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圣城拜占廷作为一个东方思想文化的汇聚之地深深地触动并启迪了诗人叶芝的创作灵感,并使得诗人的《拜占廷》与《驶向拜占廷》成为不朽的艺术篇章。圣城拜占廷及其思想艺术的辉煌存在既有当下的现实和久远的历史,又有永恒灵魂的佑助和显现;它不仅展示物质世界的流变不休,也引领着诗人永恒艺术和永恒生命的希望之途;《拜占庭》与《驶向拜占廷》意象的塑造既是诗人“历史循环”与“不朽艺术与灵魂”的见证,又是诗人民族文化复兴的前例,它所昭示是神圣火焰中的希望和回归永恒世界的航程,诗人凭借不朽的艺术之路和诗歌的永恒意象而战胜恐惧并获得永生。  相似文献   

2.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爱尔兰诗人,叶芝的文学创作在晚年达到了鼎盛时期。此间他创作了以拜占庭为主题的诗歌《驶向拜占庭》与《拜占庭》,表达了他对纯粹精神和艺术的永恒世界的向往之情。本文通过对这二首诗的对比与分析,探讨诗人在诗歌主题、象征符号以及哲学思想上的延续与变化。可以看出,诗人在这二首以拜占庭为主题的诗中对死亡与永生的主题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二者关系的哲学思考越来越趋于成熟和深刻。  相似文献   

3.
《驶向拜占庭》系叶芝晚年诗作,阐述了诗人对生命和艺术的思考和冥想。诗人运用诗剧的形式来描写一位古稀老人对生命的哀叹:戏剧人生,短暂而悲凉;与此同时,诗人把写实、象征、玄思的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勾勒出一个象征不朽艺术并带有神秘色彩的拜占庭形象,表达了要把脱离肉体的灵魂附着在代表永恒的艺术品之上的愿望,用艺术去升华戏剧人生,以获得不朽和永生。这种生命观和艺术观是诗人久被压制的情欲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叶芝生命与艺术创造的过程总是伴随着东西方宗教思想的关怀,他对东西方主要宗教灵魂思想的接触与吸收成就了其生命与艺术创造的不朽地位,其中,来自日本宗教文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诗人接触和研究能剧及其神道教而产生。诗人虽未直接受到日本能剧写作和日本神道教教义的严格引导,却能对它们进行艺术阐释和再现,并以此凸现灵魂与宗教关怀主题的永恒性地位。在诗人的心灵里,唯有这样的永恒性主题才能真正地造就生命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诗人叶芝尽管不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但他对世界主要宗教思想的理解与吸收却成就了其诗歌创造的主要源泉和思想基础,形成了影响诗人作品的独特宗教意境,其中,来自印度宗教思想的影响尤为深远而成功。诗人虽未受印度宗教教义的严格引导,却仍能取得对它们进行独特阐释的艺术视角,并以此凸现灵魂与主观真理在宗教和艺术中的永恒性。在诗人的眼里,正是这样的永恒性主题才真正造就了生命意义和宗教关怀的所在。  相似文献   

6.
在存在主义视阈中,艺术通过象征的召唤进入"诗"之"思"。从这样的思路来把握《雷雨》不失为一种新的诠释途径。首先,在《雷雨》中作者从"情欲"——伦理叙事角度对人的存在状态进行把握,体现的是"诗"(象征之艺)中蕴涵的"思"(生命之惑)。其次,《雷雨》在诗学层面建构了超现实的梦幻形态,一方面表现了生命存在感与艺术创作观的内在统一性,同时又以有限的存在方式指向无限的存在意义,表达了对生命存在近乎寓言式的思考。其三,作为一种悲剧范本,《雷雨》的悲剧性象征的能指层面由"周公馆"和"雷雨"组合为一个象征性时空秩序体,曹禺从中体察人类的悲剧性处境以及生存性焦虑,将自我的存在体验上升为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7.
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情感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分别面临着学理和信仰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之文化形式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海子并非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超验的、宗教的世界中,远离尘世。海子的诗风深受梵高的画风影响,崇尚纯粹的艺术,用生命的代价换得艺术的纯真,把对生命形而上意义的期盼作为艺术旨趣的诉求。海子是一位用生命为诗歌殉葬的诗人,他的内心世界里有着浓烈的宗教情怀,虽然,他不是一个很虔诚的宗教徒。海子的宗教情怀在他的诗歌中有着尽情的体现。在生死观问题上,海子迷恋上了藏传佛教有关人的生死轮回学说。诗人凭着满腔的宗教精神去企盼着拯救人类精神的祈望,这是一种对人类精神宗教式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9.
对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道教对"长生久视"的努力,基督教对"永生"的追求,既是人类对生命永恒的无限向往,也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道教是世界上少有的重视人的现实生命的宗教,道教对生命价值的神圣化,虽表现为神学的描述,但重视生命,特别是现实生命的价值,无疑是符合现代人理想的.道教基本的人生价值观是"重人贵生"、"我命在我";基督教基本的人生价值观是"荣神益人".  相似文献   

