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微小说     
手机震,有一条信息“我决定去告白了!”他和她一直是好朋友,可她一直爱着他,“哦……那你加油。”“我在她家门外好久了,不敢敲门。”“大着胆子敲吧!我挺你!”“你说她会答应吗?”“我不知道。”她放下手机,不争气的掉泪。手机又震。却是电话,她接了……“你开下门吧,我还是不敢敲。”  相似文献   

2.
我上次到麻州剑桥大学寻访贝蒂·爱德华兹时,并不是去找她学画的,其时我正研究一本关于人的智慧的书,而爱德华兹曾创造了一套方法,使自认为“没有绘画天赋”的人尽快掌握了这一技巧。 她说:“我很愿意和你细谈。但明天这儿一个为期五天的短训班就要开课,你干嘛不参加进来呢?” “我对画画一窍不通。”我连忙声明。 “那太好了,”她笑逐颜开,“你是我最理想的学员,提高会特别显著。” 贝蒂·爱德华兹是加州大学长滩分校美术教授,《右半脑在绘画中的作用》一书的作者。该书在11年里售出150万册,被译成13国文字;她给非美术专业学生开的选修课,报名人数山总是“爆满”。 有这样令人瞩目的成功,同时遇到反对意见也就  相似文献   

3.
一位清瘦的女士走了进来。她笑着对我伸出了手说:你就是夏悲女士吧,我和她的手握在一起正纳闷着不知道怎么去称呼她,然而这位女士却是:梁陈明任。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亚裔女国会议员。她坐定后的第一句话就惊破了天地。她说:“我这个人很平民化。没有人相信我能够成为一个国会议员,但是,我是。”她的开场白完了。简单明了,但却是掷地有声的。她把我心里的问题主动地答完了。她看出了我的疑问?我,不得而知。第一次要采访的10个问题,我一起倒出来交给了她,她在回答完我9个问题的时候,头脑非常清晰地说“还有一个问题,留在下一次…  相似文献   

4.
前两天半夜接到朋友电话,她说:“我就知道你没睡。”我说:“你等等。”然后我离开电脑,去冰箱拿了瓶啤酒,准备听她讲故事。朋友讲了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准确地说,是和初恋告别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苏晨来班里找我的时候,我正在和林树抢夺最后一片可比。看他提着袋子,我提出疑问:“这是什么?”苏晨有些不自然:“裙子。”我两眼放光:“送我的?”苏晨咧开嘴笑:“地球人都知道裙子是不适合你的。顾晓染,许艳快生日了。你帮我在裙摆缝上三个字。”苏晨腼腆地低下头,“你懂的。”  相似文献   

6.
<正>民以食为天,这真的是一个大问题。作为“光盘打卡”的创始人,柳济琛凭借科技的力量提出了减少粮食浪费的全新解决方案,并且凭此成为第一位来自中国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青年领袖。缘起: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你心中有个地方我知道那里充满了爱这个地方会比明天更加灿烂拯救这世界让它变得美好如果你真心关怀生命就为你为我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迈克尔·杰克逊的《Heal The World》这首歌是柳济琛少年时期最爱的歌曲。  相似文献   

7.
提起敦煌莫高窟,你或许会想到飞天女神,丝路雨花,悠悠驼铃,漫漫黄沙……啊,那是大漠深处专供佛事和修炼的净地吧。不过,朋友,我想告诉你:她还是一个波澜激荡的国际舞台,她的兴起,她的惨遭劫掠,她的保护,一切的一切,都是超越国界的。 古代的敦煌,历来被看成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都会”。多少年来,西方国家的商人、使节、僧侣,就是沿着沙漠古道,经敦煌而出入中原腹地。敦煌莫高窟就坐落在距这个“国际都会”东南50里地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在这里,我国古代先民开凿了一千多个神秘的洞窟…  相似文献   

8.
职业快餐     
·广告设计师 一位年轻人应聘广告设计师成功后儿周,人事部主任问他:“111请这份」书;时,你说有五年_「作经验。现在调查发现,实际上你是头一回干这项工作。” 年轻人说道:‘’公司的招聘广告上写得清清楚楚,‘应聘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售货员 商场人事部经理对老板说:“吉姆这家伙简直不可救药!他整天打磕睡,我都给他换了三个_「作岗位了,可他仍然恶习不改。” “让他去卖睡衣吧。在他身上挂一块广告牌:优质睡衣,当场示范。”老板说。 ·老师 父亲:“你们班里谁最徽?” 儿子:“不知道,爸爸。” 父亲:“我想你是知道的。你…  相似文献   

9.
心事(小说)     
王师傅推开学院外事办公室的门,把白大褂往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妇女跟前一撂,甩出硬梆梆的一句话:“方主任!这位洋小组我是无法侍候啦!”“怎么回事?有话坐下来慢慢说。”方主任到底是人到中年,一点不着急,轻声慢语地说着递给王师傅一把椅子。“你说我是个爱撂挑子的主吗?”。“那还用我说,谁不知道你王师傅是多年的老模范,烹调上有一手绝招,所以老院长才亲自点名让你给外籍教师掌厨。”“我知道这是老院长对我的信  相似文献   

10.
一位女士参加一个进修班,她接班上要求,请丈夫写下使她可以成为更好的妻子的六个意见,要丈夫在第二天早晨写好,而在第二天早晨,她得到的却是一束鲜花,她丈夫说:“我想不出要你改变自己的六件事,我爱的就是现在的你。”她丈夫对同事说:“你猜,当天晚上我回家谁在门口等我?”“你猜对了。我的太太。她的眼睛里几乎充满了泪水高兴地感谢我对她的赞美。”  相似文献   

