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掌声在远方     
王国军 《山西老年》2010,(12):44-45
那一年,我18岁,高考失利。我想复读但又害怕考不上,心理压力很大。站在灰色的七月里,父亲扛来一只旅行箱,说,走,跟我出发吧。就这样,在麻麻细雨中,我和父亲踏上了南下的火车,目的地是长沙。我的两个叔叔都已经在那边安家。等安顿好了,父亲却并不急着让我去找工作,他先是带我去火车站兜了几圈,然后才说:"我们去  相似文献   

2.
正父亲是一名党员,在武钢金山店铁矿工作,负责看管铁矿的炸药库。那时父亲放假回来,总会心情很好地跟母亲说工作上的事。那些年,经常有人以各种理由请父亲帮忙搞炸药,都被父亲拒绝了。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表叔送来了一条红梅香烟,低声对我爸说:"贵林弟,帮我搞点炸药吧,我要在港里炸鱼。"父亲一口回绝了:"那怎么行,  相似文献   

3.
父亲一生为人忠厚、谦和、坦诚,结交朋友甚多,朋友多故事就多. 那一年,有一位朋友从东北来京办事,由于我家离火车站较近,因此一下火车,就先奔我家,一来顺便探望父亲,二来为了行路办事方便,把行李暂寄我家.那时我们兄弟姊妹六人,父母工资较低,生活十分艰难.父亲是要脸面的人,他总是想方设法热情地接待朋友,略备便餐再加薄酒一杯算是为朋友接风.父亲的朋友也时常带些东北土特产来,正好是我和弟弟妹妹打牙祭的好机会.父亲的朋友来访是我们儿时的一件乐事.那天父亲的朋友办完事已是下午五点多钟,父亲留他吃完饭,他说还要赶火车去南京,父亲说:"既然如此,我也不强留,你把包裹检查一下."只见父亲的朋友乐呵呵地说:"哎呀!大哥,我还信不着你么?"父亲坚持说:"亲是亲财是财,人财两清,免生误会."他不情愿地打开了包裹检查了一下,忽然咂了一下舌,父亲忙问:"少东西了吗?"朋友说:"没少什么……"说完匆匆把包裹重新整理好.父亲送走客人后把我和弟弟妹妹叫到屋内问我们动没动过客人的包裹,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没动过."父亲神情严肃地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咱人穷志可不穷,千万不可做出对不起朋友的事!"  相似文献   

4.
邹志平 《老友》2013,(10):43-43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父亲在老家独自一人生活,可以说是真正的"空巢"老人了。母亲去世已10多年了,父亲一直没有再找老伴。我和姐姐早已各自成家,工作也比较忙,无暇照顾父亲。有时我们叫父亲过来和我们一起生活,父亲总是说住不惯,还是坚持回到老家。老家的房屋内,有母亲留下的身影,在父亲看来,这个老屋比其他什么地方都更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老友》2007,(8)
几十年来,我一直不敢相信父母竟会相伴到老。父亲有着高涨的工作热情,整天奔波忙碌。从记事起,我们几个孩子就经常接连几天看不到父亲的踪影。每当向母亲问及父亲,她便会若无其事地回答说:"你爸爸单位又加班了。"  相似文献   

6.
白岩松 《社区》2014,(35):23-23
有很多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社会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  相似文献   

7.
父亲是个老实的农民,另外,他还是个标准的文盲。上过大学之后,生活习惯和观念上我和父亲如同进入了两个世界,我们无法交流。偶尔回家一次,我知道工作上的事情说了他也不懂,干脆就不说,以沉默代替。沉默了好久,父亲总偷偷地抬头慌乱地从他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心愿     
正父亲徐宝权生于1925年,卒于1998年,享年73岁。从小就听奶奶说,父亲上学时成绩很好,并考上了大学,但那时正是战争年代,兵慌马乱的,爷爷奶奶不放心他一个人出去,父亲是个孝子,就放弃了去省城读大学的机会。1949年解放后,父亲参加了工作,在一家单位做会计,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退休。1980年夏天,十七岁的我高中毕业。当时全国已恢复了中断十几年的高考,父亲希望我能考上大学,以圆他未能完成的"大学梦"。但由于我成长的年月正是"四人帮"横行之  相似文献   

9.
人生如卖菜     
华凯 《社区》2004,(9):60-60
大学毕业后,我曾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后来那家公司倒闭,我失业了,只好重新去找工作,但一找半年没结果。父亲问我:“这半年里,难道就没有一家单位愿意录用你?”我说有倒是有,而且还不少,可是工资都低,月薪最多的也只有六七百元。父亲说这已经不少了,难道你还不满足?我说那怎么行,我原来一个月挣2000来块,总不能走下坡路吧?父亲劝我先干起来再说。我说不行,我一定要找个工资高的单位,至少不能低于原来那家公司。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我还没听说过人往低处走的。父亲不再劝我,想了想说:“明天跟我去卖一天菜吧。”我们卖的是茄子。…  相似文献   

10.
《新天地》2007,(7)
2007年清明,我们又赶回老家,为母亲扫墓。父亲提出,他要跟我们一起参加祭祀活动,他想跟母亲说说话。父亲一边流泪一边"啊啊"地"说"。母亲已经不在了,父亲的话,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全部听懂,但这一次,父亲"说"的,我们全都听懂了,而且听得泪光闪闪——  相似文献   