10.
文学语言凭借意象建构意义世界。意象是艺术创造主体生命意识与客体融合同构的结晶 ,是艺术形象诞生的前提。李煜词中的意象蕴涵着生命意味 ,它通过文本的意象来展现艺术创作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对宗教与艺术超越人生所达到的永恒无限之境的具体描述为基点,比较了宗教超越与艺术超越的生成方式、对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与人生的关联程度。宗教的超越之境以汇集一切真善美的方式生成,它是对人生的覆盖与遮蔽;艺术超越则是审美者由现实的具体事物与自身的审美情感相契合印证而进入一种迷狂状态,达到超越之境;它根源于人的自由本性,是对生命的颂扬,对自由的礼赞。  相似文献   

12.
在徐复观看来,中国文化本质上是"心"的文化,"心"是存在意义之根源和价值评判之所在。不过,此"心"并不是宗教的信仰起点,也不是思辨所构建的形上本体,而是生命本质在经验和历史中的呈现。他说:"人生价值的根源在心的地方生根,也即是在具体的人的生命上生根。具体的生命,必生活在各种现实世界之中。因此,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3.
邵燕祥的诗歌以富有"思想性"与"哲理性"著称.对于邵燕祥这样的诗人来说,这样的思想结构与思维倾向对于诗歌的表达图式来说,并非是一个可以轻易忽略的因素.在具体的诗歌中,邵燕祥的诗歌的抒写模式,作为思想与艺术的复合体的存在,经历了由指向历史的激情对话、告别历史的倔强省思到超越历史的生命象征的演变过程.这只能是那一段复杂的、曲折的历史的诗性折光.  相似文献   

14.
复活即死而复生,复活模式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诗歌创作模式。著名玄学派宗教诗人乔治·赫伯特在其宗教抒情诗歌创作中采用了植物象征和动物象征这两种形式来表达"复活"这一永恒的基督教主题。通过沉思各级造物,采用动植物意象来表现复活模式,赫伯特热情地赞颂了上帝之爱的伟大,表达了对上帝虔诚的宗教情感和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15.
白先勇是中国现代最具艺术魅力和艺术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白先勇的创作基于对人心人性、人的命运和生命意义的永恒叩问与终极关怀,在历史的沉浮和时间的洪流中,以个体和个体的命运的形式来表现人类多舛莫测的生命本然与必然;在万树花开的"心灵镜像"中,映现人生的幻变无常和挥之不去的孤独,期冀"把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表达出来",疗愈生命中难以承受的孤独之哀、情欲之痛和时间之殇,以寻求自我的救赎和对人类永恒困境的突围。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新批评的研究方法,对济慈《夜莺颂》的艺术技巧如措词、句法、修辞、意象以及象征等的分析发现,《夜莺颂》通过对歌手从梦幻到现实的心灵之旅的刻画,描绘了诗境与尘境两个不同的世界,展示了理想与现实、永恒与死亡的对立,并由此揭示了理想的斑斓与现实的残酷。  相似文献   

17.
台湾到了1990年代中期以后,现实的震荡引起人们思绪的翻腾。"诗人所为何事?"是诗人在这样的时空下存在的探问。诗的"生命感"变成"有心"诗人自我的鞭策。但现实的关照,并非将诗变成陈情书。诗是透过语言比喻系统的产物,而不是目的论的呐喊。诗人的书写必须面对现实,但却拒绝成为现实的工具。面对现实而能展现想象力是诗人创造力极严苛的检验。一方面,诗人必须避免文字的"说明性"以免将诗沦为散文,另一方面,诗人在避免"言说"的过程中,又要展现与现实唇齿相依的生命力。从当前台湾的家国认知、政治情境、经济状况、文化历史归属、与生活空间定位等面向,将可检视有创意的诗人如何以比喻与意象展现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8.
何其芳的诗集《预言》,并不是一部讴歌“爱情”的诗,而是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诗。诗人以“爱情”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象征符号,生动表现了自己精神世界中的“感性”与“理性”、“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纠葛,深刻揭示了青春何其芳与众不同的人生追求。诗集《预言》受道家生命哲学的影响颇深,诗人用诗性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乘桴浮于海”地表达主体自我对于“自然”与“自由”的思考和向往,并试图通过灵魂的自我对话,探寻有限生命的终极意义,进而为我们提供一种可以展开充分联想的艺术空间。“爱情”在诗集《预言》中只不过是一种未来理想的艺术载体,诗人的主观目的是要向读者展示“年轻的神”的“寻道”之旅。诗集《预言》意境之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内涵之深,具有展现那一时代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与“寻找”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陆游诗歌以爱国主题著称,但他对日常生活的吟咏颇多,亦为陆诗的一大题材。在仕途遇挫之时,陆游退居家乡山阴,在青山丽水中安顿自己落寞的心灵,寻求精神上的慰藉。陆游在山阴闲居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表现出诗人的戒杀爱物思想、"物与"情怀和对身心自由的渴望,展现了山阴优美的自然生态图景以及诗人生活于其间的精神生态之怡乐。陆游诗歌特定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则使自然界的生态之美以更加凝练、更加集中的形式呈现,从而比现实生态世界更多了一层审美的意味。  相似文献   

20.
从生命美学之维把艺术创作定义为"生命的高歌",并从自然审美和社会感悟两个方面剖析了艺术发生之源泉,最后从本体存在哲学视阈将艺术创作归结为"为生命赋义"的超现实存在方式、升华人类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进而把对艺术创作过程现象的思索提升至人本主义艺术哲学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