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科教兴国是我国在改革开放 新形势下提出的发展战略,它将 提高我们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 质,促进我国第一生产力的发展。 早在1975年邓小平同志说指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88年邓小 平同志又深刻的指出:“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他的论断继承和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论点,反映 了科学技术在当代发展的新形势 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长 期以来由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滞 后,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 发展速度缓慢、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影响了人民生活 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此, 提出科教兴国具有伟大的现实意 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民族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条件,实现经济起飞,除继续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外,最关键的措施是寻求一种最适合民族地区实际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资源供给即定的情况下,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快慢主要取决于宏观调控战略是否正确和最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中长周期状况,90年代可供选择的宏观调控战略的主要内容应当是:  相似文献   

4.
1984年12月10日至25日,河南省经济学会和郑州大学经济系联合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董辅礽,黑龙江省生产力经济学会会长、黑龙江大学经济系教授熊映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徐节文在郑州大学作学术报告。董辅礽报告的题目是:《英国社会福利和国有化问题》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个原理,对于我们认识世界,了解国情,加快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本世纪末的经济发展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1988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二次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进一步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都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出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提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的作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认为要全面的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作用来看,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构成现代社会生产力并促进其发展的主要力量。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构成是-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加快经济发展,尽早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根本目标,也是中国当代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之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重大战略问题。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邓小平同志面对世界新格局,立足于中国的实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家董辅礽同志和该所经济学家李泽中同志,应我院邀请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九日至三十日在我院政教系讲学.董辅礽同志的讲题为:《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于价值规律和经济体制改革》.李泽中同志的讲题为:《关于全民所有制经济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关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几个问题》、《关于按劳分配的几个理论问题》.此外,李泽中同志还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雇工等若干理论问题与政教系部分教师举行了座谈.董辅礽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目标”、“道路”和“阶段”等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这一命题的含义.他认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为全国人民树立了一个奋斗的目标.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除了具有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同的方面以  相似文献   

9.
<正> 在战略目标的选择上,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传统的发展战略”和“新发展战略”两类。前者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追求的目标,但“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有缺陷的指标,它不能全面确切地反映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的状况,也不能反映经济效益和产品结构的状况。后者则企图弥补前者之不足,在前者的基础上把财富分配、人民生活、生活质量等问题考虑进来。但是这些或者尚嫌不足,或者尚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刘国光同志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一书中认为,我国的新战略目标不是单一目标,而是由一系列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是综合性、多层次的目标。这一目标不仅在数量上规定了工农业总产值,同时強调了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不仅规定了产品产量的增长,同时也规定了国民收入的增长;不仅提出了经济发展任务或目标,同时把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摆在应有的地位,使经济发展和人民  相似文献   

10.
党的三代领导人一方面不断传承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基本目标,以人民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标准的价值取向,坚持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主张合理布局生产力;另一方面又与时俱进,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点不断创新,先后提出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要求、主要目标、基本内容和发展方针上不断创新、各具特色,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极为重大的突破,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早在1979年11月,他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副总裁弗兰克·吉布尼等人时就说过: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著名经济学家骆耕漠、董辅礽和李泽中等,应我院邀请,于十月十日至二十八日在我院举行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专题讲座,共作学术报告八次,举行小型座谈会六次,历时三周。听讲者除我院政教系部分师生外,还有本省高等院校、党政机关和科研单位从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以及做实际经济工作的部分同志,共三百余人。现将三位同志的讲学内容,摘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深刻地论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理 论与实践意义。作者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是分析认识知识经济时代的理论武器,是制定我国21世 纪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4.
为了落实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党中央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是确保“分三步走”的目标如期实现的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同时也是从思想观念到发展实践的深刻的革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分析了邓小平新生产力观的主要内容,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 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探讨了邓小平新生产力观对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7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7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是通过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重大理论突破来推动的。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在于: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经济发展,以生产力进步来加快经济发展,以生产关系改革推进经济发展,以制度创新激励经济发展,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牵引经济发展,以现代化为目标带动经济发展,以科技教育的进步助推经济发展,以发展战略的转型指引经济发展,以国家规划作用的发挥保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此期起,本刊将连续登载我院李同明同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博士论文《经济发展战略的国际比较》。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当代国内外经济科学的前沿课题和热点之一,它对于各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各级决策集团进行经济工作战略性的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咨询价值。李同明同志的这个选题,在我国经济学界尚属首次研究,这篇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武器,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以十分翔实的材料,对各种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见解。我们相信,此文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将会产生相当的影响、对各级政府与经济组织进行经济战略决策,也会颇具参考价值。 全文共14万字、拟分五期发完。此期发表论文的导言、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第1—4节。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多年来特别1975年以来一直潜心探索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他高瞻远瞩,注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深入研究中国实际的过程中,系统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精辟地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1988年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经验,鲜明地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以下简称《邓选》三卷,第274页)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小平同志这一科学论述,对于促进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推动科技进步良好风气的形成、对于做好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广义上看,经济发展战略包含经济体制方面的内容,因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当然包含经济的各个方面,例如,确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也应当包含经济体制方面的目标在内;当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并且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时,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应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但是,从狭义上看,经济发展战略同经济体制又有区别。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问题,或者说从生产力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问题,如确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