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克肖特首先是哲学家,然后才是政治哲学家,这就意味着不理解他的哲学思想,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他的政治哲学.欧克肖特的哲学可以说是一种释义学哲学,它主张经验就是理解和解释,我们面对的是"意义的世界",而不是赤裸裸的"事实的世界".世界只有通过各种不同的经验模式才能为我们所理解.哲学既不包括也不取代经验的种种模式,而是批判地检验它们的预设和前提.  相似文献   

2.
正汤一介先生说,"我不是哲学家"。对于一位毕生从事哲学研究的学者来说,说自己不是哲学家,这与其说是一个品德谦虚的问题,毋宁说是在叙说一个事实,而这又不单是汤一介先生个人的事实,更是建国五十年以来中国哲学界的一个普遍事实。正如汤先生所说,"20世纪后半叶(中国)没有产生‘哲学家’的条件"b。诚然,这里的"条件"是多样的,但最为基本的是思想需要突破禁锢的框架。虽然没有成为哲学家,但汤一介先生一直在哲学地思考。哲学的任务是思考,思之于哲学,犹水之于鱼。笛卡尔说,  相似文献   

3.
为了避免许多关于"什么是哲学直觉"的无谓争论,我们应当把哲学直觉限定在实验哲学的范围内。在此范围之内,哲学直觉就是大众对包含哲学问题的调查问卷的直觉反应。关于哲学直觉能否扮演证据角色,威廉姆森和亚历山大有过争论。前者认为证据最好是事实而不是直觉,后者认为没有直觉很多事实便建立不起来。对这场争论的进一步审视,将我们引向了哲学直觉在实验哲学中扮演的三种角色。应该说,大规模地诉诸大众的哲学直觉正是实验哲学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言语理解是言语生成的相反过程。如果说言语生成是对言语信息的编码过程,言语理解就是对言语信息的解码过程。言语理解过程从感知扩展的外部言语开始,然后理解言语表述的一般意义,再后理解言语表述的内部意思。理解言语首先要懂得语言,掌握语言的词汇和语法。但是并不是每次理解具体言语都要从分析语法和词汇开始。美国语言学家菲尔墨、麦考莱、雷可夫等认为,理解话语从寻找总的意思开始,然后转入词汇音位层次,确定词义,并转入句法层次,理解句义。他们认为,理解言语必须有不同的过程,有的同感知词义有关,有的同句法解码有关。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关于语言哲学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界定。所以,在某些哲学家是否是语言哲学家的问题上,人们常有分歧。但在“弗雷格和罗素都是语言哲学家,并且是极具影响的语言哲学家”这点上是没有分歧的,在“摹状词理论是语言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点上也是没有争议的。这种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现代逻辑在语言哲学中的作用的认可。因为弗雷格和罗素对摹状词的分析完全是建立在现代逻辑的基础上的,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这一事实充分证明,现代逻辑在语言哲学研究中确实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没有现代逻辑就没有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6.
四十年代关于逻辑真与事实真是否有严格的区分问题,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卡尔纳普和奎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 曾有过一场争论.这场争论涉及到模态逻辑与哲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双方都得到重要的结果.今天重新考察这一历史,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模态逻辑与哲学的关系,以及有助于有关的逻辑与哲学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语言、事实与心灵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语言哲学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困扰着语言哲学家们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罗素提出了原子论,维特根斯坦提出了图象论,奎因提出了观察句理论.他们都是在理性主义二元论的层面上,力图在事实和语言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但在现象学构成论或者超二元论观念看来,语言、事实与心灵是相通的--它们之间本来就有一条先验的通道.因此,关于这一问题,维特根斯坦与部分现象学者看到的是它们的内在关联,奎因看到的是它们的外在关联.而麦克道威尔因为看到的只是内在的关联,于是就打算取消这些哲学问题;但是他忽略了还有外在关联这一重要的事实.本文试图从问题的内、外关联两个方面阐述原初句理论,并证明它就是语言、事实与心灵的联结点.  相似文献   

