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的即使p,也q表达的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表达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一种认为表达的是联言判断。本文揭示了三个具体的即使p,也q语句的七个逻辑特征,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完全解释这些逻辑特征。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即使p,也q是在通常情况Ω下,即使p,也q的省略表达,它表达的是推理关系Ω,p├q,它是相对于在通常情况Ω下,如果非p,那么q、在通常情况Ω下,如果p,那么非q而表达的,其中在通常情况Ω下,如果非p,那么q是它的语用断定;在通常情况Ω下,如果p,那么非q是它所反驳的推理关系。这种观点可以完全解释三个具体的即使p,也q语句的七个逻辑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积累职能是由社会承担的。与此相应,积累基金全部包括在社会“扣除”项下。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劳动者个人收入被压得很低,除用于当年消费外,几乎没有什么剩余。如1978年劳动者个人收入1767亿元、当年消费1714亿元,所余仅53亿元,全国人平仅余5元。1953年至1978年居民储蓄率平均仅1.9%。那时,积累基金是由国家集中提供的。因此,长期形成这样一个观念,劳动者个人收入等于消费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