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解析“媒介事件”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界使用频率较高的“媒介事件”、“伪事件”、“奇观”和“新闻策划”等概念的内涵及其使用进行学理的梳理和辨析,认为这些概念之间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可以从两种理论范式的角度来理解:(一)真实事件→媒介化→媒介事件;(二)媒介化的动机→导演事件→媒介化→媒介事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媒介话语言说者身份之“碎片化”构成了此媒介事件之起因。由于此事件所涉及的话题的特点以及媒介(机构)的介入,使得此事件最终演化为一起“媒介事件”。而此媒介事件如此的起源和发展又使得“范跑跑”作为一个媒介事件拥有了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及其传播理念的发展,可以在国际传播和媒介融合背景下对“媒介事件”进行理论申发——升华为“全球媒介事件”。全球媒介事件是指通过新媒体、电视、报刊等各种技术媒介,在国际主要媒体有持续重要报道的全球性事件。伴随现代媒介的变迁,全球媒介事件表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议题充分世界化,各种技术媒介相互联合,与国家形象密切相关等等。全球媒介事件可以分为重大突发事件和提前策划两个类型,其对国家形象一般分别会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风险社会的传播生态与发展逻辑给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高度媒介化的社会不仅凸显了媒介逻辑,更结构性地增加了社会治理的系统维度;另一方面,媒介化治理也是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核的一种有益补充。媒介化治理的前提需要承认治理“问题”是一种动态性过程。而媒介化治理对过程性的强调,既体现在其深入事件内部的整个历时性过程,还体现在其注重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联,抽取出其中系统的情绪传播、风险传播主线,更凸显以情景和场景的视角对事件中问题进行治理。这恰是媒介化治理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治理为目标指引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媒介性是媒介的根本属性,是一种“通过……而……”的动态指引结构,依据现象学方法分析媒介,会看到身体是媒介性的源初也是媒介性结构的本体,从而可以说是由身体出发,延伸出各式各样的媒介,使媒介以及技术得以演化。在当前的传播学研究中,媒介性提供了一种动态的视角去反思传统观念中的媒介,并指引着我们认识媒介与身体的关系,从而在理解人的基础上去理解媒介,去发挥媒介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浅谈媒介事件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媒介事件通常被理解为人为制造的“伪事件”,或者所有经过大众媒介传播的事件。这种认识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媒介事件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媒介事件社会功能的发现和利用。因此,应重新对媒介事件加以定义,并且作出积极的评价。媒介事件是特殊的电视事件,它区别于日常的电视节目和电视新闻,具有非常规性、直播性和提前策划性等特征,它具有新闻事件、突发事件所不具备的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能够起到凝聚民心、化解矛盾、延缓冲突、整合社会的作用。从新的视角认识和评价媒介事件具有深刻的学术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遍运用,大众传播的线性控制模型正在被双向交流的互动话语模型取代,这种媒介环境系统的变化要求拓展媒介事件理论研究范畴与研究模型。传统媒介事件研究,其基本理论倾向是事件"媒介化"(mediation),强调媒介在事件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叙事主题一般较为宏大。新媒介环境系统中媒介事件研究基础路径转向"事件化"(eventization),关注媒介事件对分裂、碎片化社会的整合作用及其意义表达机制成为媒介事件研究新的重心。  相似文献   

8.
从媒介形态变化看媒介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 ,人类经历了三次大的媒介形态变革 :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以及现在尚未完全定型的数字媒介 ,口头传播—书面语言—电磁波语言—数字语言 ,是这几场革命的主要催化剂 ,正是它们带来了人类传播史上的三次媒介形态大变化。印刷媒介扩大了信息接收的时空范围 ;电子媒介以可视可感的形式传播信息 ,强化了人们对图形信息的接受能力 ;数字媒介几乎改写了传播的全部面目 ,网络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之一 ,对社会经济、文化都可能发生深远的影响。当前 ,我们正处于这种媒介并存的混合媒介时代 ,媒介文化也因此带上了“混合媒介文化”的特征 ,而且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9.
