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榷场是历史发展到辽金时期的一种特殊的贸易形式,是禁榷和互市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历史产物。辽朝建国之前就设立了羊城榷场。在此之后,由于契丹辽朝对外交换的不断增加,于是分别设置了对北宋、高丽、女真、西夏、鞑靼诸部以及西域诸国的榷场。随着辽与诸国或诸部关系的变化,榷场也时闭时开,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辽代设立榷场不仅会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榷场所在地的军事地位和交通情况,也是其重要的考量对象,因而一般都会选址于军事重镇或交通便利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西夏是以党项羌为主体的多民族政权,在其立国的190年时间长期与宋、辽后又和金鼎足峙立,出于从政治、军事、经济发展等因素考虑自己的利益,西夏与周边国家建立了以榷场贸易为主,以和市贸易、贡使贸易和走私贸易为补充的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鲜明的历史特点,对这一时期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黑水城西夏汉文南边榷场使文书录文进行了考补,指出文书中"银牌安排官"之"银牌"二字,当是西夏牌符制度中级别最高的一种,"银牌安排官"可能为中枢机构的派出官员或机构,认为后大庆三年(1142)文书的书式等与其他榷场使文书不同,故不宜将所有南边榷场使文书的时代统一定性为"后大庆三年"。后大庆三年(1142)文书中记载的"新法",似可称为《大庆新法》,而非《贞观玉镜统》。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西夏榷场文书中反映的西夏榷场住户资质申请制、货物无禁检验制、交易替头代理制和回货扭算报告制进行了探讨,指出西夏榷场中由银牌安排官颁发给商户的执照分为"头子"和"凭由"两种,都具有照验商户物品的职能。榷场中一般由巡检充当检验商户是否携带或出售违禁物品的职责;由"替头"作为中间商代理商户和金朝进行贸易;以进口商品总额作为收税依据,且在对进口商品进行登记时,都统一扭算成川绢作为价值尺度。同时文章还指出文书中出现的"准河北绢"不是榷场给"替头"的佣金,而是"收税川绢"的参照系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两宋材料为主考察了与榷场相关的三个方面的法律内容:交易违禁货物的处罚;谋私利、经营不当等经济违法行为;维护外交关系、查禁和派出间谍、保护榷场等带有政治意味的法规。尽管与榷场相关的法律形式和内容均多种多样,但其中心目的均是在维护基本贸易的同时削弱对方,这充分体现了榷场“敌国互市之所”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黑水城西夏汉文南边榷场使文书录文进行了考补,指出文书中“银牌安排官”之“银牌”二字,当是西夏牌符制度中级别最高的一种,“银牌安排官”可能为中枢机构的派出官员或机构,认为后大庆三年(1142)文书的书式等与其他榷场使文书不同,故不宜将所有南边榷场使文书的时代统一定性为“后大庆三年”。后大庆三年(1142)文书中记载的“新法”,似可称为《大庆新法》,而非《贞观玉镜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西夏榷场文书中反映的西夏榷场住户资质申请制、货物无禁检验制、交易替头代理制和回货扭算报告制进行了探讨,指出西夏榷场中由银牌安排官颁发给商户的执照分为“头子”和“凭由”两种,都具有照验商户物品的职能。榷场中一般由巡检充当检验商户是否携带或出售违禁物品的职责;由“替头”作为中间商代理商户和金朝进行贸易;以进口商品总额作为收税依据,且在对进口商品进行登记时,都统一扭算成川绢作为价值尺度。同时文章还指出文书中出现的“准河北绢”不是榷场给“替头”的佣金,而是“收税川绢”的参照系数。  相似文献   

8.
澶渊之盟以前,北宋在镇州、易州、沦州、代州雁门砦、定州军域寨、飞狐茭牙、火山军、久良津等地,设立了短时期的榷场贸易。澶渊之盟后,宋辽以易水、白沟河为界,互相开设了榷场。北宋在河北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设置了榷场,称河北四榷场。辽在涿州新城、朔州南也设置了榷场。  相似文献   

9.
王志胜 《学术论坛》2003,(6):116-118
刘宴改革盐法后,唐代社会骤然出现了一批榷盐商,他们大多是由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组成。通过垄断盐价、纳物代钱、行无榷税、私贩他货等途径,榷盐商大获厚利,这对他们自己的社会地位、对唐代后期社会的发展皆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黑水城所出《西夏榷场使文书》中所见之川绢、河北绢兑换比率问题进行了考释,并结合史料简单分析了宋金时期川绢、河北绢价格对比变动问题。通过史料可见,北宋时期直到南宋绍兴年间,河北绢价格一直高于川绢,而到乾道年间之后,金朝绢价大幅降低,其绢价大幅低于南宋绢价。  相似文献   

