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霞 《老年世界》2006,(13):33-33
杜品华,出生于1886年4月22日.家住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辉山镇。2002年时,老人117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寿的人。这一年6月18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老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一最长寿的人”称号。  相似文献   

2.
李升堂 《中外书摘》2010,(10):34-38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周边公路、铁路、桥梁毁坏殆尽。时任空军唐山场站航行调度宣主任的李升堂在第一时间建议用飞机送人去北京向中央领导报告灾情,并指挥开通了唐山通往外界的唯一生命通道。  相似文献   

3.
那年是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第二年。我的岳母(准确地说当时是“准岳母”)送给我一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使我对这位慈祥通达的老人心存敬意。时光已流逝30多年,这份敬意依然清新如故。  相似文献   

4.
里辉 《当代老年》2007,(8):33-33
1947年2月1日,是革命老人徐特立70大寿。当时,由于胡宗南进攻延安在即,中央机关大部分都已疏散,徐老也到了绥德。一天,一骑快马突然来到,请徐老回延安,中央要给他祝寿。他老人家立刻意识到此举的意义。他说:“这是政治寿!”便立即返回延安。中央领导同志均为徐老题词祝寿。毛主席的题词是:“坚强的战士”;刘少奇的题词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  相似文献   

5.
何德功 《老年世界》2006,(16):28-28
日本人平均年龄82岁,连续20多年为世界第一长寿大国。预计到2015年,每四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相似文献   

6.
高龄津贴的宁夏实践 2009年6月的一天,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94岁的解银新老人一手拿着200元钱,一手紧握着民政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做梦都想不到啊,快入土的人了,政府每个月还给我发200元津贴,这下我月月都能领工资了,以后不用总花儿女的钱了。”解银新老人刚刚拿到的200元津贴,就是宁夏实行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后给80岁以上老人发出的第一笔高龄津贴,与解银新老人一同领到津贴的,还有宁夏其他34000多位高龄老人。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公益圈,84岁的王行娟就像一颗耀眼的"白珍珠":出现在公众面前时,这位发白如雪的老人身着白色套裙、举止优雅。言语间,她思维清晰敏锐,语言准确精练。王行娟老人投身女性公益26年,被称为"我国女性公益第一人"。她一手创办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打造了"红枫妇女热线"和"方舟家庭中心"等许多著名公益品牌。  相似文献   

8.
马美茗 《老年人》2009,(12):37-37
1924年初夏,一位古稀老人在湖北汉阳鹦鹉洲投江,被江水冲下百余里,为渔民所救。可是,老人苏醒后拒绝进食,数日后还是辞别了人世。原来,这位老人是因为不满当时的腐败政治,决心以死来唤醒国人。老人叫夏思痛,是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曾被孙中山称为“革命模范”。  相似文献   

9.
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YWCA)有着悠久的社会服务传统。我3年前到YWCA实习时,所接受的第一份任务就是协助机构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当时共承接了三户老人,他们均未被列入政府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的范围。我们经过评估,最终决定通过机构的力量为这三户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14,(10):11-11
2014年2月6日,中国国企承包制改革的第一人,曾经是中国最著名的厂长马胜利走完了他76年的生命历程。回顾20世纪80年代国企改革走过的曲折道路,这位改革探路者的成败得失,留给我们诸多思考。30年前,中国的经济改革开始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当时在石家庄造纸厂担任销售科长的马胜利提出承包已经亏损的造纸厂,他由此成为“国企承包第一人”。当时的石家庄造纸厂尽管是一个有800名工人的大厂,却连年亏损。上级要求该厂一年创造利润17万元,厂领导也不敢答应下来。马胜利承包后的当年,就实现盈利140万元,石家庄造纸厂打了一个成功的翻身仗,马胜利也由此声名鹊起。之后的三四年间,马胜利在全国掀起“承包旋风”,他决定承包20个省的100家造纸企业,建立“中国马胜利造纸集团”,他一人担任全国100家分厂的法人代表。1989年,马胜利的辉煌达到顶点。1989年下半年,盲目扩张、跨省承包带来的诸多问题开始暴露。1990年,石家庄造纸厂亏损300多万元;1991年5月,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解散;1995年,时年56岁的马胜利被免职退休,轰轰烈烈的改革探路者成了石家庄某小区里的一位普通老人。在中国企业史上,马胜利被称为“企业承包第一人”,他曾在1986年和1988年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据说,全中国只有他一人两次获此荣誉。  相似文献   

