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娱乐类文本短信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春艳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55-57
本文选取娱乐类文本短信,试用指示语、预设、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关联理论等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它,旨在探究语用规律和娱乐类文本短信的关系,以期对语言交际和语言教学有所启发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3.
那剑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2):35-39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短信日益成为人们交际的一种新型文体。与手机中文短信一样,手机英文短信呈现出独特的语体特征:短小精练、通俗形象,幽默风趣、轻松诙谐,委婉含蓄、抒情浪漫,等等。多种修辞法的运用是促成这些语体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5.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概念,"陌生化"要求文学语言能够让人们在语言本身,或词语本身上停留。陌生是对习以为常的打破,在日常状态里我们忽视,在文学语言里我们停留。诗歌是艺术的艺术,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诗歌语言的张力,这种张力是语言的陌生化带给读者的,它能够压制住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指,释放能指,感受语言的多种意味带来的想象和遐想。 相似文献
6.
戴连云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71-73
人物话语的表达方式是小说家用以控制叙述角度和叙述距离 ,变换感情色彩及语气的有效工具。自由直接式与自由间接式的“两可型”是汉语中常见而英语中难以寻觅的特殊的表达方式 ,具有其独特的直接式和间接式双重优点。其翻译是对译者的挑战 ,也是体现译者文体意识的窗口。 相似文献
7.
方英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4):67-70
自由间接引语作为表达人物话语的语言形式之一 ,具有其特殊的文体功能。而通过自由间接引语所表达的人物思想活动 ,亦有其独特的文体效果。托马斯·哈代作为十九世纪的小说家 ,虽多用传统的艺术表达形式 ,但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却大量使用了自由间接引语。文章通过对哈代小说中自由间接引语的分析 ,对其文体效果加以评述 ,揭示哈代小说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8.
手机不良短信的社会影响及其综合治理策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刘思林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53-56
本文针对目前手机短信流行的现状,提出了短信普及的原因;从冗余信息,虚假诈骗性信息,危害国家安全的反动政治信息,恫吓、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信息,淫秽色情信息,破坏性信息等方面分析了不良短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同时从手机运营商、政府、手机制造商和手机用户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陈曦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4):102-104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出发点,采用人际意义分析的扩展模型,结合英语娱乐新闻的语言特点,从直接引语和人物称谓两个角度对这一语体进行了人际意义分析。研究发现,该新闻语体凭借上述两种人际意义实现手段达到了既向大众传播信息又同时娱乐大众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甘娟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74-76
通过实地考察青岛市698个英文店名,运用语言的陌生化理论,以实例分析了英文店名的语言结构:在语言使用上,或为单一语言或为英汉结合;字母组合上,或有规律可循或无常规指导.同时,借助认知语言学的关联理论,分析了含有修辞格的英文店名的意义与实物之间的关联.这一研究既可以为文化学和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资料,又可以为商店命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佘海燕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Z1)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诗学概念,意指人们对惯常的自动化生活的艺术违背,通过对熟悉得麻木的生活形态的变形,唤起人们对习惯生活的重新认识和体验。这种疏离生活常态增加审美时延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热播电视剧《武林外传》人物个性的塑造、语言及修辞等方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韩愈“以文为戏”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德林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1):46-50,101
"文以明道"并非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有意"明道"之作也并非韩愈作品中的精华,过分强调韩愈散文的"明道"作用,无异于买椟还珠.与此相反,"以文为戏"更能体现韩愈文学创作的独特性.韩愈"文以明道"说在理论上并无多少创见,但韩愈对"以文为戏"的理论阐述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却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建立在认识文学自身价值的基础上,视文学的审美追求超过直接的功利目的,因而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刘华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2):163-165
本文从剖析《蝇王》所运用的叙述话语入手,着重探讨其为一般评论所忽略的积极的警世主题,揭示该小说作者在“邪恶必胜”的表象下所潜藏着的对人性及人类未来的乐观立场。 相似文献
15.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学界的讨论方兴未艾,它所带来的审美泛化以一种压倒性的优势对传统美学进行质疑乃至颠覆,对当下女性身体审美必然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女性身体在当下被纳入日常生活审美的视野中,是以一个被重新建构的审美对象而出现的,或者说,当代女性身体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染下,审美主体对女性身体的观照方式、审美习惯、审美心理、审美感受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当代女性身体审美陌生化的问题也就逐渐凸现出来并成为当今社会对女性身体的一种反传统规则的审美化趋向。本文无意在价值判断层面上再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跟风式的褒贬和唏嘘,而是将其与当代女性身体审美及其陌生化联系起来讨论,旨在找到讨论的可行性,梳理两者间的联系、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王旭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4):65-68
“冰山移动的尊严在于它仅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海明威的作品始终贯穿着这一理论。他的语言质朴 ,但耐人寻味 ,同时又含蓄深厚 ,具有多重寓意和象征色彩。由海明威引起的“文体革命”对后世影响深远。海明威擅长使用名词性词组结构、动词结构、自由间接引语、象征、重复与含蓄等手法 ,使整篇故事凝合一体 ,产生了特殊的文体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漫萍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15-19
凯瑟琳·安妮·波特以其作品的精雕细琢而受到读者的推崇。文章选取她的短篇小说《绳》 ,从自由间接引语、修辞手法以及开放性结尾来讨论她的写作技巧 ,分析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