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和谐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原理的新发展   总被引:74,自引:11,他引:63  
高度复杂和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难以测知的知识工作者、管理者显著的有限理性和复杂的组织运作模式,使得传统的管理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而管理理论仍然处于"丛林"状态,缺乏系统的应对之道.基于目前管理理论应对不确定性的局限性,提出了和谐管理的基本思路为"问题导向"基础上的"优化设计"与"人的能动作用"的双规则的互动耦合机制.和谐管理可视为"组织围绕和谐主题的分辨,以优化设计和人的能动作用为手段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并论证了和谐管理基本思路的可行性,总结了和谐管理的前提假定.根据和谐管理原型,分析了和谐管理的基本过程及相应的设定和假设.  相似文献   

2.
和谐主题与和谐机制一致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主题、和则、谐则是和谐管理理论的三个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在变动环境中,围绕和谐主题的和则、谐则机制互动耦合、螺旋推进是和谐管理理论倡导的问题解决思路.本研究从和谐管理理论的三个基本假定出发,考察了和谐主题与和则、谐则机制及其绩效表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来自112家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验证了和谐主题与和谐机制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匹配关系,而且这种匹配关系对绩效也有显著的影响.这一结论为和谐管理理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复杂多变环境下的管理问题求解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和谐管理理论的数理表述及主要科学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席酉民  唐方成 《管理学报》2005,2(3):268-276
力图从基本假定到命题,对和谐管理理论给出一个量化分析框架,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作出预示和展望.首先,通过总结已有的研究工作,界定了和谐这一基本的概念;然后,从企业家对和谐主题的搜索入手,根据企业战略实施的阶段性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任务,提炼并给出了辨析和谐主题的方法;最后,通过分析和则、谐则、和谐主题及其与组织、环境、领导和战略之间的一致性关系和动力学机制,得到了和谐管理理论发展和应用需要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X公司核心要素创造过程的案例研究,分析了其随时间演化的方式、动力以及趋向和谐的途径.对组织核心要素创造过程的研究表明:(1)和谐主题(组织在特定时期的关键问题和核心任务)是组织创造核心要素的直接依据;(2)"和则"(能动诱导)与"谐则"(优化设计)是组织创造新核心要素所依据的内在机理;(3)和谐主题与双规则的互动展示了组织趋向和谐的途径.本文的贡献是,揭示了组织演化与变革的驱动力;提出复杂多变环境中战略管理应兼顾长期的计划和短期的问题、任务;实践方面告诉管理者如何通过改变组织体系来应对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5.
复杂问题求解:和谐管理的大脑耦合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思想,借鉴脑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比分析脑功能原理与和谐的耦合机制,在规则系统的层面上初步描述和提出了和谐管理在复杂问题求解上的大脑耦合模式.该模式指出:和谐的耦合过程是一个和则与谐则围绕和谐主题在组织网络不同层级间相互作用的动态适应和演化的过程,而组织整体一致性的达成也正是"诱导演化"和"理性设计"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和谐管理理论的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工作   总被引:39,自引:7,他引:32  
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假设,提出了和谐管理的基本函数关系、研究框架及相应的实证研究假设.组织、环境和领导特征的分析是和谐管理研究的起点,和谐主题的辨识、围绕和谐主题的和则、谐则及其耦合是和谐管理研究的重点.对和谐主题辨识,和则、谐则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和谐管理的耦合模型等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并对下一步面向应用方法和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和谐管理理论的实践性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樊耘  余宝琦 《管理学报》2006,3(6):631-636
和谐管理理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其理论框架日臻完善。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和谐管理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思索,结合企业管理实践,提出和谐管理理论的实践性模型,包括和谐管理理论的总体实践性模型、和谐主题的辨识模型、环境和组织的关键问题检索清单、和谐主题形成过程模型、和谐主题或和谐状态的漂移模型以及双规则运用模型,为企业进行和谐管理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管理工程学报于2001年刊发了“和谐管理理论基础:和谐的诠释”一文,十余年过去了,围绕和谐管理理论的研究蓬勃发展.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其起源、启示与前景来增进对该理论的理解,并促进中、西方管理理论知识的融合.研究指出,和谐管理理论以探究常态化的非线性组织发展过程为主线,形成了解决组织与管理问题的新框架.它以系统剖析内耗与考察“人的因素”为基础,认识到主流组织研究的均衡假定并不现实,组织通常处于混沌边缘状态,该状态既是内耗的产物,又是“人的因素”在内耗中作用突显的根源.该理论的支柱一提供了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框架,主题导向下和则与谐则进行耦合的机制把西方分析观与中国整体观的结合落到实处;支柱二则基于和谐等概念来解释组织发展的生成机制,尝试整合西方现有组织理论的目的论、辩证与演化观点.最后探测了该理论未来的前景,深化围绕两支柱的研究将使其理论内核更趋完善,而应用该理论的研究将有助于扩展其边界.  相似文献   

9.
