主义的理路,它认为各种制度是人类理性设计的产物。三是实践理性主义的理路,它既承认人类社会的演进性,又同时认为具有主体精神的人类总是可能利用历史积累起来的人类实践成果,而不断的超越他们的活动条件,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解这三种制度变迁的分析理路,有利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有利于我们既坚持实践理性主义的理路又吸收其它两种理路的思想成果,有利于推进我国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等问题的探讨与解决。  相似文献   

10.
文明转型是中西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西方需要克服现代性的文化危机,中国则要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在此问题域中,我们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和文化成果。基于马克思主义传统而可能的"革命——建设——改革"中国道路既蕴含着对现代性文化危机的克服,也表征出中西方文明的融合与更新的可能,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文明新秩序的重要历史实践。易言之,基于中国道路而可能的中华民族复兴既包含着现代化的主张,也意味着开启一种新的文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家支制度是彝族最重要的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制度,对家族成员的道德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传统家支道德给予了凉山彝族最丰富的精神营养,拥有许多优秀的道德规范.然而,在现代社会转型期,一些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出现弱化、滑坡等现象,并滋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直接影响了凉山地区和谐社会的建构.对此,彝族家支开始尝试运用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来解决当代彝乡令人困扰的社会问题,以使家支道德在凉山彝乡面对重大困境之际发挥最大功效,传统家支道德吹响了现实突围的号角.  相似文献   

12.
价值理性迷误与文化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浪潮之中 ,由于技术理性的过度扩张 ,导致了价值理性迷误的全球性问题。当代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勃兴意味着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在这一历史变迁的关头 ,当代中国既要致力于克服全球性的价值理性的缺失 ,又要解决权力迷信和拜金主义的“中国式问题”。审视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际遇 ,我们必须从重铸理想支柱、营造人文语境、博采外域文化之长三个层面 ,从事文化重建工作 ,引导人们走出价值理性迷误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物质财富日益增加、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但是与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共生共在的还有问题与危机。这种问题与危机集中反映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就表现为意义的危机,通过从空间维度对意义危机的表现和成因的探析,找到走出危机的切实可行的道路,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宋清华 《兰州学刊》2008,(3):138-142
在英语世界里,人们认为制度变迁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甚至视制度本身就是文化传统的延续或体现,就是在传统中孕育出来的,传统从文化上为制度提供了认同的基础和合法性基础;同时,传统又为制度发展提供保证。而惯例和习俗则是从传统中习得的,它们与传统共同构成制度变迁的基础。因此制度变迁需要赢得传统、惯例、习俗的支持;制度变迁还依赖于自发秩序;且制度变迁还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居住环境的变动是民族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引起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传统文化的流失和消亡.贵州榕江县生态移民中所凸现出来的社会文化变迁问题及其影响,警示我们,要达到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预期目的,必须正视迁出地文化所经历的冲击、变迁和融入新社区文化的阵痛,引导移民自觉解决因环境改变而带来的社会文化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经济基础产生它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映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研究某一社会的统治基础固然是我们史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而探究和阐明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其中的军事制度,无疑也是我们所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当代理论和现实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不否认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的直接联系,理论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也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同样是一条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将其纳入社会基本矛盾规律体系,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展开,我们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今天乃至今后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面对诸多矛盾,我们要努力寻求适合中国发展的合理道路。我们仍要大踏步前进,同时又要正视在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负面问题。既要注重吸收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有利成果,又要努力解决不利的矛盾和弊病。只有正视矛盾,解决矛盾,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合理道路。  相似文献   

19.
所有制结构与公有制实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公有制问题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事实上,我们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意味着公有制将伴随着我们走向现代化。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公有制的形式也必须要随着生产力的现代化而不断演变改进,即形成...  相似文献   

20.
对文化转型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的创新不单纯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问题 ,更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生存样式和发展状态的大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的过程中积累和创新的结晶 ,作为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前提和资源 ,它是不可超越的 ;然而 ,若要真正实现文化的创新 ,创建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又必须要打破传统、超越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