11.
西夏酒的生产与征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酿酒用曲是西夏酿造谷物酒的重要方法。于原料的差异 ,西夏的曲分麦曲、清水曲、百花曲、小曲。酒的种类则更多。有麦酒、粟酒、小曲酒、酽酒、酒、马奶酒、葡萄酒。酒的征榷大体上继承了唐五代 ,分官榷、买扑与民酤三种形式 ,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官榷  相似文献   

12.
唐代禁榷制度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中后期的禁榷制度包括榷盐、榷酒、榷茶和榷铁制度 ,均是官营国有的垄断性工商业经营 ,以国家财政作为出台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唐代禁榷制度突出反映了封建帝制政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力干预和操控 ,既促成了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结构的前后变化 ,也极大地摧残扼杀了民间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难以生长壮大。  相似文献   

13.
西夏时期,黑水城是丝绸之路上的“中转站”,与外界有着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开通榷场是对丝绸之路本身功能的深化.到了元代,发达的站赤系统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黑水城作为草原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据点继续发挥着贸易中转站的职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榷禁制是中国古代国家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作者从畜牧业、盐酒业、冶金业、商业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西夏榷禁制的基本内容,指出西夏榷禁制是西夏国家政权与经济发展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认为榷禁制促进了西夏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制度化的发展,为西夏与宋辽金对峙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榷酤之制自汉以后,一直是封建国家敛财的重要手段,故而被王安石继承。但榷酤之制在宋代与其它专卖制度一样,暴露出了许多弱点,为了使酒税遗利尽为国家所用,王安石令娼优“坐肆作乐”来设法卖酒。在一个试图重建儒家精神的时代里,国家反而成了妓院的大老板。本文正是由此入手,为人们提供一些认识宋代积弱的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清代前期,随着北疆地区的开发,张家口、杀虎口、归化城、多伦诺尔、古北口等地商业得到发展,为清政府设立征税的榷关提供了重要条件.北疆地区榷关的商业贸易对于促进北疆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内地与北疆地区成为一个牢固的经济共同体,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繁荣.  相似文献   

17.
何谓“买扑”?“买扑”是指民户以竞争方式承买官府的各种经营性企业和税场的经营权、收税权,类似于近代的租赁承包经营.这种经营方式在唐代末年已经出现,到宋代,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几乎广泛存在于宋代官营经济的各个领域.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历史现象,但现在还没有引起史学界和经济学界的足够重视.本文就宋代榷酒中的买扑经营情况,详加考察,以反映出这种经济成分在宋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其耐人寻味的特点,或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历史切片对比分析明朝与清朝榷盐体制变迁轨迹,梳理了明朝盐制由宋朝之“折中”制变通为“开中法”,同时以“纳马中盐法”、“纳草中盐法”、“纳布中盐法”、“纳铁中盐法”相继参照补充.而盐制坏于“存积”,随之以“折色”制,却损于“余盐”制,“纲网”盐法,开商专卖之滥觞.清初修调“纲网”盐法,但实施“报效”、“加价”、“加耗”导致盐法混沌.陶澍改票盐,只是历史浮萍,曾国藩暂时举措“保价”与“整轮”两策,覆被李鸿章循环纲法与厘盐制替代,盐制历史完成了循环.同时以经济管制与俘获理论进行动态解析,喻古鉴今,建立租金消散机制,还利益于民生.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古代实施禁榷制度的目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禁榷制度作为国家垄断经营制度 ,是国家凭借其行政特权将一些重要的商品的生产经营权利收归政府 ,从而获得其正常经营利润和垄断收益的经济行为。实施禁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最大化的商业利润。  相似文献   

20.
对食盐等重要物资实行国家专卖,是世界各国经济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制度现象.但与西方中世纪的专卖相比,中国古代的禁榷(专卖)制度不仅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其制度运行中的财政导向性也更为明显.围绕着这种财政导向性,传统中国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具有强烈管制主义色彩的庞大社会控制体系,并成为古代社会经济法制的主干.作为这一体系的核心,禁榷法律制度对整个传统中国的法律文化、商业文明乃至社会心理的形成都有着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