8.
人们用了各种不同的定义来描写哲学家的能力,特别致力于把哲学家对哲学所施加的实际影响的目光敞开。说哲学家之所以有能力,乃因为他们为了哲学的目的“能够”克服施于属专家之上的、有限者的限制,这是一个总的说来超越知识类型的区分而有待深化的问题。如果哲学家在这个意义上自然可算“能的”,我们就需要讨论非哲学家的事务与哲学家的事务在何种层面上不是一回事,或者在何种层面上两者的平等关系。如果我们用了岗位描述的方法来讲述“哲学家是谁”这个问题,也就澄明了哲学家与非哲学家能力的人为角色区分,这里的用法也意味着我们对“根据能力”这个问题所做的最为批判的回答。我们该去理解为了超越我们种类的本质,让哲学家去真正发现一种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和意义问题已经受到当代西方愈来愈多的哲学家的普遍关注。对语言现象的哲学研究已不再仅仅为分析哲学家们所独有,它成为当代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之一。起于欧洲德奥诸国而广泛流传于英语世界的分析哲学,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曲折道路之后,今天却出人意料地返回到它的理论出发点。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并分析了英美语言哲学发展中出现的这种奇异的循环现象,即从反形而上学的逻辑起点走向了一种新的形而上学。毫无疑问,新的形而上学的出现显然违反了哲学家们从事语言分析话动的初衷,但这种循环却是英美语言哲学发展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由此我们不禁要问:语言哲学的发展是否就此走向了绝路?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欧洲大陆哲学家们对语言的哲学研究为英美语言哲学摆脱困境开辟了新的道路。只要不是囿于英美哲学与大陆哲学之间的传统偏见,语言哲学将会在结合两者优势的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两种语言哲学的比较、对语言哲学的发展做一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哲学问题是一些永恒无解但人类精神却不得不永远追问的难题 ,由于这些难题并没有统一的终极答案 ,只有不同的解答方式 ,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不同理论通常就是这些不同解答方式的典型代表 ,因此哲学不同于科学 ,它不是线性的知识积累的过程 ,而是围绕哲学问题而展开的无穷探索 ,哲学家们的思想作为一条条探索之路 ,相互之间不仅仅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更具有相互独立的存在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对哲学的本性乃至哲学问题的性质的分析 ,将哲学家们的思想活动看作围绕哲学问题而展开的争论 ,我们称之为思想与思想之间的“对话” ,从而对于“哲学是哲学史”给出一种不同于黑格尔的解释 ,意在引入一种非黑格尔式的哲学史观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受到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批评和拒斥,语言哲学由盛转衰。再加上分析哲学内部的心灵哲学、政治哲学等分支学科渐趋强势,语言哲学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语言哲学家们牢牢守住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努力寻求新的出路。维特根斯坦是影响最大的语言哲学家,对于他的前后期思想历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围绕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解读问题而形成的语言实在论和语言唯心论之间的对立与争论,正继续推动着语言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言语感知过程中各层次语言单位都会对心理词汇的提取发生作用,但它们并不是单个层面独自反应,而是多个层面的综合反应.文章就心理词汇提取模型的基础加以分析,运用有关神经传导信息的方式和大脑组织结构的研究结果,探讨和发掘有利于言语感知过程中心理词汇提取的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13.
环境哲学需要"深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十余年来的迅速扩张,世界环境哲学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可是大多数著作给人的印象是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现在,该是环境哲学家们坐下来冷静总结和再定向的时候了。笔者关注到,围绕环境哲学的许多枝节问题都向着传统哲学认识论、语言和逻辑难以捉摸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话语涌动,可惜的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说法差不多还是思维的黑洞。笔者以为,有什么时代真问题就需要什么哲学、什么方法论、什么语言游戏规则。解决现阶段环境哲学中出现的争论,需要跳出争论的元语言怪圈,上升到新的哲学层次,简而言之需要新哲学。环境危机有其哲学思维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兰戴尔评述关于出席威尼斯第12次国际哲学代表大会的苏联哲学家的论文和报告时,断言“与晚近最流行的哲学相比……苏联哲学和不少的美国哲学有很多主要学说是共同的。”他在结束时说:“至少它们都是旧式的‘进步’哲学。而且,除了西德尼(?)胡克之外,谁能说它们不是同样‘合理’呢?”。我请美国哲学家根据兰戴尔在评论中引用的材料以及我将在下面提出的材料,自己去确定一下究  相似文献   

15.
语言里充满着辩证法。如果一位哲学家有兴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他将赞叹:语言——人类这个神奇的工具,竟是哲学研究的一个绝妙的渊薮!语言学不是哲学。然而,在语言研究中,我们不会不注意语言里潜伏着的物质与精神、内容与形式、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无限与有限,特别是那些依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的种种辩证法因素,对于人类的思维和言语交际,该有多么重要。人是万物的灵长,因为人有从劳动中创造的手、脑和语言。手是感受器官,也是劳动器官。劳动工具,无论简单和复杂,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人的大脑支配下的手的延长或扩展。大脑是思维的器官,语言是思维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量子哲学共同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量子力学的哲学随同量子力学的创建,一开始就成为各派科学家、哲学家争论的热门话题。令人惊奇 的是,过了3/4世纪,这种争论仍然经久不衰。这个事实足以表明,量子力学确实是最富有认识论意味的学科之一。难 怪有人说,关于20世纪科学革命只需记得三件事:相对论、量子革命、混沌。  相似文献   

