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承万教授的新著《审美的文化选择》,已在1991年10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联系他在1986年面世的《审美中介论》,二书近60万言,已基本完成了他对审美中介学的建构。笔者对《审美中介论》已有过评介(见《学术研究》1988年第3期)  相似文献   

2.
劳承万是湛江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审美中介论》、《审美的文化选择》和《现代美学原理纲要》等。  相似文献   

3.
审美中介概念是近年来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近几年来在美感问题研究上的专著和文章,对审美中介的理解,主要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汪涛 《人文杂志》2004,(6):82-85
世纪之交往往是人才辈出 ,学术转型的良好契机。反思历史 ,足以使人醒悟。二十世纪的前半载 ,是“五四”精神的荡与歧出 ,造就了颇为壮观的“大师群” ;二十世纪的后半载 ,中国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但就学术而言 ,最有价值的 ,却是周扬—巴金们的“忏悔录” ,以及老一辈学者的“反思”话语。近二三十年来 ,中国又处于世纪之交的变幻中。人们呼唤大师 ,已近似笑话。仿佛只有“从头做起” ,“回到原点 (原典 )” ,才是希望。本文将要谈及的劳承万的学术转型 ,岂非其个人之转型乎 ?西方人是“为学术而学术” ,但在劳承万身上却是“…  相似文献   

5.
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 1881—1964年)是近代形式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也是近代颇有影响的美学家。他在总结了近代美学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以后,明确提出美学的发展是以艺术创造为依托的。那么,艺术创造了什么呢?他认为,艺术创造了“有意味的形式”。对欣赏者来说,它是一种以独特方式结合起来的线条与色彩打动观众,引起人们审美情感的形式,对创造者来说,它是一种以情感为意味,与现实生活的种种利害关系相脱离的形式。在“有意味的形式”里边,贝尔强调情感意味,突出主体的审美情感,离开了情感的意味,“有意味的形式”便不复存在了。贝尔的这一思想对后世的美学影响较大,对当代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刘纲纪是我国自成一派的著名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60年代初已具雏形特征,近十年来又有突破性的发展,成为实践派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下面就他美学思想的几个方面,作一粗略的述评。一美的起源美,从何而来?这一斯芬克斯之谜的解决,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无法实现的。刘纲纪认为,人类的劳动(即物质生产实践),既是解决物质需要的功利活动,又是在对自然有意识有目的改造中显现主体创造性的自由活动。前者创造了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后者创造了劳动产品的审美价值,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正  相似文献   

7.
康德将美感共同性的生成,归结于人的先验的"共通感",未能合理地提示出共同性美感生成的根由。从"美生成于审美中介与客体之互动"的立场出发,不同审美个体面对同一审美客体的共同性美感,生成于审美交往之个体间的审美中介的约定。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的审美中介约定的基本规定性,表达为主体间性、整合性、历史性、民族性和实践性等。审美中介约定的基本形式,可以区分为"后喻"约定、"同喻"约定和"前喻"约定。  相似文献   

8.
“出路”竟被作为一个问题提出,作为一个论题讨论,我想,一是出于对曾经很热的美学渐渐地冷了下来的沉思,二是源于对美学研究在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上进展艰难的焦灼。就第一点而言,人们想寻求使美学重新热起来的出路,但有无这样的出路,难说。某一学科的性质恰巧与某一时期全社会  相似文献   

9.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范畴,艺术和审美是作为普遍意识之一种,其本质是对历史存在的真理性反映(认识),而不是对任何经验现象的非本体论的知性认知,更不是对历史实体的知性认知。 透视“反映”范畴在标举反映论的美学—艺术理论中的实际运用,展示给我们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的全面胜利,而在相当程度上,充斥着科学认知论和科学主义认识论谵妄的理论迷雾,问题的界线不在于是否运用了反映论的术语,是否套用了反映论的一般理论构架,也不在于是否高举着反映论美学的基本命题,而在于实际上是否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这里存在的,首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非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分  相似文献   

10.
改革尝试与学派的追求———评劳承万教授主编的《文艺学美学丛书》申家仁劳承万教授继《审美中介论》之后,接连推出了《审美的文化选择》、《人类审美深层结构论》、《诗性智慧》(节奏韵律论)、《美学文艺学逻辑体系探索》等卓有影响的著作,取得可观的学术成就。出...  相似文献   