11.
倪萍属于那种走到你身边你也嗅不出名人气的人:一抹齐耳短发,一件浅色毛衣,一条旧牛仔裤,一点儿妆也不化。采访她时就像与邻家大姐晓嗑儿的感觉。我们的话题当然从《综艺大观》开始。陈晓夏(以下简称“陈”):1990年1月你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的第一个栏目就是《综艺大观》,广大观众也是通过这个栏目从认识你到认同你的,你能谈谈当初进入《综艺大现》节目组的情况吗?倪萍(以下简称“倪”):我进入《综艺大观》时是个无名小辈,电视台里没人知道我是谁,也没人愿意搭理我。《综艺大观》与《正大综艺)是节目上的竞争对手,节目上…  相似文献   

12.
莫妮克似乎是命中注定:当一名教师。但是她未曾想到,她这个热心教育事业、老而弥坚的教师会成为异国花朵的园丁、沟通比中两国文化的桥梁。6月23日,我在她任教期满即将回国前采访了她。我知道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有个莫妮克专家,她过去的丈夫贝湖先生是比中文化协会的秘书长,她的女儿在他父亲身边工作,所以便想当然地说;“您全家都在为比中两国文化充  相似文献   

13.
与人初次见面,总要天经地义地问一句:“在哪儿工作?”随便点便是“你是干什么的?”或是新潮点:“在哪儿发财?”但对方常常神秘一笑,或作深沉状,下面没准儿就是“你猜呢?”这算好的。要是来句:“什么部干”或“什么都不干”,叫人就不好再问什么了。资质愚钝的往往就不知如何应答了。 初识郑小姐,她扔给我的就是句“什么都没干”。那你每天做什么?我不解。“玩!”她一派天真烂漫。不过,她玩的可不是过家家,她从湖北“玩”到新疆,义从新疆“玩”到浙江,“玩”出了自己的服装店,“玩”出了自己的咖啡屋,“玩”得高高兴兴、快快活活,但还没“玩”够,她还想“玩”出家公司,“玩”出家厂子呢。 “什么都干”。这话大家可能听得多些,赵辉就常常这样说。他先是在一家火锅城当大师傅,老板在报上吹嘘他是“重庆名师”。在和人侃大山时,他便回忆当初在长江上当海军的逍遥,在广州当倒爷的惊险,常令听众翘大拇指,说声“佩服”。3个月不见,他又结束了当餐厅老板的历史,在不久的将来,他也许是一家镭射厅或服装店的老板,谁知道呢,反正他自己这么说。 也不是所有的人部在有意或无意地隐瞒自己的职业,初次见面,大多数人还是会主动向人介绍,自己在什么单位,是干什么的。然而即使这样。有时你也搞不清他或她到底是干什么  相似文献   

14.
微小说     
她招手拦了出租车,上车后发现开车的是他!十年前,他们是亲密的恋人,她在父母的压力下选择了分手,从此在同一个城市从未相见。“你好吗?”“我很好,你呢?”“我也好。”她看到了他手上依然戴着她送的手表;他在她下车时,听到了她背包上那个小铃铛清脆悦耳的声音,那是他送给她的……  相似文献   

15.
失忆的爱情     
很高兴飞机出事的那天,姐姐也出了车祸。我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很残忍,但是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上帝在冥冥中给姐姐的一种恩惠,因为她失忆了。我和妈妈都很伤心,但是又淡淡地为姐姐高兴,失忆了也好,什么都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16.
秒杀     
地铁上听到一个男性跟旁边的女性朋友炫耀说:“10年之后,至少我能知道我的孩子姓什么,你就杯具了,还是未知数呢!”那女同学回句:“但是我的孩子肯定是我的孩子,你的孩子就未必了。”那男的直接被秒杀了……  相似文献   

17.
“我有一颗中国心” “按照中国风俗,我要过90岁生日了.能在今天见到中国新生婴儿.我很高兴。”2007年7月10日上午.定居山东阳谷县刘庙村的美籍九句老人牧琳爱女士.身穿隔离衣,特意来到她担任名誉院长的山东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妇产科查房.以迎接新生命诞生的方式.庆祝自己的90岁生日。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刘庙村.几乎每个老人都收到过牧琳爱的祝福,每个小孩都在她的家里玩过玩具。在这个村子里,如果你打听村里有没有个外国人,人们可能想不起来怎么回答你,但是如果你提起“牧琳爱”,他们就一定会亲自把你领到她的家里,而且告诉你,在这里.这个老人就像自家的长辈一样。如果在大街上遇见了村民.牧琳爱总会操着汉语打招呼:“你吃饭了吗?”  相似文献   

18.
    
我去公园练剑,在草地上碰到一个散步的老太太,她问:“你这剑多少钱买的?”“六十。”我如实回答。“要是我,我三十多就能买一把。”她惋惜地说。路过亭子,一个做早操的老大妈问:“你这剑多少钱?”“六十。”我小声地说。“在我家那边只卖二三十块钱。”她叹息着说。  相似文献   

19.
故事得从1971年的春天说起,23岁的范学景,一名来自越南的化学系交换生,与一位朝鲜的化学分析员李允惠姑娘。在朝鲜的兴南化工业肥料厂相遇,两人尽管接触不多,但允惠的秀外慧中深深地吸引了学景,他常常遇想“我要是能够娶到她就太好了”。  相似文献   

20.
你必须得处理这种特殊情况了:已经到了最后的期限,你必须完成所有的工作.但这时你的同事却总是缠着你.每隔两分钟就说:“这是我做过的最痛苦的项目,碰到了很多麻烦.但这样的事情你做起来总是很简单.做得很好……”随着声音的减弱.她希望你能像往常一样说:“好吧.放在那儿,我会处理。”她其实知道.你自己也有成堆的工作要做.但为了更快地摆脱这些麻烦,你只能(再一次)替她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