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叫“人才”?这个问题好象不难回答。但是,人才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来说,它的含义尚待深入研究,才能逐步明确起来。“人才”的内涵究竟有多大?都包括哪些人?目前国内外的理解和认识很不统一。日本涩谷宪一著《英才释义》一文,对儿童的才能做了解释和分类,很有研究价值,可惜他只讲到儿童少年;似乎只要少年儿童时表现了聪明,就称人才了。其实,表现了聪明才智的儿童,仅仅具有了成为人才的可能性,还不能说就已经成为人才了。也有人认为,只有科学家才能称为人才;或者只有大专院校毕业生,才能称为具有专业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5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掀起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及中美关系史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时中国为什么要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呢?是否有其它途径解决朝鲜问题呢?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形而上学究竟是可能的吗?”康德的整部《纯粹理性批判》都在解答这个问题。《批判》的根本任务是判定形而上学是否可能并规定其源流、范围和界线。《批判》之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就在于通过对形而上学的本质、价值和功能的深刻考察,开拓了未来形而上学发展的方向。本文试图再现康德关于形而上学的反思,以期从中引出一些有现实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性别的奥秘     
究竟有多少人独自痛苦地在自己的性别问题上挣扎着?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把自己的这种挣扎公布于众,他们认为自己带着错误的身体降生到这个世界。他们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这个问题:生为男性还是女性,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性别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1 划分认识阶段或环节的最主要的依据在于主体的活动方式和主体对客体的把握程度这两个方面。国内一般哲学教材中都认为: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所达到的是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表面的认识;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所达到的是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所达到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来看,这个过程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因为人的认识总是表现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运用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的概念)但是,由于把感性阶段仅仅和相应的感性认识形式相联系,把理性阶段仅仅和相应的理性形式相联系,这里面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个问题:仅靠感觉、知觉、表象这些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否就能达到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这个规律也叫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运动的规律。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现的这一引起整个社会科学发生了根本性革命的客观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仍然有效?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之后,是否还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以及在这对矛盾基础上产生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这些矛盾性质有什么变化?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对这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极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伟大领  相似文献   

7.
现代人通常认为,德治就是人治,两者都与法治相对立;然而在古希腊人那里,法治并不与德治对立,两者都与人治对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而澄清这个问题。法治与人治的竞 争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被明确地提出来了,他认为法治比人治要好。由于古代法律的内容就是要培养勇敢、节制、慷慨与正义等美德,从而法治就是德治,两者具有形质不可分的关系。法治是让理性去统治,故而法治与人治的对立就意味着理性与欲求的对立。虽然其强调了立法者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治,立法者也是美德与理性的化身。到了现代社会,法律不再关乎美德与理性,从而美德与人治相连,并且与法治对立。  相似文献   

8.
人对自然的伦理关系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对自然是否有伦理关系?这一提问内蕴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对自然是否可能有伦理关系?二是人对自然具有怎样的伦理关系?三是人对自然是否应该有伦理关系?人对自然的确具有伦理思维与伦理实践的能力,但其伦理关系的内容应是最有利于人类利益的生态平衡规律.它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9.
陈娉舒 《可乐》2008,(4):8-8
"下辈子还做兄弟",这七个字,倘若有一个人、一些人对你说过,这生是否就算得上没白活呢?在我看来,"兄弟"这个词,无论浴血过战火还是仅仅漫步过校园,无论纯粹阳刚男人间的对话还是温婉含蓄的男女情谊,就是要时刻准备着为彼此所需,在彼  相似文献   

10.
半个世纪以前,毛泽东同志郑重指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现在是否还存在这个问题呢?自然,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作为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这个问题是彻底地解决了。但是,对每一个文艺工作者来说,特别是文学青年,是否都明确了文艺方向,在认识和实践上都解决了这个问题?恐怕未必。前几年,有些文章直接地反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个论点,有些人公开地主张“玩文学”。说明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是所有的人都解决了,在有些人身上表现得还很严重。今天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的教导,对明辨是非,加强社会责任感,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种国际职业证书带着耀眼的光环来到了尚显懵懂的国人面前,拿到国际证书是否意味着你就成为国际化人才了呢?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拙文的标题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几个汉字顺序的颠倒,而是意在引出对报告文学的想象问题的重新争议.因为新闻写作是充满新鲜感的,而新闻理论在这个问题的论述上,却给人一种陈旧感,并且大有趋赴狭仄之势.不少论著往往以真实性为法宝杜人之口,武断地结论为:报告文学不准想象.  相似文献   

13.
为英语"文学道路"正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学道路"成了贬义词.在这一现象背后,潜伏着这样一种普遍的假设:英语教育旨在摄取信息,掌握技巧,获得实际知识和技能,而文学则仅仅是一件饰物--只能用来点缀以市场经济这个硬核为主导的课程表而已.为了抵制这种趋势的蔓延,有必要首先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我国英语系的基本任务是什么?英语文学教学是否与当今市场经济存在关联性?它们又是怎样相互关联的?我们怎样才能使当代中国人确信学习乔叟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倾听那些既非本国人,又非现代人的声音--是有益处的呢?在重新认识这些问题的同时,有必要改进当前仍在流行的一些教学方法,以确保文学在英语教学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源远流长、繁富非常的文学长河中,是否存在一种恒久的文学精神?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有,这种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其内在构造如何,它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又是一种什么关系?进入现代以后这种精神有没有发生变化,它是否意味着中国未来的文学发展方向?这些问题都必须回答。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学报学术研讨会上,有人只强调学报编辑的文字基本功,好象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可以互相割裂;在一些高校里,更有一些人认为学报编辑不需要什么专业素质,无非是收收稿子,请专家审一审,然后把稿子送进厂内排版印刷。因而任何一个教不了书的教师都能把学报办好。事情是否真是这样?我想通过一篇论文稿的处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编辑针对这个问题所进行的分析与思考,来说明高校学报编辑仅仅具有文字基本功是不够的;编辑的审稿工作,有时就是一种科研活动;高校学报的编辑,应该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应占什么地位?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手稿》中的“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是否就等同于“人的本质异化”?它的思想是否还没有超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从而应该归之于主观唯心主义?它的社会观是否就是空想的社会主义?从而《手稿》是否给了现代的人道主义、存在主义等思潮以理论根据?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性质的问题.搞清这些问题,无论是对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性质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以及认清美学和文艺理论的指导思想,都是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本文拟就《手稿》中异化概念的内涵问题谈些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实标上已作了这方面工作,但并未形成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而这个问题又关系到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重大问题.一、研究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不能仅仅从教学或思想教育的角度看,应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角度看问题,它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概念反映什么?这似乎已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一般哲学均衡生产书与逻辑教科书早已有规定:“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它反映着事物的本质属性。”有的则有所改动,说:“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有属性。”但往往又规定:“事物的特有属性也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规定早巳为一般人所接受。 但是,如果我们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规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本质属性”这种提法是否有科学根据?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二、“特有属性”是否等同于“本质属性”?概念是否只局限于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  相似文献   

19.
艺术中的道德因素的作用问题,对于苏联美学来说,一直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美学史上曾经提出过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些“道德家”认为,艺术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因为在艺术中思想是主要的,而美只是它的表现方式。也有一些人,把艺术活动的本质归结为人的单纯创作才能和人的劳动,而艺术实际上被认为是一种创作形式。可是,在研究者的  相似文献   

20.
走出家门的女性是否就意味着走向了独立?出走后又能走多远?子君的经历告知我们,如果没有思想本质的改变,女性的出走只能仅仅沦为一种形式.然而,要真正做到精神的独立,即使对当今女性而言,都似乎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