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隆重浩大的场面,令所有游客、各路媒体记者赞不绝口。前不久。上思县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十万大山原始森林旅游节,充分展示上思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景象。 相似文献
2.
林同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2)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巨大艺术魅力的书。四百多篇,其中有名姓的人物(包括狐、鬼等幻化的)有二、三百人,各个阶层,各种年龄、性别都有,数量惊人,性格迥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因此,探索《聊斋》如何描绘人物,就是一项不容忽视而又饶有兴味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4.
刘世端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2)
《风景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作者茅盾同志诗情画意般地描绘了延安军民的战斗和生活,歌颂了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五彩缤纷的生活情趣,抒发了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挚爱深情。读后令人鼓舞,振奋。但是,由于写作环境的特殊,文章显得深沉、含蓄隽永。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它的寓意。过去常常花去四、五课时,详细讲解,收效仍然不大。这次,我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灌注式”的教法,致力于讲清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自学,仅用了两课时,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效 相似文献
5.
6.
方伯荣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3)
部编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编排了两篇写景状物的散文:朱自清的《春》和峻青的《瑞雪图》(节选),前一篇写春景,后一篇写雪景。怎样引导初一学生学习这两篇课文,我们试作如下尝试。 (一)反复朗读并背诵全文,用心学习语言特色。 这两篇散文,短小精悍,便于背诵。它们在语言的运用上有其共同特点:诗的语言。所谓诗的语言,主要指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精确性。诗情画意,情景交融,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细细咀嚼,体会美感,而对它的思想内容也会在“读书百遍”中“其义自见”。 相似文献
7.
吕欣鑫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32-34
丁善德的钢琴组曲《春之旅》,在探索创作中国钢琴作品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作者介绍了此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创作动机;其次针对丁先生个人对创作道路的探询,指出了此作品在其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对全曲多角度的分析,阐述了此曲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最后作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了与它同一时期产生的其他钢琴作品的不同风格,更进一步指出了《春之旅》这部钢琴组曲在探索创作具有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发展道路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何以聪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1992年秋,钱梦龙老师在上海师范大学子弟中学初中一年级执教《春》(一课时,稍作延长),学生学得很轻松,很开心,但从所记录的内容看,分量并不轻,读写能力要求也相当高;教师方面,钱老师也觉得教得很轻松,行云流水似的。个中是什么原因?我们就所作的简录作些初步的分析,供大家参阅。甲 简 录(见135页表)乙 分项地分析 1.(一)项具纲领性。以“利于鼓动兴趣”为基本取向。但必须富有针对性地运用。如“~如火”“~如霞”,没什么难度,如果平均用力,反而成为冗余信息,所以从省。又如“牧童短笛”,城市的少年儿童没生活体验,就不作奢求。朗读… 相似文献
9.
姜蕙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6,(3)
《马克思主义哲学》绪论课教学点滴谈姜蕙绪论课教学往往被人们忽视。有的人错误地把绪论当作一门课的“开场白”,可有可无,可多讲也可少讲;还有的人片面地认为在结论课教学中只要交代教学要求、教学时数、考核方法等即可。其实,绪论是全书的总纲,以《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0.
11.
任孚先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
一每个国家、民族或地区,都由于所特有的历史、地理等条件而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民俗是反映一个国家、民族及地区的历史和现实的一面镜子,它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渗透在人们社会生活的细胞之中,铺延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清人黄遵宪指出:“川岳分区,风气间阻,此因其所习,彼亦因其所习,日增月益,各行其道,习惯之久,至于一成不可易,而礼与俗,皆出于其中。”“风俗之端,始于至微,搏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 相似文献
12.
13.
肖戈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1)
现行统编高中语文课本每册连同阅读课文计算,都是近乎三十篇文章。照这么个教材规模(不要说语文课本还要“加厚”了),如果教师仍是按老一套教,不改革教学方法,在时间上一定是很紧张的。 相似文献
14.
浦伯良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1,(2)
苏州历来有“花园之城”的美称,一年四季游客不绝。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很多,写得好的自然也有,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这篇文章别具一格写得明沏、严谨、朴素,读后不仅使人增长有关苏州园林的知识,而且在如何写好说明文方面提供了一个出色的范例,从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 行文之道,讲究角度。而角度的选择往往是根据读者的情况和作者自身修养所决定的。说明文要求作者言简意明的文学,对事 相似文献
15.
16.
谈古华作品的风俗描绘康铁成风俗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俗等的总和.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能表现"时代的生活和情绪",显示生活的丰富色彩和情调.它不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认识作用.风俗描绘在... 相似文献
17.
仲瑞红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5-96
刘辰翁以擅写春词和节序词著称,《柳梢青·春感》是其众多咏春词中的一首。词写春但不颂春,而是刻意写春临时节异族入城后出现的怪异景象,以及词人此时独特的情怀。作品充满了深沉的麦秀黍离之悲,荆棘铜驼之恨,是一首别具怀抱的咏春词。词作承载了家国兴亡的重大主题,思想内容更为深刻,情感更为丰厚,具有更高的立意和更阔大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侯岩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0(1)
一位著名的舞台美术家曾说过:"舞美是寂静的戏剧".确实如此,一台成功的舞台设计必须是符合戏剧风格,符合戏剧演出的流动空间和体现戏剧主题思想的舞美艺术. 相似文献
19.
20.
胡颂文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5,(4)
《图画》是蔡元培先生早期旅欧期间写的一篇文章。(见初中《语文》第三册。)它系统、全面而又有条不紊地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图画的知识,是一篇典范性说明文。 说明文的特点是其知识性,而往往缺少一定的趣味,因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凝想精思,学得有趣,学得有味,做到知趣结合,是获取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兴趣的激发因文而异。因对象而异。《图画》这篇说明文,语言通畅简炼,条理清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除紧扣本文说明方法:下定义、比较对照、分项列举等层层剖析外,还针对其牵涉的艺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