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社会根源在于农民宪法权利平等保护的缺失。农民宪法权利平等保护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农民宪法权利平等保护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与手段,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则是农民宪法权利平等保护的前提与展开。  相似文献   

2.
黄泽勇 《天府新论》2004,16(6):77-79
纳税人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从宪法角度分析,纳税人的宪法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确认并保障其行使的民主权利,它包括纳税人拥有并行使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受公权力保障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从农民权利看待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范毅 《学术界》2006,1(5):7-18
农民权利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农民的各种权利是否得到尊重,是新农村建设得失成败的最终衡量标准。从农民权利看待新农村建设,实质上就是以人与公民的基本权利去看待新农村建设。它要求我们必须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改革与创新,努力消除长期以来农民在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的各种权利贫困,唤起农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保障农民基本权利的平等,强化对农民权利的宪法保护,建立健全农民的维权组织,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民生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上的衣食住行、冷暖饥饱等基本层面,还糅合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精神制度层面的内涵。从宪法视角来看,民生保障表现为自由权、社会权和发展权的三重权利内涵。保障民生最关键的是宪法权利的保障和实现。  相似文献   

5.
民生问题从宪法文本分析,实际上就是人权的实现与保障问题。而民生需求总是与国家义务相对应,以宪法为视角探求实践中民生纾困的原因、权力的越位与缺位无疑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民生命题下的宪法实施,一方面要有效地规范政府权力,防止其异化,另一方面要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的"三位一体",切实保障公民宪法民生权利落到实处,实现宪法保障人权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6.
论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广平 《河北学刊》2003,23(4):74-76
“公平”是关于权力和利益合理分配的概念。公平从过程的角度可以分为机会公平、起点公平、结果公平 ;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政治公平、经济公平、社会公平。按贡献分配权利是实现公平的根本性原则和标准。公平原则有两层含义 :一是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应该完全平等 ;二是人人享有的非基本权利应该比例平等。公平与效率在本质上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7.
姜峰 《浙江社会科学》2020,(2):14-21+155
民事权利与宪法权利都保护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等法益,但因调整的法律关系有别,在约束对象、规范强度、权利内容、权利目的上都明显不同,所以民事权利不是宪法权利的"具体化"。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最高效力,仅针对与其有共同约束对象的法,而非所有的部门法;宪法权利中的"自由""平等"价值也有特定含义,不能平移至民事关系。厘清两类权利的边界,也有助于理解我国当前民法典人格权编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邓联繁 《船山学刊》2009,(1):214-217
从1908年我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至今刚好百年。要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反思宪法与国家命运的关系,既看到宪法确实有利国功能,又看到宪法的利国功能奠基于宪法的治国本性。宪法既是普通法律之母,又是现代国家之母。国家应该以宪法为本位,宪法则要以国民为本位、以权利为本位。  相似文献   

9.
论政府的宪法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广登 《江海学刊》2004,(6):110-113
从宪政理念和宪法的历史来看 ,宪法应是用来约束政府的 ,而不是用来约束公民的 ,政府是宪法义务的承担者 ;政府的宪法义务可以从公民的宪法权利、政府的宪法权力与其它宪法权力的关系、政府的宪法权力自身中找到出处 ;政府的宪法义务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和可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侍苏盼 《南方论刊》2007,25(4):33-34
本文挖掘私人团体不具有宪法权利主体地位的原因,从我国社会现实中的实体准备、权利现状等出发考察我国私人团体成为宪法权利主体的现实性、可能性,提出在宪法上确立私人团体的权利地位的建议,同时应注意在我国现实情况下,私人团体成为宪法权利主体的限制及其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障程序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权利宪法保障程序是宪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既是公民宪法权利的实现和保障机制,也是公民基本的程序权利。世界上主要宪法权利保障程序制度主要有三种模式,即美国用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宪法权利保障模式,德国列举式与概括式相结合的宪法权利保障模式和俄罗斯随附实体性规定的宪法权利保障模式。我国现行宪法权利保障程序很不完善,应当借鉴外国的立宪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公民宪法权利保障程序。  相似文献   

