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根据文献与口述资料,对地处青海省大通县的色科寺所属寺院(以"九寺"为主)作了较详尽的考释。  相似文献   

2.
宋代的功德寺和坟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代从皇室到上庶皆尚祈福、敬鬼神 ,好取佛寺祠祖葬祖。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并出于逃避赋税的目的 ,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受封建家族控制的坟寺和功德寺。各种名目的功德寺和坟寺的情况十分复杂 ,本文试对功德寺和坟寺的类别、创置、兴起、盛行情况及其拥有的宗教和经济特权等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功德寺和坟寺的分类宋代功德寺和坟寺的名谓繁多、内涵各异 ,若依寺院所司职能区分 ,其可分为坟寺类寺院和功德类寺院二大类。1、坟寺类寺院凡皇室、贵戚、勋臣及庶民之家为守护先祖的坟墓而设置的寺院均可称为坟寺类寺院 ,按建立者的政治身份不同可依…  相似文献   

3.
独乐寺     
蓟县独乐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木结构建筑之一。它始建于唐,重建于辽统和二年(公元98年),到今年整一千周年。  相似文献   

4.
炳灵寺石窟     
《中文信息》2008,(5):117
炳灵寺石窟位于刘家峡水库上斿,永靖县西南寺沟峡黄河北岸。在南北长2公里的陡峭峻险的红砂岩悬崖上,石窟神龛鳞次栉比,栈道凌空,雄伟壮观。是甘肃三大石窟,我国五大石窟之一。炳灵寺石窟不仅以石刻雕像作品见长,  相似文献   

5.
北石窟寺     
《中文信息》2008,(5):119
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南25公里处与平凉泾川南石窟寺同时代开凿,南北光映,直线相距45公里,故而得名。北石窟寺肇造于北魏宣武帝水平二年,即公元509年,由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创建。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继增修,形成一处较大规模的石窟群。  相似文献   

6.
索布寺溶洞     
《中文信息》2007,(9):89-89
索布寺位于谢通门县孜许乡,寺庙建于陡峭绝壁的多吉强山腹部的索布山南崖上,海拔4980米。位于索布寺大殿北侧的索布寺溶洞,洞口向南,洞内阴暗潮湿,有的地方开阔平坦,有的地方仅容一人屈膝爬行出入,岩壁被磨蹭得光滑铮亮。洞全长约500米,深处又分成诸多小洞,相互贯通,形成连环洞,  相似文献   

7.
游沩山寺记     
湖南佛寺。沩山最著。蓋地幽而不僻去使府近。而无都会之嚣。宿德新参。棲心习静。代有名人。守其戒律。遗规具存。香田足给。隐然若世业绵祀。国家之相传也。湘潭壤地。民俗土音。皆亲甯乡。其先本一县析分。然近靳远沩。沩水出益阳马头山。今安化东北。当益阳西南。马头山、即沩山也。马为皆取兽形名山。因以号水。水有四源。当以最西者为沩山。而今以山泉县出者为沩。源近在寺西南六里。唐时有相地者。以沩水有青莲花香。寻源入山、得地建寺。则移沩源而并移山。山两崖不似马头。亦不似母猴。非旧图经  相似文献   

8.
唐鸿胪寺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随着中央政权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和实施,内地与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及周边各国,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归诚者、朝贡者、经商者、留学者、传教者,络绎不绝地向内地涌动。中原大地和沿海地区的大部分城镇和一些乡村,几乎都可以看到他...  相似文献   

9.
10.
法镜寺考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冬,杜甫自秦州赴同谷,有记行诗十二首。其中第六首,题名《法镜寺》。法镜寺,旧注曰:“无考”。仇注引鹤注曰:“意尚在秦州”。显系测想之词,也等于没有注。弄清法镜寺所在,对理解《法镜寺》一诗的内容会有帮助,对杜甫自泰州赴同谷的路线,也可增一确证。查阅地方文献,并经实地考察,现已搞清,法镜寺是一座规模不小的石窟寺,大约创建于北朝初期,在今甘肃省西和县城北十五公里处。兹将考证结果,综述于后:  相似文献   

