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消费异化的文化批判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苏岩 《北方论丛》2007,(5):133-136
受消费主义思潮以及某些陋俗文化观念的影响,消费异化现象正在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异化造就了特殊的消费文化以及消费文化心态。消费异化为畸形、非理性消费行为提供了支持,不合理的消费文化又助长了消费异化的泛滥。解读消费异化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倡导推进健康向上的消费理念有积极意义。同时,开展对属于陋俗的消费文化、理念、行为的批判,有助于人们对消费意义的认知。全方位认知消费异化的危害,建立符合国情、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是抵制消费异化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弗洛姆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消费异化的社会。人们与所消费的物品间失去了真实、本质的联系,走向抽象化、空洞化;消费由手段变为目的本身,成为被迫的、非理性的目标;人们在异化消费中失去主动性、创造性和快乐。这种病态的消费心态建立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基础上,他倡导建立健康、人道的消费行为。弗洛姆对消费社会的批判具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然而其对异化、人性等概念理解并非完全科学的,对消费异化的批判也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和主观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3.
弗洛姆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消费异化的社会.人们与所消费的物品间失去了真实、本质的联系,关系走向抽象化、空洞化;消费由手段变为目的本身,成为被迫的、非理性的目标;人们在异化消费中失去主动性、创造性和快乐.这种病态的消费心态建立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基础上,他倡导建立健康、人道的消费行为.弗洛姆对消费社会的批判具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然而其对异化、人性等概念理解并非完全科学的,对消费异化的批判也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和主观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理论的论述包含劳动异化、需求异化、消费异化三个方面含义。消费主义文化风靡全球的今天,这种消费异化再次凸显并主要表现为过于追求商品符号价值的虚假消费、深陷广告效应的盲目性消费、凸显个性差异的夸示性消费和追求潮流认可的时尚消费。为此,人们应当培育理性消费意识、树立适度消费理念、遵照责任消费要求、践行可持续消费行为的生态消费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出“过度生产”和“异化消费”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生态系统的有限性和人们追求无限增长之间的矛盾形成的“期望破灭的辩证法”必然引起社会变革。当前河流生态问题的产生,与生产关系的扩张和人们对河流的过度消费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此提出建立一种积极稳定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重视河流的价值基础地位,实现制度和生态道德价值观的双重变革,对河流消费行为进行生态约束、引领和规范,并实行适度的消费方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及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为现代社会河流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体现人的内在需要和意愿的真实需要为符号化的虚假需要所替换,标志着人的需要已发生了异化,满足需要的消费也随之演变成了异化消费。异化消费在给人们带来短暂满足快感的同时,更带来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和社会的公平公正秩序的毁损。人类要想拓展可持续发展的新时空,就必须消解异化的需要,扬弃异化消费, 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探讨或许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赵志浩 《北方论丛》2014,(5):116-119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的人们追求"符号消费",崇拜"符号价值"。"符号"成为人们追求品味、自我满足和社会认同的手段,已被"消费符号"所异化和操纵。"符号异化"的原因在于企业和媒介对"符号"及其意义的宣传,以及个体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符号价值"概念能够较为合理地解释人们消费无限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的异化使得人们有自由却缺乏安全感,于是异化事实上解体了自由,使得现代人“自由”的一无所有,丧失了心灵的自由。然而,也正是异化,使人们重新开始审视自我,要求人们用创造性的“爱”去融合内心和外界,克服分离恐惧,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同时,异化下的异质性也恰恰是后现代主义所认为的自由之源,于是,自由在异化中实现重塑。  相似文献   

9.
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明 《天府新论》2008,(1):53-55
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由原来满足人的需求的手段异化成人追求的目的,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痛苦的"避难所",并起着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重要社会政治作用.由异化消费所引发的生态危机将是未来社会革命的直接导火线,社会革命也将首先发生在消费领域,继而延伸到社会政治领域.  相似文献   

10.
闫禹  徐晓风 《北方论丛》2016,(2):151-154
与消费社会同生共长的消费文化,对人们的消费理念、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带有明显消费主义特征的消费文化,使消费者往往把消费品彰显自身价值的符号,对消费品、消费品的追逐体现为对符号的追逐。由此产生的种种负面效应,不但异化了消费本身,而且昭示出消费文化的人文缺憾。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消费文化,必须为消费文化注入人文精神,通过人文关怀提升消费文化的层次。  相似文献   