和谐主题是和谐管理理论中用于应对现代组织管理复杂性、整体性及快速应变需求的核心概念之一。围绕复杂快变环境下组织如何进行整体性快速应变这一管理难题,对现有和谐主题相关研究进行了拓展。具体而言,首先对和谐主题的本质属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和谐主题在本质上体现为组织领导者对不确定情境的"意义"主张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其他组织要素的比较,系统阐释了和谐主题的功能特征,提出和谐主题是复杂快变环境下组织进行整体性快速应变的一种有效工具。最后,以知识理论为基础对和谐主题的辨识与表征过程进行了考察,从而从知识学视角揭示了这2个过程的内在机理。一方面从理论上丰富了战略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也为新经济环境下的组织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管理控制与和谐管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现代组织的发展出现三大趋势复杂快变的环境、复杂网络化的结构和追求自我实现的员工,使传统的管理控制面临严重挑战.通过研究回顾,发现传统管理控制通过目标设定、信息收集和控制机制,实现理性设计的控制模式已无法应对现代组织面临的挑战.借鉴中国传统哲学、系统观和组织研究等相关成果发展起来的和谐管理理论,其"围绕和谐主题通过理性设计和环境诱导下的自主演化相结合的控制思想"为现代组织管理应对挑战指明了方向,并基于此给出和谐管理控制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1.
从不确定性看管理研究逻辑及和谐管理理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组织管理面临着因果链无法追踪、整体性割裂和快速应变三大挑战。从组织管理应对不确定性的视角出发,结合对组织管理应对挑战的传统方法的解读,提出和谐管理应对不确定性的思路:以愿景和使命来应对组织目标的不确定性,同时降低因果链无法追踪的影响;以“和则”和“谐则”作为应对不确定性的2种互动机理,在保证效率的同时提高应变能力;以和谐主题和和谐耦合机制来应对组织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并提升整体性。最后,基于这一思想,提出未来的管理研究应注重愿景和使命的导引作用,和谐主题的合目的性整合作用,以及理性设计的有效实施与诱导演化主动应对互动耦合的支撑作用,特别是日益复杂多变环境下的组织领导人及其团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曹瑄玮  尚玉钒 《管理学报》2006,3(2):169-174
组织和谐管理系统的构建,核心在于对组织和谐主题的认识。组织和谐主题是随组织内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演化的,根源在于不同情境下组织自适应体的认知差异,这是组织和谐主题演化的根本动因。在不同认知状态下的组织自适应体可以采取有效的行动来调整组织内部及组织与环境间的关系,实现组织和谐主题的演化,达成组织与环境动态适应的目标。和谐主题的演化就是组织自适应体不断进行自组织以达到和谐状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管理学术与实践隔阂:和谐管理的桥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学术与实践各自自我循环的运作模式,使得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隔阂。从管理知识的形成与使用视角来看,原因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管理知识的类型,目前学者们认为面向实际问题解决产生的模式2知识比传统学术研究产生的模式1知识更具实践价值,但分析发现模式1与模式2因其优劣互补而分别适应于不同的管理问题;其次是目前实践者对管理知识的消费偏好,据此给出了缩减管理学术与实践隔阂的整体思路及措施.和谐管理理论揭示了如何定位组织中核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双规则机制,将其应用于上述措施,有助于促进管理学术与实践的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14.
武器装备采购质量管理是武器装备采购方对装备需求论证、生产竞标、装备制造、监督、激励和评价等过程加以控制来提高装备质量的行为,这一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复杂性。针对目前我国武器装备采购质量管理中的问题,根据和谐管理理论应对复杂性的机理,提出了武器装备采购质量管理的和谐耦合体系,并探讨了这一体系在军用飞机采购中的应用。其核心思想是同时建立设计优化机理指导下的控制机制和能动致变机理下的诱导机制,对于那些可通过优化设计的质量问题运用规定性的控制机制来解决,由人的不确定性引起的、不可用规定的硬性措施解决的质量问题用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来应对,最后还要注意两种机制之间的互动、转化和调节。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组织制定发展战略时不可避免的合法性与独特性权衡问题,基于和谐管理理论,选取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究组织如何实现最低合法性基础上的最优独特性。研究表明:“系统性整体设计、和谐主题制定与调整、围绕和谐主题的谐则-和则体系优化及动态耦合”可作为组织实现最低合法性基础上的最优独特性的指导性研究框架。此外,阐述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处理“求同还是存异”问题的办学实践与该研究框架的融合,于整体化的视角提出了独特性与合法性的权衡过程是一个有限干预下复杂系统的设计和演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组织运行模式,从组织学习的角度,以横向基于认知的构建和纵向基于适应性的演化两个维度展开,界定了动态能力的内涵.首先,认为动态能力包括组织对环境变化的认知能力以及在新主题导引下对原有资源配置方式做出调整以适应变化的能力,是组织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应对外界变化时全体组织成员的学习能力;其次,认为动态能力是在构建与演化两个维度的耦合中演化的;第三,从组织运行的主题形成、主题实现和反馈学习三个阶段归纳了影响动态能力形成和演化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分布在组织和领导两个层次上,最后针对已有动态能力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Despite the increasing interest in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strategic planning and business model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struggle to integrate the two activities. By applying a rationalist view and drawing on the formal control theory, we develop an integrated management framework that provides a conceptual model of how to achiev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relevant goal and the planning levels. Therefore, we decompose the complex organizational activities into the level strategy, business model portfolio, tactics, and operations. For each level, we specify the formal activities and objectives and elaborate how the levels determine each other. Furthermore, we explain how higher and lower level formal control loops ensure alignment and that the appropriate level of the organization responds to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Finally, we discuss how these formal control mechanisms allow for proficient management of the dynamics inherent in strategy and business mode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8.
和谐管理双规则机制的探索性分析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企业组织解决管理问题的思路和模式,验证了“双规则”机制在企业组织中存在的普遍性,进一步论证了和谐管理理论所倡导的“双规则”机制问题求解思路的可行性,为复杂多变环境下的管理问题求解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