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入手进行分析,发现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区间的FDI和技术差距,引起了在技术溢出效果上的差距,并结合我国不同地区在技术溢出上的特点和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借助研究和开发费用支出的溢出效应理论,建立河北省前向和后向科技费用支出流量系数模型,计算出各部门的受益者效应和贡献者效应,并根据聚类分析法,对部门间的技术创新联系进行分析,得出科技研发活动溢出效应具体的贡献部门和获得性部门,从而对河北省如何在部门间合理高效地配置有限的研发费用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那么对于集群企业来说,哪些因素会影响技术研发投入?以D'Aspremont and Jacqueminde(1988)的技术研发博弈模型为基础,考虑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具体分析了集群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吸收能力对集群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集群企业的研发水平不仅是其吸收能力的增函数,而且是其溢出效应的增函数。  相似文献   

4.
5.
国防科技研发对促进我国整体技术的发展影响深远,评价国防科技研发对国民经济增长溢出效应一直是学者与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理论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国防科技研发投入对民用科技研发投入有挤出效应;同时,国家存在一个合理的、能够使国民经济增长达到最大化的国防科技研发投入比例,即国防科技研发投入与GDP之比。  相似文献   

6.
汽车工业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上几乎所有跨国汽车公司都在中国完成了战略布局,并进行不同程度的直接投资.技术创新是各国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技术溢出理论出发,分析了FDI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利用外资的绩效分析,及近年来利用外资的新变化,阐明了我国今后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及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相继进入中国,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放开,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会越发激烈.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具有正面效应--溢出效应,中资银行应更好地吸收溢出效应,提高中资银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在跨国直接投资的研究中,对外投资的动因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重点。而东道国的外资政策则是根据学者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作用与影响的研究结论而发展变化的。东道国外资政策演进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激励性的优惠外资政策;投资促进性政策;强调产业关联性政策。研究显示,执行与出口促进贸易政策相一致的FDI输入政策的东道国在利用外资方面比较成功,而执行与进口替代相一致的FDI战略经济体则没有从FDI获取太多利益。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碳减排成为与全人类息息相关的问题。基于中国2006—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SDM)研究技术创新对碳减排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对本地区碳减排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相邻地区的碳减排也有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同时,这种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西部有明显的异质性,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地区较弱。因此聚焦技术创新,完善政府市场的协调机制,因地制宜地发挥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探索碳减排新思路,以推动我国的低碳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博弈、研发外溢与政府补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特区正处于转型发展新时期,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活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外溢性。在研发外溢效应足够大的情况下,虽然潜在进入者比在位企业具有更高的研发积极性,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不论是在位企业还是潜在企业都不愿意开展研发活动。为激励企业研发创新,政府可以考虑对其进行研发补贴。在事后补贴能够较好地界定的情况下,最优的事前补贴就是不提供资助。但若研发外溢不能准确度量,事前补贴仍然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重要政策工具。不论是事前补贴还是事后补贴,研发补贴数量与企业所能够观察到的研发投资和企业成本正相关,与企业研发期望收益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苏州承接上海世博会效应外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外国世博会效应外溢的普遍情形,上海世博会可预期的效应将会在投资经济拉动、旅游消费服务、科技创新与扩散、企业形象与品牌、产业优化和经济转型、区域一体化与城市联动、主题理念渗透等多源头溢出。其中,除投资乘数效应和会期旅游消费服务等短期显性物质效应外,更多的都属后续长期效应和非物质潜效应。苏州零距离依傍上海,对上海世博会效应外溢不仅拥有丰富又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经济实力持续强势,产业和开放经济基础厚实,以开发区为主载体蓄势待发,与上海的“同城”情缘密切等优越的承接条件,且已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接应活动。苏州所要承接的主要是来自上海世博会后续长期效应和非物质潜效应外溢。为此,苏州应继续推进世博会节事旅游活动,放大旅游“涓流效应”;引导和组织企业利用世博会与国内外大企业合作;围绕“三区三城”建设,研制“后世博”效应外溢接应规划,包括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创新经济发展,并与“三区三城”建设同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抓住低碳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和发展低碳经济;顺应低碳经济趋势,强化实现城市可持续繁荣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技术溢出既能让企业节约研发成本,又降低新产品的市场价格。假定技术溢出速度随着溢出量的增长而递减,从而构建技术溢出模型,可以研究技术溢出对企业研发动力的影响。模型的分析表明应该对集群技术交流环境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让企业具有足够的研发动力。如果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产品差异性大或者在集群产量占市场份额小的情况下,适当的技术交流环境可以使企业的研发利润最大化,并推动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根本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设计了二维产品创新度,设定了时间横截面上根本性创新度级别;根据科技的指数发展规律、摩尔定律思想,以及市场的幂律分布,测算了渐进性创新度;画出了时间横截面上的根本性—渐进性创新度曲线,并分析了曲线右移的必然性;结合创新度曲线,分析了二维产品创新度下的企业研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企业创新活动会产生外部效应或者说溢出效应,由此导致企业创新活动中搭便车的行为。目前,学界关于外部效应对企业创新活动影响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企业创新活动溢出效应的研究还比较少。在检索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中国期刊网"等相关数据库后,对企业创新活动及其溢出效应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促进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摆脱被锁定在国际产业链中低端的现状,提高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基于产品与市场的二维分析架构,利用CEPII BACI数据库1995—2010年数据,可刻画我国出口增长的特征性事实,并实证分析研发创新对我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作用。研究发现,1995—2010年,集约边际主导了我国的出口增长且其贡献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研发强度显著地促进了出口增长的集约和扩展边际,而经济危机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产生明显的负面冲击。模型的交叉项表明,即使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研发强度仍然能够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产生正面影响且作用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8.
19.
企业R&D外包问题研究:一个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R&D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外包战略,在行业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就目前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企业外包拓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将委托代理理论引入到企业R&D外包问题的研究中,探寻其中影响企业R&D外包决策的各项因素,建立起分析委托企业与外包供应商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对于引导企业R&D外包业务的发展,进而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