11.
陈永森 《兰州学刊》2008,42(3):77-80
文章阐述了弗洛姆的消费异化思想以及他对克服消费异化思考,讨论了他的异化理论及其克服途径对于现代国人消费的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资本权力的阐释和批判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内核。资本何以具有权力?这个问题是资本权力解构的出发点。学界的主流范式是,从“劳动逻辑”出发,以异化劳动和剩余价值的视角诠释资本权力的生发原理,却忽略了“消费逻辑”在资本权力上位过程中的贡献。消费以异化消费的方式参与资本对权力的攫取,通过对需要的控制、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对社会阶级划分标准的重建,消费社会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资本权力创生机制。在消费社会中,人异化为数据,由被动接受剥削转变为主动接受剥削,资本权力以这种新方式操控人。以劳动代替消费作为人们获取需要满足的手段,是消解资本权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浅析消费社会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社会的异化表现为商品使用价值背离,消费价值衰减;由理性消费走向感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盛行等。消费社会的异化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背离,必然引发资源和环境危机。为了消除危机,要合理消费,控制消费主义,最终达到根除消费社会异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罗莹  穆艳杰 《北方论丛》2014,(4):133-136
异化消费是被控制的源于"虚假需要"的消费,异化消费导致人的价值取向错位、资源浪费、环境恶化加剧、引发生态危机。实现生态消费是克服异化消费的有效路径。中国发展生态消费的现实路径是以政府为主导,由政府、生产单位、文化教育单位、消费者等多方共建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英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家乔治·爱略特在女性历史上取得了无人可比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因其观点及创作主题,特别是其女性主义主题,其生前身后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这使得爱略特在西方文艺评论界的地位相当令人困惑.本文旨在澄清一些爱略特与许多女性读者之间的误解及其女性主义观在其代表作<米德尔马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消费在发挥促进经济发展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呈现出消费行为被大数据诱导,人的真实需求被遮蔽等消费异化的新特征,其负面效应和深层次危害日益凸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数据霸权、消费者主体性的消解以及数据治理困境等方面深入探讨消费异化产生的深层根源,通过企业、消费者、政府三维主体共同发力,最大限度降低消费异化带来的危害,实现健康消费,使大数据技术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7.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疯狂掠夺自然、攫取财富,肆无忌惮地污染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人与自然的尖锐冲突,引起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具有人为性、潜伏性和全球性等主要特征,价值异化、技术异化、制度异化、消费异化等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危机使人们开始深刻反思工业革命,积极进行生态危机的治理。生态危机的治理需要进行全面、整体、系统的顶层设计,绿色观念是生态危机治理的基础,技术创新是生态危机治理的支撑,制度建设是生态危机治理的保障,法律法规是生态危机治理的硬约束,文化塑造是生态危机治理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18.
消费是资本逻辑的必要一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察觉到,伴随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社会资本逻辑的发展,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生存所需,而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符号。消费异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何消除消费异化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资本逻辑的基础上展开对消费异化的批判,力求达到资本逻辑的复归。  相似文献   

19.
王淑梅 《北方论丛》2007,42(2):137-140
消费和生产是直接同一的,在本质上是“人的实现或现实”。然而,在消费社会,消费的功能由追求消费品使用价值的实现阶段进入到追求其符号价值实现的异化阶段。异化消费直接导致了以幸福感降低和价值虚无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人的生命符号化现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消费社会在当代中国已初现端倪,审慎思考西方消费社会的现实,积极探索克服异化消费的有效途径,是当代中国人的理性所为。  相似文献   

20.
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学解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肖显静 《人文杂志》2004,(1):170-175
消费社会是通过生产消费主义文化来生产消费的。消费主义文化的核心是商品符号意义的生产。它使得商品具有符号象征性 :不仅是一种能指 ,也是一种所指 ;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也具有符号价值、象征价值。如此 ,人们对商品的消费就具有了符号象征性 :一是消费符号 ;二是符号的消费。而所有这一切必然导致消费的异化 ,引发资源和环境危机 ,需要我们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