11.
山东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审美学》,是一部具有新意的美学专著。作者王世德,现为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省美学学会会长。在长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王世德先生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积累了许多关于美学研究的宝贵意见。《审美学》就是这些意见的汇集和总结。在这本近四十万字的著作中,作者不追求一般美学概论面面俱到的完整体系,毅然舍去了许多人所共知的一般美学理论的论述,而把重点放在当前美学界和读者存有疑难和争论的问题上,致力于回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美学问题,这就使这本书具有了探讨性、论辩性、研究性的特点,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作者认为,对于美学上的许多重点和难点,不应当采取回避的态度,也不应当为了稳妥而人云亦云,而应当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地运用现象学的基本方法,从对审美对象的界定入手,深入地分析作为审美对象两极的艺术作品与审美知觉,揭示主客相融的审美活动的情感表现的特征,并对审美经验作了本体论的追究。杜夫海纳的美学既是现象学美学的最高成就,也鲜明地体现着美学的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13.
自主性的艺术是一个超脱了现实又否定了现实的审美乌托邦。从深层结构上看它植根于永恒的人类本性之中,从表层结构上看它有赖于“美学形式”的建构。对于重内容轻形式、以题材的革命性代替艺术质量的“正统”的尤其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崇拜形式贬抑内容、企图割裂艺术与现实联系的形式主义美学,马尔库塞的“美学形式”论分别起了补偏与救弊之作用。“美学形式”论对艺术与革命、内容与形式、风格化、陌生化等理论关系和问题作了符合艺术特性且比较辩证的阐明,同时此论也包含了不少矛盾与片面之处。  相似文献   

14.
劳承万的美学专著《审美中介论》,作为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探索书系”之一种于1986年问世以来,得到国内著名美学家的较高评价和广大美学研究者的欢迎。蒋孔阳在该书序言中赞此书是“异军突起,独树一帜”,李泽厚看了此书说“印象甚好”,王元化夜读后叹道“仿佛找到了知音。”究竟此书好在哪里?要而言之,它的成就和特色有三。第一,率先提出和初步论证了审美学中的审美中介理论。在西方美学研究中,存在着“自上而下”的思辨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经验美学两大  相似文献   

15.
潘知常的《生命美学》是国内近年来诸多美学论著中极有特色的一本。洋洋25万言,处处洋溢着作者执着的忠诚和奔实的热情,抽象的哲理思辨与华美的艺术文笔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显示着作者深邃、透切的思考和活跃灵敏的才思。书中思想的灵光频频闪烁,许多观点使人颇有耳目一新之感。纵观全书,笔者对其中以下几个特色尤感兴趣: 其一,美学视界的转换。作者开宗明义地申明:以往以对象世界为核心的美学是无根的、冷冰冰的美学,把美、美感、审美关系等等当作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以理解物的方式理解美学,在这种美学中,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和生存体验被忽略了,审美的本体意义、存在意义和生命意义被遮蔽了。美学要改变自身的形象,就必须以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作为自己的现代视界,必须在人类自身生命活  相似文献   

16.
人生论美学揭示了人生与审美之间相互建构的人文关系:人生是美或者审美的前提,美是人生的一种升华。这既是美学发展规律的要求,又是人生发展进程中特定审美需求的体现,其时代诉求就是美学朝向人生的回归。审美教育是一种人生教育,人生论美学理应成为其理论基础;同时,审美教育也是美学向人生回归的路径之一。人生论美学对于审美教育的启示,既在于从现世人生升华出审美胸襟,更在于以审美胸襟纯洁化、高尚化了的人生态度去观照现世人生,从而确立起主体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7.
关于形式——论审美价值的特性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审美和艺术,感性形式具有更加重要、更加显赫、更加不可或缺的地位和意义。除了审美价值的载体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之外,其他现象(包括非审美的其他价值现象)虽然并不完全排斥却并不必然要求具有感性形式。这正是审美价值形态的形式与其他现象、其他价值形态的形式的重要不同之处,也是审美价值形态的形式的根本特点之一。审美价值载体的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然而这独立性只是具有十分有限的和相对的意义;一般说更加典型更加普遍的情况是,审美价值载体的感性形式总是具有完整性——完形性质。凡是审美价值载体的感性形式,毫无例外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对于审美价值形态来说,媒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审美价值的创造中,尤其如此。从审美和艺术的新现实、新实践来看,审美—艺术的新媒介与审美—艺术的新现象、新形式密切联系着。  相似文献   

18.
生命美学与生态美学是生态文明时代的重要生态人文学科分支,其逻辑基点、学科基础、生发路径的不同,造成其在形态、质态、意态等方面的学科审美差异性,二者在学科形态与本质的承继、发展、斗争、互补与包容中,走向当下生态文明时代共同的理想化的美生之境。  相似文献   

19.
文学以语言作为审美意识的物质存在方式。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语言具有与文学存在与否攸关的重要地位。而文学所使用的语言与社会通用的日常生活语言并不是两种不同的语言,都是同样的语言。但日常语言进入文学以后,就与原来的现实失去直接的指称性、陈述性关系,而成为受文学自身审美活动机制支配的诗意的话语。  相似文献   

20.
刘志中 《阴山学刊》2003,16(6):13-16
马尔库塞对文艺意识形态性的理解不同于“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文艺的政治潜能不在于作品的内容,而在于作为艺术本身的审美形式,尤其批判了将意识形态作简单化理解的庸俗唯物论。因为处在不同的立场和文化语境,我们对此容易误解。认真研究马尔库塞的这一思想,对如何分析和评价高度商业化社会的文化状况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