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冯越荣 《经营管理者》2009,(23):225-225
在司法程序中,证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我国在证据方面的规定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非法证据排除方面。这就导致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最终造成司法上的不公正。因此,搞清楚什么是非法证据、如何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显得尤为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特殊的含义,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制度还很不完善,构建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当将非法言词证据与非法实物证据加以区分,还需要建立明确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3.
王婕 《决策探索》2006,(9):51-52
电子证据是现代社会出现的一种新型证据类型,这种以新的形态出现的证据形式成了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论题.目前的研究者对电子证据的本质属性和对象范围理解的程度和角度不同,出现了"电磁记录物"、"数码信息"、"计算机存储的材料"、"电子数据"等多种存在形式.尽管这几种关于电子证据的描述有认识上的差异,但是,在一定范围内仍有共识,即认识到电子证据是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资料,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特征,这正是我们司法会计工作所依据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杜子昂  龚克 《决策探索》2014,(18):91-91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吸纳了此前颁布实施的“两个证据规定”中有关非法证据的认定及排除的实体和程序性规则的内核,确立了非法言词证据的法定排除和非法物证、书证的裁量排除原则,这为侦查监督工作中正确认定并依法排除非法证据提供了较为明确的依据。但是审查逮捕中如何排除非法证据,是困扰刑事司法实务的一个难题,现实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我国相关会计法规制度未作明确规定,而是将其体现在可靠性、相关性、合法性、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等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中。市场经济越发达,人们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就越高。目前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判断依据主要有两种观点:“客观真实说”和“法律真实说”。  相似文献   

6.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初主要适用于刑事诉讼领域,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这一规则逐步扩展到民事诉讼领域。虽然我国在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解释中有所规定,但都比较笼统和模糊,不利于操作。为了使该规则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非法证据的含义;第二,我国在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立法中的不足;第三,我国在民诉中建立非法证据规则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因其在刑事诉讼中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被视为被告人宪法性权利的终极救济制度"。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非法证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违反国家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关于收集证据应遵守之原则、程序、权限的规定,侵犯当事人的权利而取得的证据。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功能是在惩治犯罪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权,对侦查机关的取证行为加以约束。本文通过论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分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施中面临的障碍,进而提出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相关制度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8.
证据制度作为刑事诉讼规则的核心,关系到刑事案件能否得以侦破。非法获取的证据并非是无关联性的证据,甚至大部分是对案件事实认定有直接影响力的证据。之所以排除是为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制止司法中的不合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吸收了“两高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主要内容,结合中国司法机关长期以来严禁刑讯逼供,排除非法证据的经验基础上,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迈出的一步,是诉讼民主的必然要求,可谓意义深远。笔者试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遵循这一原则,使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公平、正义的人民司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本属性权重的不确定性,以及基本属性与广义属性评价集的不一致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证据推理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将证据推理算法推广到更一般的决策环境中.根据决策矩阵的信息熵客观地获得属性的权系数;而对于基本属性与广义属性评价集不一致的情况,则通过对基本属性分布评价的模糊化及模糊变换,合理地实现到广义分布评价的统一形式;最后应用证据推理算法得到整个方案集的排序.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对于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防止国家权力过渡扩张给公民权利造成侵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是现代法治的标志,体现了司法的文明和进步。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规定得过于简单与笼统,不足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与限制国家权力的扩张。因此,有必要在探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前提下,完善我国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现代刑事诉讼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证据适用制度,但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明文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现有的有关非法证据的规定粗糙、零散,缺乏可操作性,致使该规则在司法实践中难以真正贯彻落实。本文将从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出发,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医疗证据概述1.医疗证据的内涵证据是用以证明案件真相的一切客观事实。证据的基本特征是关联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医院掌握的医疗证据主要指的是,能够证明医疗行为过程中由医院收集和掌握的各种客观事实,主要包括病历、知情同意书、药品、医疗器械、鉴定结论等。2.医疗证据的主要类型(1)书证。主要是以各种病历资料、知情同意书为载体的记载医疗过程的文字、符号和图形等。在医疗侵权诉讼中医院掌握的最重要的书证就是病历资料及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现象屡禁不止,如何科学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刑事诉讼领域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从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概念出发;总结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并从实体性规范、程序性规范两个方面展开了关于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火灾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的认定火灾相关情况的法律文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了火灾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但对于火灾事故认定书的民事证据类型,则有较多观点。本文认为,火灾事故认定书属于证据类型申的书证。  相似文献   

16.
论公文写作中修辞方法的运用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同志说过:“文章和文件都应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这“三性”是对一切文章的共同要求,公文也不例外。论及公文语言的“三性”要求,就不能不谈及修辞的运用。所谓修辞,语言学定义为:“是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对语言同义手段进行选择,以求达到最佳表达效果的技巧。”意思就是通过修饰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在实际写作活动中,文学作品主要是运用积极修辞方式来获得语言表达鲜明、生动、活泼的效果的。它是从主观体验的角度将事物以及事物所蕴涵的思想内容、生活真谛表达出来,使人从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法治的进程,刑事活动中对程序合法的要求越来越被立法当局重视,特别是2013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实施以后,更加注重证据搜集程序的合法性。见证人制度作为证实证据合法性的"冷门"方式之一仅散落的规定在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里,司法部门对于见证人证实证据合法性的重要性的认识明显弱于其他证实证据合法性的方式,实践中也极少甚至没有出现依靠见证人来证实证据的合法性或因见证人的非法而排除相关证据的情形,出现该情形有本身执法观念、环境的影响,也有见证人制度本身规定不明确的因素。笔者认为见证人作为司法机关以外的第三人参与到刑事活动中,有其独特的程序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证据交换是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产物,是为了能够在正式开庭审理前整理案件的争议证据和争议焦点,保障当事人双方的对抗平衡,进一步提高诉讼效率而建立的一项制度。本文从证据交换制度的不足和如何进行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不足具体体现在法律地位不明确、我国证据交换制度缺乏配套措施等方面,而进行完善则要从应制定强制性规定、应适应我国国情、应完善交换方式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李雷  刘博 《管理学报》2020,(8):1117-1129
以小米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案例研究法,探讨“生态型企业的合法性溢出战略是什么”,以及“在外部情境演变过程中,生态型企业通过实施合法性溢出战略,帮助成员企业获取合法性的机理如何”。研究表明:生态型企业合法性溢出战略包括“利用型”和“探索型”两种;此外,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可通过“各主体间技术重叠性”,以及“各主体间结构一致性”两个维度进行刻画,它们对生态型企业合法性溢出战略具有触发作用,进而决定了属性替代的类别及合法性溢出的方向,并对合法性溢出的最终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胡益红 《经营管理者》2009,(20):149-149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否在中国确立是近年来刑事诉讼法学界关注较多的问题,现在在理念上我国都基本达成一致意见,渐进式的采用非法证据排除。美国在设立和发展这个规则时候,在立法和司法实践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分析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设立目的理念分析,为我国的设置该规则提供更多的理念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