12.
宪法权利一般条款用以表示国家对于宪法权利的态度,对于公民宪法权利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的宪法权利体系中一般条款的规定内容缺乏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国际人权公约的实施和公民宪法权利的实际享有.因此,借鉴国际人权公约和有关国家宪法的相关规定,可以从增补国家促进人权实现的义务、改善我国现行宪法权利设定的方式和明确宪法权利限制的目的与界限等三个方面对宪法的一般条款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内在规定在纵向上是经济集体主义,在横向上是经济权利平等。这两者既具有规范经济生活的社会价值,又具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价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过程,就是把两者现实化、普遍化,并使它们在发展实践中统一起来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程度,也就是集体主义和权利平等以及二者有机统一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4.
德沃金"权利论"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沃金认为,在英美政治社会中,法律的有效性不是取决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强制性,而是源于人们对它的特殊的尊崇。这种尊崇的根源是权利,因权利使法律自身获得了道德性,而道德又给予了法律特别的权威,也给予了我们对法律的特别的尊敬。德沃金的权利论是在批判占支配地位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其用权利独到地解决了占支配地位的理论所不能解决的法律的有效性和法律的发展问题。德沃金所讲的权利是宪法中的权利,这些权利在德沃金看来是道德权利,而且是针对政府的道德权利。德沃金认为,在所有的个人权利中,最重要的是平等权利,政府应该平等地对待其治理下的每一个人,不应该有所歧视和区别对待。平等关怀与尊重的权利正是德沃金权利论的核心所在。针对当前中国不断凸显的社会公正问题,德沃金的权利论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默  仝其宪 《理论界》2006,(4):100-101
在从传统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迈进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树立全新的宪政理念,即从政治性宪法到法律性宪法,从权力本位性宪法到权利本位性宪法的理念。此理念,必然引起刑法观的转变,即从国权刑法到民权刑法,从社会保护性刑法到人权保障性刑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平等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宪法权利,具有丰富的宪法内涵。在美国和欧陆,无论是从权力制衡出发,还是从自然权利出发,抑或是从人权保障出发,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结论,立法应受平等权的拘束。从我国的宪法文本规范和立法主体权限这2个方面来看,全国人大原则上并不能制定违反平等原则的法律,如果全国人大确实制定了涉嫌违反平等原则的法律,尽管从目前违宪审查的角度没有救济的可能,但仍然要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和道德责任。但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违反平等原则的法律,很显然,是存在被全国人大推翻的可能性。以选举权平等的路径为例,可以进一步分析,平等权的宪法内涵究竟是什么,在实践中又是如何展开的。  相似文献   

17.
李磊 《江淮论坛》2009,(5):114-118
社会保障权是社会成员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社会保障权作为基本人权,被现代宪法确认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理应人人享有。由于我国独特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农民社会保障权缺失,这不仅带来了社会的不公平,而且导致因老而贫、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在农村频频发生。农民社会保障权与农村反贫困存在着正向关系。夯实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既是宪法权利的必然要求,又是农村反贫困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106,自引:0,他引:106  
中国宪法应当从“改革宪法”向“宪政宪法”转变 ,作者以此为基点 ,结合 2 0年来的经验 ,讨论宪法改革面临的理论问题。首先 ,宪法之根本法则由以人本和自由为核心的价值法则、张扬人民主权的政治法则和体现程序理性的程序法则构成 ,蕴涵道统、政统和法统 ,是宪法合法性、权威性和稳定性的终极来源和根基。其次 ,宪法作为法律应具有的效力有赖于违宪审查和宪法诉讼 ,但不是宪法的一切内容都要司法化 ;应区分宪律与宪德 ,并按法治的要求加以识别和转化。其三 ,界定违宪主体和违宪行为应以立法模式为主兼及治理模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宪法监督要体现人民主权和程序理性的完好结合。最后 ,宪法是价值法则通过政治法则和程序法则在公共领域里的运用 ,以约束权力和保障权利为核心 ;宪法改革应围绕宪法核心问题 ,调整好国家权力与阶级结构的关系、国家权力内部的横向、纵向关系以及执政党与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 ;同时 ,转化使用走进权利时代过程中的积极要素 ,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 ,并改进权利体系和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19.
作为宪法权利的社会保障权--基于文本与判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钟会兵 《学术论坛》2005,(10):118-123
社会保障权是否为宪法权利存在争议.从宪法文本考察,世界多数宪法规定社会保障权是宪法权利,其方式有三或直接规定为宪法权利;或规定提供社会保障是国家的基本义务;或规定社会保障制度.虽然有的国家在宪法中未作规定,但通过司法判例确认并维护社会保障权;具有普适性的国际人权法、专门性国家条约、区域性国家条约也都承认社会保障权是基本人权.确证社会保障权的宪法权利性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对于解决我们面临的严峻的社会保障也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健康权的国家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权的发展经历了从私权到宪法基本权利和国际人权三种形态。作为人权,1966年联合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明确要求国家对健康权有尊重、保护和实现的义务。与公约的要求相比,我国公民健康权国家义务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