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欠一句再见     
<正>1、上帝的宠儿我有个很好听的名字,我叫唐斯南。据说,若一个人有个好听的本名,至少说明两点,第一,他的父母有学识,第二,他是被期待和被爱着出生的。可惜的是,我两点都不符合。我叫唐斯南只是因为我有个堂哥叫唐斯东,所以,他才是那个父母有学识、被期待和被爱着出生的人——我不是。林哲第一次听到我的名字时反反复复念了好几遍,然后便念了那段我背了很久才背下来的诗:"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女人的一生至少会爱过三个人。这种爱,从没说出来,从没实现过,也没有第二个人知道。它,只在你的心底发生过。它,是你一个人的恋爱。开始的那个人应该是班里的某个男生。他有点高,有点帅,嗓音好听,可能篮球打得好,可能吉他弹得好,可能会写几句歪诗,反正有几分才情。他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也不是很糟,说得过去。他的球鞋总是那么干净,衬衣领子也从不油腻。你的  相似文献   

3.
一 张浩南有点二,不,事实上不是一般的二,关于这一点全公司的人都知道,比如他替大周去相亲那件事。  相似文献   

4.
张号全 《职业》2011,(28):32-33
“你们这儿要人吗?”我回答:“我们不需要人。要人才!”这话虽然有点不好听,但是句大实话,张号全老师的《抢占就业高地》。告诉你怎样成为人才。而不仅仅是一个人,这是第一本深度跨越高校与职场的生存指南;这是一本人生规划的实用工具书。  相似文献   

5.
倪元锦 《安家》2006,(6):217-222
前言 顾虑-- "商品房"一词,是近十年国家逐步取消单位分房制度的过程中悄然兴起的.而"开发商"也曾一度被认为"不是暴发户,就是和上面的人有点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拿到地. 作为一项大手笔的、甚至是倾注购房者未来一辈子辛勤劳动的投资,商品房的品质、价格以及同样作为商品的房子的售后服务是否如广告宣传般理想等一系列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6.
英语口译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口译不单单是两种语言的词与词的直接对译,更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和互融。因此,可以说,口译是国家之间、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在翻译时,不是语言的直译,而是对相互间文化背景的理解和阐释。在英汉口译中,对文化现象理解的偏差会导致口译结果的大相径庭,这就是文化缺失现象,因此准确把握国家间的文化特点,是成功进行口译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随意翻网页,发现了一个经济学名词:“snob effect”,不知怎么翻译,反正就是指消费领域里的一种现象,有些商品价格太高买得起的人极少,而就因为得到它的人少,这个商品对某些人就越有吸引力。这“某些人”,就是有“snob情结”的人。他们购买一件商品的时候,考虑最多的不是它实用不实用,当然更不是价格实惠不实惠,而是这个东西別人有没有。也许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点“snob情结”吧,尤其是不够自信的人,他不知道自己有些什么独特的东西,就只好靠拥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NGO中流传一句话:一流人才进企业,二流人才进政府,三流人才进NGO。这话听着有点刺耳,却极有可能是一个残酷的事实。21世纪最贵的就是人才,单从这方面看,三大领域的发展就极不平衡,第三领域完全没有和前两个领域对话的可能。NGO中还流传一句话:有两种人会来做非营利组织,一是没有营利能力的人,二是打着非营利的招牌做营利事情的人。这话说出来也有点刻薄,有点以偏概全,但深刻的论断往往也是偏激的,现实恐怕就是这么不给人留情面。  相似文献   

9.
这几年,流行一个词:“潜规则”。这是吴思先生创造的一个概念。用他的话说,“潜规则”就是指“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恰恰是这种东西,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规定,支配着现实生活的运行”。从吴思先生的文章看,这个词主要是指官场的腐败现象,如今却用得有点泛滥,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的任何交往都离不开称呼。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在称呼方面从古至今都十分讲究。比如古人称呼他人时,多用“尊”、“令”、“贤”表示尊敬的词,称呼自己时则多用“鄙人”、“小人”、“在下”。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自称时也用“孤”、“寡人”等,这一切都体现了谦虚的美德。现代人在称呼他人时,亦多用“阁下”。“X老”、“您”等敬词,就连称职务职称时,也都找好听的,比如某副币长或副教授,人们都习惯称其为“某某市长”、“某某教授”。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笔者发现有些现代人,在自我称呼方面却有些不符合礼仪规范。前两年…  相似文献   

