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本文阐述了农业的历史演变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如何根据中国国情,借鉴世界农业发展的经验,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梅方权正当20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家走向农业现代化的时候,人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和发展似乎失去了过去的那种高度热衷。这不仅因为受到发达国家转向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影响,而且更由于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的...  相似文献   

3.
一、兼业化——乡村工业化的“开始曲” 农业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负责制以后,大凡当一个乡、村的社会总产值中乡镇工业产值占据80%以上,务工劳动者劳动力总数中超过60%以后,即基本上“消灭”了所谓  相似文献   

4.
论农户兼业化向专业化的过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农户兼业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必然性 ,讨论了两类兼业农户存在的条件及利弊 ,提出了要创造条件实现从兼业化向专业化的过渡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领导同志指出,现代化建设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我们在发展经济方面,正在寻求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能够快一点、省一点的道路”。这对我国现代化首先是农业现代化有着根本的意义。从实际出发,才能够掌握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性,才能够使农业现代化又快又省地发展,避免大的弯路和损失。不学习外国农业现代化的长处,或者对这个长处照抄照搬,学习外国经验不同本国具体情况相结合,都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口多,土地少,并且山地高原多,平川平原少。山西的这个特点尤为突出。所以山西的农业发展都面临着两大制约因素:一是耕地资源严重短缺;二是耕地质量和耕作条件相对较差,只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农  相似文献   

7.
十几年的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场新的农村土地革命。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们并未从理论上找到一条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问题的道路,或者说并没有真正明确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于是,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农业发展是走农户兼业化还是走土地经营适度规模集中化的理论纷争便日益激烈起来,迫切需要我们对此问题重新明确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产业选择上,除稳定粮食和烤烟的种植面积、提高科技含量外,应把重点放在草地和林地上,发展高价值的绿色产业;在发展路径上,重点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政策措施上,应把农民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逐步建立社区主导的农村发展新战略.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近代历史时期是中国现代化的酝酿和尝试阶段,那么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现代历史时期则是中国现代化的正式启动阶段。现代化的跨世纪主题和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在这一历史时期获得了辉煌的展现和胜利地推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引导中华民族探索现代化的崭新道路取得了历史性成功。这种历史性成功的主要标志,就是从社会变革的角度开辟了通过革命化手段走向现代化的独特道路,从理论思维的角度对现代化理论新形态进行了积极性探索和建设性构想,分别从现代化前提和现代化本身两个方…  相似文献   

10.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位置。邓小平同志十分关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问题。在邓小平关于农业现代化思想指导下,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呈现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三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兴办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过近20年的实践,我国已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三年多来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全面实行,使农村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各地农民初步地、不同程度地富裕了起来。农民的家庭里,不仅有了比过去更多的生活资料,而且有了比过去更多的生产资料;不仅添置犁、耙、耖、磙,晒席、箩筐,而且添置价值量较高的牛马驴等役畜和脱粒机、抽水泵、拖拉机、木船等等。总之,农民的家庭财产比过去多了,而且还在发展。第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是购买拖拉机、汽车的农户比过去大大增多。例如,安徽嘉山县太平公社1980年实行包干到户后的一年多,便有1,251户(占总户数的35.3%)新买拖拉机278台,相当于该公社以前十六年购置的拖拉机的2.1倍;到1981年冬,安徽全省社员购买的拖拉机已由1980年底的4,600台增加到4万多台,占全省拖拉机拥有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见《中国农民报》1981年11月22日第1版)甘肃庆阳地区1980年农民独  相似文献   

12.
<正>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中国农村,农业普遍取得了超常规的增长.在温饱有余的前提下,农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加速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等问题,比以往更迫切地摆在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珠海近几年在发展外向型农业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它对探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子,颇有启发意义.最近笔者就珠海外向型农业问题作了初步调查和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兼业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农户十分普遍的兼业现象是二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过程的一大特点。兼业的发达与在日本小农体制基础上发展农业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双重结构”、社会保障水平低等日本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现象有关 ,是历史的必然。同时它对于人多地少且小农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目前,我国农业还比较落后,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只有尽快地把农业现代化搞上去,才能促进四个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一、什么是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是和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相比较来说的。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史相连接的三个不同阶段,划分阶段的依据是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人畜力的生产工具,单纯经验的生产技术,缺乏分工的自给性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70年农业现代化道路经历了五个主要的发展阶段:1949—1953年,以土地私有、家庭经营与市场经济融合为主要特征;1953—1956年,农业计划体制构建,以合作化、工业化与计划经济初步融合为主要特征;1956—1978年,以集体化、工业化与计划经济高度融合为主要特征;1978—2003年,农业计划体制逐渐消解,农业市场体制逐步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乡镇企业发展、农民流动为主要特征;2003—2018年,农业市场体制作用进一步增强,以土地产权流转、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人口城镇化为主要特征。新中国70年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说明,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的利益诉求,开放城乡交流的大门,开放市场交流的大门,农业现代化的脚步就得以加快。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厘清个人行为和社会规范两者的关系,从中国广大民众的行为方式的感性选择特征出发,倡导正式法和非正式法二者的相互协调,旨在以个人行为选择方式的研究视角。探寻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道路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厘清个人行为和社会规范两者的关系,从中国广大民众的行为方式的感性选择特征出发,倡导正式法和非正式法二者的相互协调,旨在以个人行为选择方式的研究视角,探寻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道路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从长期的历史经验中得出的科学结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原则.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和基本规律.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共性规律只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相结合,才能成为对现实社会发展具有巨大指导作用的客观存在而发生作用,由此而形成具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选择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共同建设。可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加强文化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对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发展,虽历经坎坷,但却始终是在告别古典主义,增强现代意识,追赶世界潮流的逐渐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在一个半世纪的文化交流中我们看到,如何克服民族文化危机,以建立新的社会文化发展规范,这一价值取向构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讨论的核心内容。而且这一讨论自始自终存在着三种主张、三种选择。第一种选择和主张是…  相似文献   

20.
面对非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历史终结论"者开始了尴尬的退却。由此考察可以发现,西方现代性并非唯一合理的现代性,现代化和现代性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这与中国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相互确证的关系。中国道路的成功证实了现代化模式多元共存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