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奉国寺     
奉国寺在辽宁省义县城内,初名咸熙寺,后改称奉国寺,因大殿内塑有七尊大佛,所以也称七佛寺或大佛寺。寺院坐北朝南,平面布置前狭后宽。山门一间,两侧各开一便门。山门外左右列石狮二座,门内设四柱三楼木牌坊三间。再进为歇山式的无量殿五间,殿后有甬路直达月台,月台前部东、西两侧有六角和方形碑亭各一座。月台后部为大雄宝殿,耸立在月台之上,宏伟壮丽。前人曾作诗称颂“大雄宝殿势威雄,今昔人称建筑崇,庙貌盛传关  相似文献   

2.
李白与南阳渊源颇深,今人收集李白在南阳留诗共13首。据考察,李白入翰林前,曾五次光临南阳。一为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入长安,取道南阳,时为初夏;二为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南返安陆,途经南阳,时在秋;三为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由安陆来游,时在春;四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李白由安陆移家东鲁,路过南阳;李白五次访问南阳是在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秋,应方城县仙翁观道士元丹丘邀请到方城寺。留下《南都行》、《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送友人》和《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等诗篇。  相似文献   

3.
少林寺院     
山门山门,应作“三门”。依佛经言,三门即三解脱门简称,称寺院大门为三门,取其入道之义。现少林寺三门,系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敕修时所建,1974年重修。正门上方横悬长方形黑底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匾正中上方钤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御题颁赐。三门殿内神龛供奉弥勒坐像。神龛後面为韦驮立像。三门前有石狮一对,竖眉鼓目,纯真威武;雕工精致,元明旧物。三门的八字墙外,有明嘉靖年间建立的石坊两座,东西对称,形制相同。东石坊外横额:“祖本谛源”,联:“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心…  相似文献   

4.
标田 《老友》2012,(10):52-52
永宁桥位于江西省石城县高田镇岩岭管理区上柏村水口,始建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于桥上增建亭阁。桥身由麻石砌成,单孔,横跨溪流,长34米,宽5.2米,拱跨10.6米。桥上加廊,廊阁分为12间,为单层桥廊;中部两间为二层亭阁。亭阁分为5段,左右各5间。中段最高,两边逐级降  相似文献   

5.
比干庙     
殷太师比干庙位於新乡卫辉市城北七公里,比干墓从周武王克殷而封,迄今已有三千馀年,庙建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因墓立庙。占地四万四千平方米,主体建筑有照壁、山门、二门、木枋、碑廊、拜殿、大殿、石坊、墓碑亭等。照壁,高3米,宽1.7米,厚1米,绿色琉璃瓦顶。壁体正中镶嵌有24块琉璃方砖砌成的花卉图案,构图精巧,色彩绚丽。大门,木牌坊式建筑,灰瓦顶,檐下置斗拱,门额上书"殷太师庙"四字,二门枋上悬"谏臣极则"四字,左右刻对联,门内两旁为碑廊。三门3间,硬山灰瓦顶,门前立石狮1对。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歇山琉…  相似文献   

6.
北塔法轮寺是清皇太极动建盛京城外四塔四寺之一,是现在塔、寺保存最为完整之一处。北塔法轮专,从清初至解放前一直是佛教圣地。他与寄骨寺有着密切联系。北塔法轮寺的建筑布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土坯垒墙,东西长9丈9尺,南北长29丈,院内有僧房三间、厢房三间、水井一口。第二部分是法轮寺的主体建筑。砌砖墙,东西长36丈,南北长53丈。院内有藏式喇嘛塔一座,山门、天王殿、大殿、晾经楼、达喇嘛住房、僧房等。北砖墙外有增房五间。清初,北塔法轮寺只有一位达喇嘛和数名喇嘛。乾隆四十三年把北塔法轮寺改为“满洲喇嘛寺院”,将达…  相似文献   

7.
在浙西山区紧靠浙闽交界有一段崎岖险峻的山岭,叫“仙霞岭”。它位于江山县保安乡境内。据文献记载,此路系唐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黄巢起义军进军建州(今福建建瓯)时所辟。从那以后,仙霞岭便成为浙闽陆路交通的重要途径。仙霞岭路,从东北面岭脚小石桥算起,越岭至西南面岭脚,全长1412米。现尚存用杂石  相似文献   

8.
天宁寺是我国佛教禅宗一派中较有代表性的寺院,已有1300多年历史,它与金山江天寺、宁波天童寺、扬州高旻寺齐名,被列为全国禅宗四大丛林。由于它规模宏伟,建筑精美,“法会之盛,闻名遐尔,庄严妙胜,甲于东南”,故有“东南第一丛林”之誉。 天宁寺新修复的山门,顶端刻有两条蟠龙,门额上书“天宁禅寺”四个大字,端庄凝重,气势不凡。一对2米高的石狮端坐在山门两侧,形态逼真,镇守着寺院,更使古朴的佛门给人以雄威庄严的印象。跨进山门,即延伸出一条宽阔的通道,两旁是两面黄色粉墙,映照着青松翠柏,显示出“佛门净地”庄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辉县西30公里的太行山麓,有一座修竹茂密、碧泉淙淙的古刹,这就是不太著名的白云寺。据沙门庆玲撰的《大宋卫州共城县白鹿山白茅寺五百罗汉碑》)公元1008年)可知:这里原有一处废寺遗址,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有位师彻和尚游纵至此,重兴废寺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县,因寺院而得其名。座落于柳林镇北郊的卓尼寺是卓尼杨土司政教合一的宗教中心,同时也是文化中心。在八思巴(即卓贡·八思巴罗智坚参,于公元一二六九年应忽必烈之请,再次去京,途经卓尼、岷县、陇西)的倡导下,由其随行萨迦巴格西主持,于公元一二九五年(元贞元年)始在一座宁玛派小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又在该寺专职堪布(僧官)仁钦龙布任职期间,于公元一四九五年(明天顺三年)又将原  相似文献   