11.
网络引领着时尚,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做出一副在网上忙忙碌碌的样子,如果你不想聚会的时候因听不懂QQ而被人笑为蛋白质——按网络组词规则,依次为笨蛋、白痴、神经质——请跟着下面的文字到网络里快速游览一圈吧。 初进网络,你的职称是菜鸟,不太好听是吧,不过别生气,每个人都是打这时候过来的,就像你刚进工厂要做学徒一样。对菜鸟,最简单也最愚蠢的解释就是:菜地里吃虫的鸟——倒不是说你智商太低,只是证明你花在网络上的钞票还不够,随着  相似文献   

12.
汉语和日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但这两种语言都使用汉字,而且两国语言在不断地发展、演变过程中,中日同形词逐渐形成,即字形基本相同的词汇称为中日同形词。中日同形词中,部分词汇的意思是相同的,部分是不完全相同的,还有一部分词义是截然不同的,即分为同形同义词、同形类义词、同形异义词三类。所以,中日同形词是两国语言的一个必然存在,而且与同形同义词和同形异义词相比较,同形类义词的学习难度最大,即复杂又难以理解,需要深入的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13.
我不知道该怎样叙述我的苦恼,真正有点难以启齿.是她对我不好吗?不,她对我很好.可就在两人的性事上,真叫我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4.
说话     
吴镕 《炎黄世界》2011,(8):44-44
人长了嘴巴,有两大功能,一是吃饭,二是说话。嘴巴大小差不多,但话说出来分量不一样。皇帝说话叫圣谕,声音也好听,唤作纶音。如今说话也分几等,一种是重要讲话;一种就是讲话或“作了讲话”;一种只能算是发言或说话,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于沉鱼落雁,也不同于玉树临风,这是一种无法指认的形态。“酷”来自于英语中的“COOL”,译成汉语有 “冷峻”的意思。因此,任何传统中的古道热肠都不是酷,那多少带了点矫情;任何主流的中规中矩也不是酷,那有点显得保守和落后。“酷”作为60年代美国青少年的街头流行用语,代表着另类而极端的态度,是那个时代反主流思潮的民间立场。 然而到了我们的手里, “酷”有了充满自由主义的自定义色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酷”法,谁也说不清别人是不是真酷,也说不明白自己是不是不酷,反正,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好了。这就涉及…  相似文献   

16.
<正>谢老师:我和妻子从认识到现在已经8年了,结婚将近3年。我爱妻子,在我出轨的情况下说这句话好像有点讽刺的意味,但我内心确实爱着她。现在,她已经搬出去了,也就是说我们是分居状态,原因是我又一次出轨了,有了婚外性。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不管我们的婚姻中出现什么问题,我都是不应该出轨的;但是,我却那样做了,而且,不是一次。之前她都原谅了我,但是去年的那次,她再也无法原谅我。  相似文献   

17.
当前,社会上流行着一种“恭维病”,并且有愈来愈烈之势。所谓“恭维”,就是指一些别有用心者,专给别人捧场,用满嘴甜言蜜语的奉承话弄得别人神魂颠倒,有的甚至失去理智,从而去达到自己不告人的目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恭维”的方式也越来越现代化。过去的“恭维”,一般只是一些人嘴上说说而已。可现在,如果要恭维你,不但嘴上说得你好听动心,而且叫你的“大名”在广播里有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交际》2004,(12):42-4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听许巍,也不知道那节奏旋律和歌 词触动了自己的哪根神经,对于许巍的歌情有独钟,也知道了当年 我最爱的田震《执着》出于许巍的手笔。 许巍早期的歌中带有一些强烈的摇滚味道,当2002打出那张 《时光·漫步》的时候,在原有风格之上的那种悠闲,平淡暗含其 中,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有点喜悦的味道,是的,因为经过了 这么多年的努力,他终于成功了。这个沧桑的男人,终于笑了...... 我不能说自己是一个阅历很多的人,但是走过了20多年,对人 生,对世界,我有自己的体会和想法,也有了一些所谓的人生经 历。当听到这些旋律的时候,我总会随之感慨,那曾经的岁月,现 在面对生活的无奈,虽然有点颓废不振作,但是依旧看到前面希望  相似文献   

19.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民族的思维特征。英汉两种语言也不例外。而文化背景不同,和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影响,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影响,对两种语言相互转换有着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称词,即人们在交际中称呼对方时所用的词,他们作为对人距离的表现装置,本身就是一种表现礼貌策略的手段。考察《骆驼祥子》中日对译文本后发现,无论在何种关系下,汉语原文在译作日语后,都有接近半数或半数以上的对称词被省略。从具体类型的使用数量和排序来看,两语言对称词在二人称变体、反转自称、定记述B和拟亲属称呼等方面都有较大区别,且「あなた」和「君」这两个词只可在上层阶级互称时使用。最后,无论是上下位者之间对称时,还是同位者之间对称时,汉语中体现积极礼貌策略的爱称型对称词的使用都要高于或远高于日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