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回家前,他没有打电话。是想给母亲一个惊喜。两个春节没有在家里过了,一路上他都在想母亲看到他突然出现时高兴的样子。下了火车,还有两个小时的汽车。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印象中,印度人个个都是"趴火车"的高手,猿臂一挥,火车外面挂满了印度人。除此之外,也就对"印度飞饼"有点印象。我到新德里旅游后,改变了对印度的看法。朋友住在新德里,他打电话让我去他那里做客。我坐火车时,火车外面并没有"挂"着印度人,火车里面很多座位是空的,车票也不贵。朋友因为有事没能来接我。我到了火车站,一个披头散发的印度男人冲了过来。看他这个造型,有点丐帮洪七公的意思。男人手里拿着棒子,嘴里乌拉乌拉说着印地语。我以为他要打劫,交流半天,才知道他是个搬卸工,是个苦力。他晃晃手中的"扁担",指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前,每次外出旅游我都很高兴,看到美丽的风景总会不由自主想起仍在老家务农的母亲,母亲年逾花甲至今没见过火车,更不要说祖国的好山好景了,每每想到这里,我总感觉很是愧对母亲。母亲36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留下四女一子,我是家中的长女,当时也不过18岁。如今,我也到了年过不惑近知天命的年龄,于是我决定趁母亲身体还行带母亲去旅游,让足不出户的她也看看外面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初期,较多作家描写"母爱"都显得较为"理智",张承志却热衷于歌颂母亲。张承志作品中的"母亲"语义是极为丰富的,主要包括血缘关系的母亲、"拟制血缘关系"的母亲、草原女性、草原人民、普泛化的母亲等。这既与他的知青经历有关,也与他的审美期许有关。普泛化的"母爱"及"母亲——人民"创作主题的生成,使得张承志的"母爱"书写拓展为底层崇拜。这推动了他对于个体局限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北方人》2006,(8)
火车上,同座的是一对母子,黄昏时分,母子俩有些坐立不按起来,儿子在窗玻璃上把脸贴扁了,张望着。我问那一个一直在张望的儿子,有什么事要发生吗?那母亲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了,儿子转过身子对我说,他爸爸是火车司机,忙得一个月没有回家了。今天是他爸爸45岁生日,他和妈妈想给  相似文献   

6.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列车上,一个满脸稚气的男孩倚窗而坐。他是个农村孩子,一件崭新的白色半袖衫掩盖不住黝黑的皮肤。男孩第一次出远门,在此之前他连火车都没坐过。这回他要去远方,上梦想中的大学。火车没有空调,车厢里闷热异常。男孩挥汗如雨,口渴难耐。男孩的对面的座位上坐着一对母子。母亲30岁左右,孩子四五岁。乘务员推着售货车走过来——方便面、火腿肠、健力宝……健力宝?男孩在心里默念着。男孩知道,这是一种很奢侈的饮料,可以补充体能,恢复体力。读高中时,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爹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如今,他要到外…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外出,不爱坐飞机,爱坐火车,火车咔嚓咔嚓的车轮声,伴他的诗韵平平仄仄。他从火车的窗口,看祖国的大地、高山、江河,他是那样的深情,像看母亲的面庞、颧骨、眼窝。一座新城、一座高楼,他都像欣赏一首美丽的歌;一片紫云英、一只蝴蝶,启发他构思满园春色。车过八百里洞庭湖,他像看见了故园门前的红荷,就是那小小池塘给他灵感,要把干涸的中国润泽。车窗外每一个父老乡亲,他都看得那么亲热,他也许这样想过:若有来生,还选择中国……他是诗人,写诗需要生活,他是领袖,需要正确的决策。坐火车,想停就停,想走就走,他像鱼龙,在江河里穿梭。爱坐火…  相似文献   

8.
张羽军 《新少年》2011,(Z1):32-33
周杰伦,中国台湾地区著名创作歌手,红遍全亚洲。14岁时,父母离异,他和母亲一起生活。周杰伦对母亲有着似海深情,他说:"只要妈妈高兴,我愿意为她付出一切!"2003年,他推出以母亲名字命名的专辑《叶惠美》;2006年,他在专辑中为母亲奉献了一首《听妈妈的话》。  相似文献   

9.
天涯明月心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他这一走,就是5年。当初不过是因为母亲的一句责备。大学毕业以后,他很努力地寻找工作,跑遍大小人才市场,偏偏没有人看重他。风华正茂的时光就在无所事事间流走。母亲看在眼里愁在心中,不知怎么的,那句"你太让我失望了"就脱口而出。满腹委屈的他夺门而出。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为自己找到未来——为了母亲那句责备。  相似文献   

10.
阿峻 《新天地》2012,(8):12-13
他是个十里八乡闻名的孝子,悉心照顾中风瘫痪的母亲近20年,从未言过半声苦累。同时,他又是个杀人犯,他买回农药,看着母亲喝下。"孝子弑母"一经披露,立刻引发社会关注。2012年5月30日,他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此案背后,"安乐死"作为一个争议话题,引发了人们对情与法的探讨……一他叫邓明建,四川省阆中县金子乡人。早在1993年,邓明建的母亲李术兰就已中风半瘫。邓明建有两姐一弟,但母亲日常治病基本由  相似文献   