11.
三个人和一所幼儿园文/颜明东图/梁军第一人:李九成,男,出身天祝望族县政协副主席,藏族老人一九八七年五月的一天,一辆草绿色的北京吉普由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新县城华藏寺开出,沿着兰新公路向西驶去。车内坐着一位藏族老人,面庞清瘦,银髯拂胸,手捻佛珠,双目...  相似文献   

12.
李慕先生于1913年,22岁时从莲花镇嫁到平安乡,与丈夫和和睦睦相亲相爱,但她的丈夫不幸因逃避战乱去世,当时家中上有4老下有3小,又正逢战争年代,32岁的李慕先硬是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挑水、砍柴、种地,什么粗活重活都干。“奶奶独自支撑了这个家,屹了很多苦,勤劳了一辈子。”据当村医的孙女介绍,老人8年前还是一人生活,  相似文献   

13.
义士孙凤鸣 1935年11月1日上午,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开场了。开幕式结束,一百多名中央委员相继步出大礼堂,一齐来到中央政治会议厅门前摄影。这些人分五排站立,第一排是汪精卫、张静江、阎锡山、张学良和张继等人,唯独没有蒋介石。记者和工作人员面对中委们站成了一个半圆形,中央安置了照相机和电影摄像机。  相似文献   

14.
我是共和国同龄人,出生在工人家庭。1963年我14岁,在后台小学上六年级。当时,全家7口人,父亲每月67元工资,既要赡养老人,又要维持生活,还要供我和几个弟弟上学,负担之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尽管当时小学的学杂费只有几元钱,但是开学时几个孩子的学杂费一起交,这对于生活拮据的我家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相似文献   

15.
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一间低矮的泥土房里,住着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他叫杨景林。不久前,老人把他50年前在中央机关做通讯员时珍藏的几十幅照片公诸于世,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和公众的兴趣。其中,陈毅、刘伯承、粟裕等人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的合影,以及乔冠华与朝鲜南日大将在板门店谈判胜利后的合影的原版照片,已由老人亲手送到了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馆长吴碧樵看到照片,惊喜万分,连声说:“太珍贵了,太珍贵了,想不到还存有这样的照片。”珍贵的历史照片,唤醒了人们对那逝去岁月的记忆。1947年5月,18岁的杨景林在家乡呼兰县城…  相似文献   

16.
2004年8月26日,广州友好医院临终关怀科,一名身患肺癌的老人辞世,身边没有妻儿,只有一名“女护工”。老人去世后,老人的妻子和女儿,在海口展开了四起财产追讨之诉,被告就是那名“女护工”。老人名叫麦桃清,62岁,广东人。1970年与黄某结婚后生有一女。1987年,妻子黄某向法院提起离婚之诉,后经法院调解,妻子黄某撤诉。而此后,夫妻却互不往来。“女护工”姓温,曾在麦经营的广州龙园酒家工作,1991年与麦同居生活,1997年6月。两人一起移居海口,实为老人的同居情人。次年,两人与他人共同出资,在海口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  相似文献   

17.
曾希圣是1962年七千人大会(有县委书记以上七千多干部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一个惹人注意的人物。1月30日,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讲话时,批评有的省委书记不让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偏要摸。知情人心里明白,这些摸不得的“老虎”中,就包括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很快,在大会“出气”阶段,便传来了曾希圣被免职(当时叫调离)的消息。  相似文献   

18.
安彪 《老人世界》2010,(2):54-55
一个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经常往返于石家庄和邢台,尤其是党和国家有重大会议精神或农忙时,就是老人最忙碌的时候。前不久,老人在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受到了表彰,受到习近平、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19.
5·12大地震给都江堰带来了重大损失,全市有33万余间房屋倒塌,94万余间房屋受损,40万余人无家可归。都江堰市直面灾情,截至2008年8月初,城乡已设集中安置点207个,入住居民17万余人。  相似文献   

20.
1956年仲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时,党中央决定派一个代表团前往祝贺。陈毅同志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决定由他出任团长,国家民委主任汪锋为第一副团长。为了确保陈毅同志的安全,中央有关部门派出一个警卫班负责警卫工作,我是警卫战士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