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脱贫摘帽地区586份调查数据,从心理动力场理论视角研究社会帮扶对脱贫农民生计发展内生动力的影响,考察感知社会支持和知识吸收的中介作用,及其与主动性人格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社会帮扶对激发脱贫农民主动性人格、生计发展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感知社会支持和知识吸收的中介作用下,主动性人格在社会帮扶与生计发展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但感知社会支持与知识吸收在社会帮扶对主动性人格、生计发展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均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而且,感知社会支持和主动性人格、知识吸收和主动性人格在社会帮扶对生计发展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深化了社会帮扶与脱贫农民生计发展内生动力之间关系的认识,拓展了二者作用关系的边界条件,丰富了内生动力机制的理论研究,对增强脱贫群众生计发展内生动力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自愿移民生计问题是国家治理与现代化发展无法回避的课题。非自愿移民搬迁后,以"家""家族"为核心的传统网络关系被打破,原有的生产与经营基础被削弱甚至被摧毁,非自愿移民的生计分化被重启并急剧变化。为保证最基本的生计安全,在迁入初期,非自愿移民生计行动偏好于实物性收益,其非正式关系网络也形成以血缘为主体的关系网络。在迁入的中期,非自愿移民更加注重并偏好于货币性收益,通过各种交往互动方式重构与拓展了以本地为中心的新的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谋求更有价值的生计道路逐渐通畅,非自愿移民的贫富分化加剧。同时,乡村精英是非自愿移民避免陷入生活贫困"沼泽"的重要社会机制,构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合作性网络机制以及一个包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非自愿移民等社会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发展支持体系是实现非自愿移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生息在中国西部的侗族、苗族、藏族、撒拉族、回族和蒙古族,其传统生计能做到对水资源维护与利用的完美结合。在“复原”这些民族传统生计的基础上,不难发现他们对水资源的维护与利用可以为今天的水资源管理提供诸多的启示,只要能做到认真发掘和利用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技能,使之与现代科技接轨,并加以推广,那么水资源匮乏的困境可望得到缓解,最终实现对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的完美兼顾。用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了农村社区生计方式的转型,使其由传统的"农、桑、茶"并用的传统农耕生计格局转向旅游、打工、务农并行的多元复合型生计方式。生计方式的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府组织的引导、农户对于改善生活水平的理性追求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的生计方式转型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它更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社区人口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喜马拉雅山区的气候干旱是学术界讨论气候变化的热点,该区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适应气候干旱时采取了不同的适应方式。地处东喜马拉雅山区的云南梅里藏区经历了持续多年的干旱,藏族妇女在浇水灌溉劳作中积累的水传统知识为当地藏民种植葡萄适应气候干旱提供了新动力,加速了藏民的生计和社会转型。文章在对德钦县斯农、明永、布村等藏族村落田野研究基础上,讨论当地藏民水传统知识在适应气候干旱及其对葡萄种植新产业发展的作用,指出葡萄种植建立在藏民性别化的水传统知识基础上并带来了新的性别分工。梅里藏区藏民的研究案例强调气候变化作为一种环境力量,重塑了藏民的新生计经济作物种植及其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6.
水自古都是一面自然之镜。人类学家弗雷泽的《金枝》以古罗马内米湖畔圣树的祭司仪式遗产为开场,在远古的神话原型中确立"水木年华"的传承妙谛。人类学关注水的历史传统,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认知和知识谱系。河流被书写于文明的首页,大水与治水被视作同畴,而水利也就成了人类寄予的理想并进行实践和尝试。中国自古而下的水智慧不独在先哲的表述中体现,也落实在多元族群的生活、生产和生计上,成为中国文化遗产重要的生命表达,日益凸显了传统政治地理学之积弊。文章以水为经,以事为纬,将河流视为包容甚大的自然—文化遗产体系,以就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九江和襄阳两地的失地农户调查数据,刻画失地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特征;并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对失地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失地前后农户的生计多样化与收入水平、兼业程度和劳动力流动具有某种关联;2)失地农户实施生计多样化的能力依赖于一定的生计资本,生计资本的提高有助于扩展失地农户实施生计多样化的能力;3)生计多样化虽然是失地农户发展生计的重要途径,但当生计资本超过某个临界点后农户不再将生计多样化作为其最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艽野东南部的碧罗雪山两麓生活着藏、怒、独龙、傈僳、纳西等多个少数民族.因特殊的人文地理因素,这些民族长期保持着传统的生计方式,在民族互动和交融中,形成刀耕火种、采集、渔猎、农耕、牧业、盐业和葡萄种植等多元生计.高山峡谷间生活的民族在不断变迁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利用空间转换、合理安排时间等多种方式发展经济的策略,将不同的生计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保证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一种特有现象,是在社会文化背景影响和土地管理制度的推进下,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问题,也是城市化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在"城中村"诸多的问题中,居民的生计问题就是难以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要真正解决好"城中村"问题,应特别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从解决"城中村"人的生计问题入手.对昆明市"城中村"居民生计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城中村"居民生计方式的理性选择进行了初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从明清时期就进行林业经营活动。几百年来,以林木为主要商品的生计活动成为苗族、侗族人民的"文化基石",这里有独特的林业经营技术和生态传统,也有传统的"生态补偿"实践与经验。新中国建立后,虽然我国林业政策迭经变化,但由于林业经营的特点所决定,地方政府为了林农的生计,发展当地的经济,一直进行"生态补偿"的探索与实践。