11.
这是发生在德国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一个9岁的孤儿德比为了寻找母亲,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爱,他每帮助一个人,就请求他去帮助另外10个人。他想以这种爱心传递的方式,总有一天自己的母亲也会成为被帮助的对象。他对母亲的这份深沉的爱感动了整个德国,人们掀起了"十件好事"的行动,德比成了德国的小名人。  相似文献   

12.
从舍伍德·安德森短篇小说《母亲》中的母亲出发,以苏珊.桑塔格有关"疾病"隐喻的论述为依据,探讨了"疾病"的隐喻性意义及其是如何在叙述者的操控之下他者化的,还对为"疾病"所困的畸人母亲进行了考察。文中的疾病意象,是母亲情感状态的外部呈现;叙述人把附着于母亲身上的疾病抽离出来,使其成为与人对立的他者。从无意义的疾病,到图像化、隐喻化、他者化的疾病,再到为疾病而设的畸人,由此,安德森借助疾病编织了文本的叙事肌理,并以此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20世纪初普通人生存困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爱情病毒     
雪小禅 《可乐》2008,(7):29-29
旧爱蓝岸17岁,我被一个戴着白帽子、穿着旧牛仔裤的男人骑车拦住。他的黑T恤上画着切·格瓦拉。他说:"妞,来,上车,我带你去看画展。"我心中暗喜,上了他的车。那年,蓝岸22岁,正是小城风头正劲的画家。一年后,他去北京流浪,我到石家庄一所财经学院读大学。他打电话让我过去,我想也没想,就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火车在爱情中飞奔,我想自己爱上了这个四处流浪的男人。他在圆明园的东村画画,那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记号     
罗西 《可乐》2008,(5):38-38
一个年轻人嫌弃母亲老迈无用,只会浪费粮食,打算把母亲丢在深山里,让她自生自灭。他背着母亲,往深山走去。每次趁儿子停下来休息时,母亲就在树上留下记号。年轻人看见,很不高兴。他问母亲:"你留下这些记号做什么?还想偷偷跑回家吗?"  相似文献   

15.
我把自己比喻成一条鱼,我要努力寻找离开水的出口。我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鹰,我要全力飞出蓝天的庇护。我就是我自己,我要跑,跑出父母的视线,跑上自己的轨道。——题记起跑那年高考,发挥失常,落榜了。我坚决地拒绝复读,执意背着大大的旅行包,踏上了北上的火车。隔着玻璃窗,我看见母亲在哭泣,父母在叹气,鼻头有点发酸,转过脸,说好不哭的。“呜——”一声长鸣,火车开动了,母亲也随即跟着火车跑,一遍一遍地挥手,一遍一遍地嘱咐。我抬头看着天空,灰蒙蒙的,它也是如此寂寞。跑程离开了母亲的日子是惬意的。至少我可以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而不用担心有…  相似文献   

16.
《新天地》2007,(7)
2007年清明,我们又赶回老家,为母亲扫墓。父亲提出,他要跟我们一起参加祭祀活动,他想跟母亲说说话。父亲一边流泪一边"啊啊"地"说"。母亲已经不在了,父亲的话,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全部听懂,但这一次,父亲"说"的,我们全都听懂了,而且听得泪光闪闪——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草原是承载张承志乌托邦之梦的第一块大陆,草原乌托邦的建立源于他和草原女性之间的"拟血缘认同感".张承志的"拟血缘认同感"使他在小说中先后赋予草原及草原女性以神圣的母性、父性甚至是神性,母性化的母亲给他抚慰和温暖,父性化的母亲给他支撑和指引,神性化的母亲拯救他的肉体和灵魂.但是,这样的书写既遮蔽了草原女性的生存苦难,也遮蔽了张承志的心灵困境.  相似文献   

18.
华再清 《老友》2013,(10):33-33
今年5月11日下午,江苏省常州市举办"2013中华母亲节推进大会",武进区湟里镇香泉村委湖上村的吴剑凭被评为"常州市十佳好儿女"。当从领导手中接过荣誉证书时,他又暗下决心:今后要进一步服侍好母亲,让母亲活到百岁。上世纪九十年代,吴剑凭的母亲丁爱宝不幸中风,病瘫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吴剑凭带母亲到上海、南京等地四处求医,但母亲的病总不见好转。吴剑凭只得把母亲带回家,决心精心照料,让母亲在有生之年享受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9.
幽默与笑话     
《老友》2007,(8)
心愿一位母亲抱着大哭大闹的孩子坐火车。旁边的一个乘客生气地说:"你的孩子怎么这么大哭大闹,他要什么,你给他不就行了?""真是对不起!"孩子母亲说,"他就是要你脖子  相似文献   

20.
常存善心     
刘卫 《山西老年》2009,(6):42-42
父亲退休后,我们发现他有了一些"怪癖"。譬如,每次出门时,他都要多准备一些零钱。母亲每回买菜,少不得剩余些零钱。父亲总是小心翼翼地把零钱收存在一个专用的棉布小袋里,这才说,"挺好"。母亲也知道,虽然他退了,但每天少不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