17.
俄弗兰在他的两篇文章中,着重说明当代的分析学派“既不描述世界,也不歪曲世界,而是无视它”。他们研究的对象不是事实而是语言。据说,象爱耶尔和莱依尔那样的人,他们所谈的并不是什么哲学理论的问题,而只是哲学理论的分析的问题。他们只是对哲学所使用的语言进行分析,他们只是哲学分析家,而非哲学家。作者强调,分析学派对于一切哲学派别都采取“中立的态度”,因此不能把爱耶尔看作一个现象论者或经验论者,把莱依尔看作一个行为主义者。但是,照作者看来,分析学派中的一些人在进行哲学理论的分析时还是不免运用传统哲学的事实语言,另一些人甚至用一种纯粹分析的成语或逻辑语言来谈论事实性传统哲学的问题。这样就造成一种混乱,使人们容易把哲学分析和哲学本身看作一回事,把哲学分析家也看成是哲学家。最后,作者指出既然哲学分析和哲学还是有区别的,既然单纯语言学的证明不能解决哲学本身的问题,因此还是必须回到哲学问题本身上去,“在有用的情况下运用一下语言分析,但不要滥用它。”作者的这些论点我们认为还是有问题的。首先,不能把爱耶尔那样的人看作是“哲学上的无党派者”或“中立者”。就同所有的逻辑实证论者一样,爱耶尔也是把哲学的根本问题——把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物质世界和其规律是否客观存在等问题看作是“形而上学的”、“虚假的”或“无意义的”问题。他认为人们决不能认识感性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显然的,这不单是不可知论而且是主观唯心主义。爱耶尔还认为宗教信仰发生于感情,不能用科学或逻辑的方法来分析宗教信仰,证明它是真或伪;因此他肯定宗教与科学之间并无矛盾,宗教不能说服科学,科学也不能驳倒宗教。这种主张实质上就是一种信仰主义,其目的是在为宗教留出一个地盘。同爱耶尔一样,莱依尔也提出过所谓“势力范围”的说法,认为信仰与理性各有各的范围,互不相侵,互不相犯。分析学派实际是在“超哲学”或“元哲学”的伪装下来贩卖唯心主义和信仰主义的陈货。是的,我们必须回到哲学本身的问题上。但决不能希望分析学派会解决哲学本身的问题,其原因倒不在于分析学派所谈的不是哲学,而在于分析学派所谈的是错谬的哲学。这一点作者是看不到的,也决不可能看到。  相似文献   

18.
古今中外有许多哲学家都谈到“不可说的东西”,特别是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开列了一系列“不可说的东西”的清单 :逻辑形式、主体、世界总体、人生伦理、客观存在 ,等等。其实 ,从哲学基本问题和语言层次的观点来分析 ,这些“不可说的东西”并不神秘 ,我们的语言有相对地表达这些东西的方式 ,同时又有其局限性。理解语言的逻辑机制是解决许多哲学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依照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以言行事哲学的分析理路,本文初步探讨了人的言语行为与制度生成的内在关系。第1节简要介绍了从语言哲学和语言学的分析视角研究人类社会制度现象的一般意义。第2节则讨论了以言创生制度的基本哲学思路。第3节对以言创生制度的施事话语的形式条件进行了一些讨论。最后,第4节则探讨了以言创生制度事实和制度规则的道德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20.
探讨哲学问题之际,哲学家发现了一个显著而又无法掩盖的事实:原来自称为"哲学"的学问,居然从来也没有说清楚"什么是哲学".为了从自身的尴尬境况中摆脱出来,哲学只得乞灵于科学.到头来,向技术化方向分化的结果,使得哲学变成狭窄的"管道"或"通孔"中的语言交谈或对话.哲学不仅未能脱离自身由来已久的尴尬处境,反而越陷越深了.人们无法不面对这一问题:哲学越是想说清楚"什么是哲学",就越是不能说清楚.这是哲学定义的二律背反,也是哲学的可定义与不可定义的问题.为了从这个二律背反的陷阱之中逃脱出来,需要从语言、思维、对象或问题、秩序等层面对哲学来一次"元"审视,并为哲学给出一个元哲学的构成性的界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