媒介进化(Media Evolution)究的是整个媒介系统中各种媒介孕育、产生、发展、融合、消亡的动态序列历程以及不同媒介间竞争、互动、共生等关联结构状态。作为北美媒介生态学的重要一支,媒介进化论遵符生态学的一般规律,即从媒介生态圈层角度观照媒介进化进程,并遵循历史的纵向延展性。自然界的“生物树”进化型式形象地呈现了“媒介基因”的传承历程,媒介进化论展现了媒介进化的历史传统与现时存在,为研究媒介进化提供了质性框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文化和作为消费文化支撑的大众传媒迅速发展。在这样的语境下出现了“美女作家群”、“80后”等一系列文学现象。本文提出“媒介文学事件”概念,从理论上找出这类文学现象运作的一般规律。首先通过特征描述的方式来定义这个概念,其次将定义要素转化成一种类型,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定义它,并进一步认为,“媒介文学事件”与消费文化的内在联系存在于“符号消费”。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传播新技术、新形态与新机构不断涌现,"多媒体"、"全媒体"、"跨媒体/跨媒介"、"媒体融合/媒介融合"、"自媒体"等新概念及新名词也不断出现。然而,由于对"媒体"和"媒介"两个核心概念的混淆不分,这些延伸概念也显得交叉重叠界限不明。由此,对"媒介"、"媒体"及其延伸概念进行辨析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信息社会,人们对信息的获得越来越依赖传播媒介,真实与非真实的区别越发模糊不清。“虚拟现实”科幻电影以当代社会中的媒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叙事基础,形象传达了人们对信息技术和人的发展关系的哲学思考。在突出探析“虚拟现实”科幻电影的双重叙事结构的基础上,深层次解读了此类电影对于当代社会的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13.
&#  &#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6):38-42
由神秘而独特的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梦幻”世界观所衍生的名字禁忌古老而复杂。触犯禁忌常常造成交流与沟通的失败。本文以西方主流媒体对澳洲原住民著名歌手——尤荼-印迪乐队的主唱Yunupingu——的离世时的报道文本为切入点,指出媒体在传播基本事实的同时,还要了解并尊重澳洲原住民特有的“梦幻”世界观认知模式,向受众明示原住民的图腾崇拜与名字禁忌的相关性,实现传媒文本的交际功能。文章以澳大利亚原住民“梦幻”世界观为认知路径来解读澳洲原住民的文化现象,能发挥认知模式所固有的知识结构及蕴含的价值体系,能超越人们通常对高陌生度文化的“原始、迷信、古怪”的表层分析,使人们能在深层思维上解析异域民族文化行为的精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众传播媒介正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改变着他们的人格塑造与道德实践,要充分发挥传媒的思想教育功能,必须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消费特点和个性心理来进行正确引导。大学生媒介接触从分类、频率、目的、信任度等方面反映出独有的群体特征,呈现出新潮化、娱乐化、崇拜化的特质,为此,要从媒介传播环境、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引导艺术等方面不断提高媒介传播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从议程设置理论看当前舆论引导的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 ,媒介引导舆论的职能日益重要。议程设置作为一种已为实践所证明的理论假说 ,对媒介搞好舆论引导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当前 ,从议程设置理论来看 ,我国舆论引导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分析这些不足 ,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将有助于媒介提高宣传效果 ,从而更加有效的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6.
文学独领风骚时代确已成为历史,以图音为载体的“影像艺术”正在逐渐称霸,但文学永远不会终结。从长远来看,高科技所引发的媒介革命一定并只能使文学不断生发出各种崭新的形态,文学本身的内涵和外延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延伸;同时即便是依托于纸质媒介的传统文学形态也会依然存在,并由于它本身独有的优势,难以想象它能够被新的文学形态完全取代。“文学将要终结”这一论断的原初以及它的不断演绎当有它特定的语境,并表达着论断者取自于独特视角的阐释和判断。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一味的争论所谓“文学会不会终结”的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时期。大众传媒时代,媒介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推动民主化,提高认知水平,为大众提供娱乐;一方面,又有使大众陷入丧失创新、浅阅读、媚俗等弊端。大众传媒时代的审美教育既要充分利用媒介的优势重塑自身,为自己争得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改善媒介环境,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都能更健康地生活,都有机会使自己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学者办刊"对学术期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媒技术和手段日益发达、媒体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的今天,编辑及其编辑工作也显得更加重要,尤其在我国期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学术期刊要在竞争中做大做强,质量是其生命线,也是办刊者要研究的永恒主题.学术期刊的质量在于其刊文的学术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队伍的素质和敬业精神,因此,努力提高编辑人员的学术水平,走"学者办刊"之路,是学术期刊得以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政治媒体化是当今媒体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揭示了新闻媒体与政治治理不可分割的关联,政治越来越受媒体的控制,媒体也演变为政坛的"斗秀场".美国学者Timothy Cook把制造新闻与政治治理的不可分割性称为"政治媒体化".在政治逻辑下,媒体的所谓客观性、独立和自由、媒介权力的实质等,都是值得怀疑的;在媒体逻辑中,大众传媒似乎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第四种权力".渠道畅通的政治表达是社会民主的重要标志,"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政治秩序已经形成.大众传媒可以创造出健康的舆论空间,为更合理的政治决策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领袖、组织、媒体、参观、会议等几个方面的合力作用,使“农业学大寨”运动成为当时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产生重大影响,也是历时最长的一次全国性的群众运动。分析其政治传播过程,对当今党的政治传播机制创新具有现实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