11.
在南通南郊,沿江毗列着五座山峰,从左至右称作: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狼山居中,五山又称“狼五山”。五山依江临海,岭葱峰秀,景色奇绝、素有“天然水石盆景”之誉,是江苏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正是狼山的写照,山高虽只有百米,却因千年古刹——广教寺雄居山顶而名登中国佛  相似文献   

12.
法源里情缘     
法源里胡同是城市里一条普通的胡同,一条死胡同,东面紧邻著名的法源寺。法源里胡同与法源寺寺庙及周边的建筑始建于唐朝,公元696年完成,最初叫悯忠寺。清宁三年(公元1057年),幽州大地震,遭到严重破坏。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改寺名为法源寺。唐、辽时期,法源里是规模宏大的法源寺寺庙的一部分,这里是塔院、诸院、僧房及蔬圃库厨等院落。现在依然有侧门连通法源寺寺内。  相似文献   

13.
一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举进士,官拜大理评事。宋仁宗景(?)三年(公元1036年),出任扬州天长(今安徽天长县)知县,后调任端州(今广东高要县)知府。景(?)五年(公元1038年),调京城开封任监察御史里行,后改为监察御史。景(?)五年到皇五年(公元1038—1053年),出使契丹,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转运使、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河北转运使、三司户部  相似文献   

14.
鲜于璜神道碑是一九七三年五月在天津市武清县兰城村发现的。璜于东汉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六月壬戌卒,碑以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十一月十八日立。碑圭首,高2.42米,宽0.83米。篆额阳文,二行,共计十个大字:“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碑文十六行,行三十五字,共计五百零八字。前为叙,记述璜之先世、生平事迹、卒年及刊石立碑情况。后为铭。碑阴十五行,行二十五字,共计三百十九字。前为诔,后为世系。全部碑文(包括碑阴)为隶书,阴刻,共计八百二十七字。《考古学报》于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刊载了天津市文物管理处考古队《武清东汉鲜于璜墓》简报(以下称“简报”,引文不再注),并发表了该碑的照片和释文。  相似文献   

15.
“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无树记东坡”。这副对联端立在六榕寺正门两侧,把这座广州著名的寺院同大文豪、大书法家苏东坡(公元1037年-1101年)联系起来。北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拜相,  相似文献   

16.
中会寺系千山“五大禅林”之一。位于千山中部五老峰南山坡上,因居千山五寺之中,且昔年五寺之僧多集会于此,故名“中会寺”。中会寺历史悠久,据寺内明万历八年(1580年)重修碑记记载,中会寺“历汉唐宋元,中经水火,不知几变”。清嘉庆四年(1799年)重修碑记记载,“襄平南千山上自唐敕建古刹有五,中会寺居中”。可见,中会寺于唐代已经建成,甚至可以追溯到汉代,几经水火,多次易址,后于明万历八年在现址进行了重建。至今在寺北山和西山等处有古庙遗址多处。现寺殿宇大多为明代建筑,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在《游辽东千山顶记》中曾记述:“中  相似文献   

17.
天宁禅寺始建于唐代贞观、永徽年间(公元627—655年),开山祖师乃金陵牛首山幽栖寺的高僧法融禅师。 天宁禅寺历经沧桑,屡毁屡建五次。现存的主要殿宇,是清同治、光绪年间经过四十年的时间逐步修建的,形成了“基广百亩、殿宇宏竣”的格局。建筑含巍峨高大、气势雄伟的大雄宝殿、天王殿等八殿、二十五堂、二十四楼及两阁等。寺后  相似文献   

18.
《全唐诗》卷五五六马戴有《题石寺》诗。诗云 :“僧室并皇宫 ,云门辇路同。渭分双阙北 ,山五陵东。修绠悬林表 ,深泉汲洞中。人烟窥垤蚁 ,鸳瓦拂鸿冥。藓壁松生峭 ,龛灯月照空。稀逢息心侣 ,独礼竺乾公。”据诗意 ,诗中之石寺当在唐西京长安附近 ,但究在何处则未得其详。近读宋敏求《长安志》刚涣然释惑。《长安志》“福岩寺”下引《两京道里记》曰 :“(临潼 )县东五里南山半腹临石谷 ,有悬泉激石成臼似 ,因以谷名 ,名石寺。太平兴国七年改。”又引《津阳门诗》注曰 :“石鱼岩下有天然石 ,其形如 ,以贮飞泉 ,故玄宗以石为…  相似文献   

19.
笔者重辑史料,考察了晚唐诗人张祜第三次长安之行的时间,确定为大和五年(公元831年)八月前到达长安,九年(835)十一月前离开,此次在长安至少逗留了五年左右.并对诗人行迹进行了考索,特别是甘露事变前后的形迹.  相似文献   

20.
小引“清风来拂瘴烟消”,这是经略安抚使程节酬米芾的诗句。程接米诗,如坐清风,瘴烟顿失,其推崇也如此。北宋四大家——米、蔡、苏、黄,米居其首。他六岁读书,日授唐诗一百首,十岁即能写碑刻,人赞有李北海(即唐书法家李邕)笔意。米芾二十四岁携画笔游桂林,寓居西山资庆寺,与诗僧绍言游,曾画《阳朔山图》,惜今不传!其在桂踪迹,可传者尚多,石刻方面,计有三件:刻于还珠洞的,有题名及自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