在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今天,清水江流域地方和民间林业经营活动中自觉摸索"生态补偿"的措施和方法还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发展人类学的视角,从缓解贫困、倡导包容式公平发展、谋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谐的发展实践需求出发,分析了传统知识的内涵,传统知识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被边缘化的过程,以及人们重新认识到传统知识在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地方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在我国传统知识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其反映为用现代科技思维方式、标准来编撰传统知识,用现代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框架来讨论传统知识保护的问题。从发展人类学视角看,保护传统知识,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为了保卫人类现在和将来发展模式的一个选项,是为了保卫人类的文明成果,是为了保卫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然而处在纷繁复杂、充满矛盾、利益和权力纷争的现实世界中,这样的理想陷入了迷茫,不得不聚焦于公平发展和利益分配的讨论。文章认为,必须建立适合传统知识的价值准则、评价标准和保护和开发理论和方法,才能实现事实上处于霸权的现代科技的平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国际经济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宝贵资源的传统知识往往由于不符合发达国家制定的知识产权规则,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难以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文章拟以健康权、发展权、自决权为例,证明对传统知识给予法律保护有利于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维护及其传统社区居民人权的实现,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知识产权领域,对传统知识保护模式的选择成了各国关注的焦点。总体来说,发达国家主张防御性保护,即利用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传统知识,防止传统知识被未经授权的个人与团体利用;发展中国家主张积极性保护,即最大化保护传统知识的各种权益。防御性保护是当前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保护模式,旨在防止其他国家对本国传统知识不公平和非法的利用。TRIPS协议规定、数据库保护、特殊性专利保护、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等四个方面组成了分析和评价传统知识防御性保护内容的主要构架。  相似文献   

14.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而运用女性学和社会性别视角探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因为,根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妇女的知识与经验,论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妇女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和行为,并通过女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的管理机制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事例,阐述少数民族妇女对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发生互动关系时,为了适应生态环境而形成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态文化观念。从而挑战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文化下,对少数民族妇女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经验的忽视,强调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男女两性共同创造的,应该包括少数民族妇女在构建、传承民族文化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符合社会发展的知识与经验,不仅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也适用于各民族社会,对此要加以重视、总结、弘扬,并使其成为今天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与经验。  相似文献   

15.
传统知识是传统部族在历史漫长的精神生产和知识创新过程中孕育、传承而成的结晶。传统知识的综合保护模式包括积极保护与防御保护两种。就积极保护模式而言,主要包括专有权保护机制、补偿责任机制、尊重习惯规则三类,如何有效发挥各机制的保护作用将是传统知识保护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中医药传统知识概念、自身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现阶段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所面临的困难,提出符合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和继承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TRIPs框架下的传统知识保护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TRIPs框架为基础,从传统知识的含义出发,分析了传统知识和TRIPs的关系,指出TRIPs在保护传统知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提出应将传统知识纳入TRIPs保护范围,在TRIPs框架下加强国内知识产权立法上保护传统知识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世界商业秘密保护立法最新发展及法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业秘密立法成为世界各国立法的热点问题,其发展趋势是从判例法到成文法再到专门立法;民-行-刑事综合救济;区域化、国际一体化等。其发展动因在于财富观念的更新、知识经济的兴起、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局限、自身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许可申请——授权的版权制度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知识传播以及合理使用的需要。基于国外版权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构想并设计了一种数字版权自动许可——下载——收费补偿的模式,真正实现数字的版权的集中管理与自动授权许可,通过此制度与系统可以较好地协调数字版权人的私权利与互联网2.0体系下知识传播与共享之间的价值平衡。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传统蒙医药知识作为民族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在治病保健等卫生医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蒙医药行业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的同时其保护体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蒙医药行业的传承与发展无疑是法治社会最合理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关于蒙医药行业的法律制度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两部分,但在制定的层次和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需要从构建专项法律保护体系和建设特殊保护途径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