11.
从辽金到清朝先后有九个蒙古部落迁徙到黑龙江定居,他们是朵儿边部、豁罗剌斯部、帖木哥斡赤斤部、兀苏部、杜尔伯特部、扎赉特(泰赉)部、郭尔罗斯部、巴尔虎部、依克明安部。其中前四个部落的蒙古人已融入其他部落或民族中,后五个部落的人依然生活在黑龙江地区,各部落的变迁史清晰明了。清朝,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扎赉特(泰赉)部和依克明安部先后建立过旗制,并修建了自己的旗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藏族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始建于藏历第十二个甲子的已丑年,即公元一七○九年(清康熙四十八年)。当时,清统一了中国,而位于西北的蒙古各部则互争权势,争战频繁。其中信奉佛教格鲁派的厄鲁特蒙古素与西藏有着密切联系。继而厄鲁特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统治了西藏之后,广泛地与周围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统治阶级相结合,扩展其势力。当时,清政府为了稳定广大藏族地区的社会秩序和牵制散居在新疆、青海一带地区的厄鲁特蒙古诸部,积极采取“兴黄教以安蒙古”,“以教固政”的政策,扶植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分封了五世达赖和固始  相似文献   

13.
响堂寺石窟     
赣”颠烧)集渤嫔组人胁 大 翻圃醋d回臼羹mD肥回回回酸瀚回回圃翻猫瞩瞩圈圈圃廖”上撼缀覆缀矗翻回圈瞩圃籁圈缀 佛 骡翻穆圃回回回凶翻回回回酸趟胚戳回回翻缀缀瞩习缀攀雹翻飘忒圃圈羹圈羹团回口囱n回回回缀 洞 巨醒蹈镊圃回回回渊n回回冈攒囹阴函蹋回_骡知濒圃圈问回回圈骡叫茵d回瞩圈瞩圈圃回磁羹酸 南 互圃圃趔n回回回翻回回圃溯酸淄回圈回。i---/)ttm-:tata:-- @ --响堂寺石窟@马忠理 @李喜红  相似文献   

14.
刘志 《船山学刊》2008,(4):F0004-F0004
  相似文献   

15.
祁晓庆 《青海社会科学》2009,(2):154-157,169
三界寺是敦煌晚唐五代时的寺院之一。有关学士郎的相关记载反映了三界寺开办有寺学,教授儒家经典,弥补了当时官学教育贵族化的不足。五代时期,三界寺道真和尚在担任观音院主、法律、僧正、僧录期间,收集各寺古坏经文,并向朝廷和施主乞经,为俗家弟子授戒,这一系列的活动都为敦煌地区佛教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富饶美丽的肇源,它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古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这里,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遗留下丰富的古代遗存,衍福寺双塔就是其中之一。滚滚的嫩江由西北流来,几经曲回,流经大庙村一带又复折向东南。潮起潮落,周而复始,在大庙村之西嫩江左岸形成一片开阔的漫滩地.信步北上,到大庙村前地势渐高,形成台地,挺拔俏丽的衍福寺双塔就座落在村的西部,靠近台地的南缘。塔西南岗下水势浩森的新兴湖在蓝天下闪着波光,沿湖东岸起伏的沙丘连绵北去,又与台地上有三千年前青铜时代的白金宝文化遗址相连。站在敖包山之巅极目远眺,…  相似文献   

17.
天空下着小雨,林木葱葱,空气清新湿润,我们很快走到了山脚下第一座寺庙九峰寺(也就是海会寺接待站),空无一人,墙面上有几道很宽的裂缝,房体倾斜还没有倒,沿着破裂的石梯上行,到海会寺的路虽然破损,走着还是很安全,海会寺大门前的石狮、围墙被震落垮塌,只有门框被一根木柱顶着还立着,部分房屋跨塌了,尽管主要的庙宇大殿框架还完整地立着,  相似文献   

18.
人们来到长江中游的古城——安庆,总要游览迎江寺,攀登振风塔。当你凭栏极目,看那浩浩的长江,迷蒙的丛山,不禁油然产生“渺观宇宙我心宽”的情怀!据《法门龙象传》载,北宋开宝三年(公元九七○年),有个叫涵万的和尚去佛教圣地峨嵋山。途经宜城,为这个风景秀  相似文献   

19.
秦始皇陵从葬区出土的大批戈、矛、剑等兵器的一定部位上,刻有秦篆“寺工”字样作标记。 关于“寺工”,史无记述。 据秦墓竹简《工律》:“县及工室听官为正衡石赢(累)、斗用(桶)、升,毋过岁壶(壹)。”秦代县有“工室”之设。《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有“少府,秦官”,设“考工室”官署,汉承秦制,或其名略异,仍掌百工及官营手工业,制作兵器亦当其职。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据《汉书新证》考工条下引再续封泥考略卷二第12页,有“左工室印”封泥,13页有“右工室丞”封泥。疑考工室在汉分为左右。  相似文献   

20.
~~贤良祠与贤良寺考辨@王彦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