11.
《可乐》2007,(10)
想当小提琴家我迷上了小提琴,向父母提出想学小提琴。父亲断然否决。我很生气,没吃晚饭就上了床。母亲一向对我宠爱有加,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买了一把小提琴给我,送我去学琴。父亲狠狠地瞪着我说:"你迟早会得到教训。"我倔强地看着父亲,一言不发,心里说:我一定要学有所成,向父亲证明他是错的。整整七年,我风雨无阻地去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为什么不能欣赏我们的学生《赏识你的学生》,孟繁华主编,海南出版社出版有一个高中女生,每天5点半起床,6点多上学,吃完晚饭就做作业直到深夜。可是有一天,女孩子突然对她的父亲说:"我的数学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父亲听了怒火中烧,但又默然无语。直到有一天女儿对父亲说:"爸,我厌学了……"于是震惊的父亲给女儿换了一个教育环境。女儿第一次接触法语,她  相似文献   

13.
永远的父亲     
艾晓明 《社区》2005,(24):54-54
离家的时间定在4点,两点却来了朋友,待把朋友送走,已经到了出发时间。惊觉还没有和父亲道别,回到家里提行李,父亲却先下了楼。于是我和儿子拿起背包行囊便走。小阿姨说,爷爷两点钟就起来了,一直坐在那里。15年了,父亲就这样一次次送走我们。父亲身边已经没有了和他牵手的母亲,父亲已经步履不稳、白天也合眼睡眠;醒来时上个厕所,又蜷缩不动了。我好怕父亲想到我心里想到的,而我心里想到的父亲一定想得到。我们离家越来越远,我从未流泪离家,但是这次……父亲曾经是教师、身体很强健。20多年前,我从农村回城上大学,父亲送我到长途汽车站。父亲…  相似文献   

14.
父爱不痴呆     
蕊红 《老友》2012,(1):41-41
母亲去世几年后,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我在离家100多里的市里上班,无暇照顾患病的父亲,于是便在市里联系了一家养老院,将父亲送了进去。父亲住进养老院两个月后的一天,院方打电话给我,说我父亲在闹情绪,不吃不喝,一个劲地骂护工,让我赶去处理。  相似文献   

15.
父亲到我家     
妻子要到省城出差半个月,我工作也忙,如此,儿子上学接送问题就变得十分棘手了。我们两口子商量了一宿,最后还是决定打电话回老家,请父亲过来帮一下忙。父亲在电话里说,等我把麦地里的除草剂打上就赶过去。我心里有些不快,父亲从村上的小  相似文献   

16.
日前,我们在帮助父亲整理多年来积攒的书信、报刊、杂志时,意外地发现父亲将1984年11月份创刊号至2004年2月份的《山西老年》杂志,保存得十分完好。父亲将一摞摞新旧不一的《山西老年》让我们看,并自豪地说:“我干了一辈子工作,好多书籍、杂志都弄丢了,唯有《山西老年》保存得最全。”父亲叫肖鸿泰,今年80岁了,他1946年入党,1947年参加革命,担任过乡政府、区政府、公社、县文教部、宣传部、农工部的主要领导,他一生不抽烟、不喝酒、不玩牌、不打麻将,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读报。父亲的父亲是从河南一条扁担两只筐逃荒来到山西的。在兵荒马乱…  相似文献   

17.
我8岁那年的中秋节,父亲扎着一条崭新的棕色牛皮皮带回来,与家人共度佳节。当时,父亲的皮带就像是一件稀有的宝物,使我非常着迷和好奇,我便鼓足勇气走到父亲面前恳切地说“:爸爸,您的皮带能让我扎一下吗?”“你喜欢就送给你好啦。”父亲不假思索地说,并索性将皮带解了下来递到我的手里。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感到了父爱的无私与厚重,我感到了父爱的温暖与真诚。我两眼泪花半天说不出话来。因为我的亲生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现在的父亲实际上是我的继父。继父来到我们家时间还不太长,可这条皮带却把我们的父子关系拉到了零距离。…  相似文献   

18.
《新天地》2007,(10)
祖母长寿,所以我的老父亲到了七十多岁还在当孝子。父亲特别孝顺,祖母说的话对他就是圣旨,可以说到了愚孝的地步。那年红军打长沙,血气方刚的父亲要去当红军,谁也劝不住,可祖母只说了一句:"你父亲多病,我一双小脚做不得事,你是长子,弟妹还小,你走了我们怎么办?"父亲便没当成红军。白发苍苍的父亲天天无微不至地侍奉着祖母:晨昏定省,一天不缺;每天只要有空,就一定会坐  相似文献   

19.
父亲     
正一9岁那年春天,父亲带我去北海公园玩。回家的路上,暮色四起,带着解冻的寒意。沿湖边徐行,离公园后门两三百米处,父亲放慢脚步,环顾游人,突然对我说;"这里所有的人,一百年后都不在了,包括我们。"我愣住,抬头看父亲,他镜片闪光,隐隐露出一丝嘲笑。我虽自幼起常思考死亡,还是无比震惊,很久都没缓过劲儿来。对父亲最早的记忆来自  相似文献   

20.
飞翔的信念     
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山坡上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的头顶上飞过,很快消失在远处。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说。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要飞得比大雁还高,去天堂,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