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吴宝龙 《职业》2012,(26):51-52
职业人格是指人作为职业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所具备的基本人品和心理面貌.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物质经济关系、道德文化、价值取向、精神素养、理想情操、行为方式的综合体.健康的职业人格应包括正确的职业观、良好的职业性格、积极的创新意识、较强的社会能力等方面内容,它是人的职业素质的核心部分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处在人格塑造期,存在许多不成熟、不稳定因素,甚至出现职业人格缺失和扭曲.作为面向企业生产一线培养技术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健康职业人格培养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王岩生 《职业》2013,(24):156-156
目前大部分开设导游服务专业的中职学校对导游职业素质中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对较弱。本文从搭建人文素质教育平台等五个方面对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举措进行了论述,旨在通过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导游人才。  相似文献   

3.
晁生荣 《现代妇女》2010,(7):107-109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是人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才能创造出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心情愉快,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比常人更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然而,当前农村教师中却存在种种心理问题,亟待我们加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陆小波 《现代交际》2011,(8):177-177
文章主要论述了在美术鉴赏中应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从美术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品、个性等。  相似文献   

5.
朱启明 《职业》2012,(23):167-168
一、技校语文课程性质和任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工学校语文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技校语文必须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人格状况,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本文阐述了人格的内涵,针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药家鑫的成长背景分析,发现药家鑫的家庭教育存在缺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和人格;药家鑫的家庭只注重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格和情感的培养。由此,给我们带来的家庭教育启示是:一是给孩子们玩的时间,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二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让孩子形成自我反思意识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相似文献   

8.
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拥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实践上看,高校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在方法上需要改进,内容上有待加强,教师队伍素质需要不断完善。应从拓宽教育渠道、改善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完善教育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榜样示范,优化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这几个途径达成加强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尹卫华 《职业》2013,(33):27-27
美术是人类情感交流的方式。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可以利用美术来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到释放,以培养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培养职校学生健康的人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学校与其他学校一样,应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完美的人格。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是核心,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又集中体现为心理健康的培养。所以,要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正确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以确保我们的学生能以健康的人格魅力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1.
魏晓丽  陈胜军 《职业》2011,(27):93-93
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而健康的心理对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肖寒英 《职业》2015,(9):127-128
现阶段,职业学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已是全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探索分析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格特点,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使他们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既是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高等师范院校是为基础教育培养人才的专业院校,近年来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方向逐渐趋于综合化,但高师学生所面对的未来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比综合院校毕业生更应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高师中文系毕业生,面对语文学科独具的特点,面对大刀阔斧的语文教学改革,要能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就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高尚的道德素养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健康完善的人格。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完善健康的人格是高素质教师必备的首要条件。师范生首先必须热爱自己未来的职业,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准备,有耐得清贫的崇高境界。其次,要有热爱学生的一颗心,真诚、…  相似文献   

14.
关注个性发展,培养健康人格,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学习活动被现代教育制度认为是最重要的儿童活动,学校教育也被视为完善人格的最佳时期.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塑造健康人格,已成为当代技工院校教育不断研究的对象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彭晓君 《职业》2012,(14):104
健康人格作为影响自身行为和认知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课。笔者通过对教育中塑造健康人格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素质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体会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周波 《职业》2009,(17)
大部分技校生年龄在17~20岁之间,正是一个生理及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且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机及人生目标模糊,心理特点存在缺陷,与技工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素质要求有一定差距.故对技校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刻不容缓,而体育课教学在这方面无疑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家庭中的素质教育却不容乐观,本文针对家庭中素质教育存在的现状,提出了转变家长观念,以培养健康人格为核心,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智荣  熊淑萍 《职业时空》2008,4(10):105-105
心理健康是学生接受教育和吸收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其求学阶段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其适应社会、提升自我价值、处理好人际关系、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条件。我们对江西部分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大型问卷调查,并召开专题访谈多次,深入研究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校园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人格和谐发展的学生,培养学生和谐的人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对培养和谐人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审美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当学生徜徉在世界各民族音乐天地中,被音乐的美所吸引、所沉醉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尊重友善的情怀;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的音乐视野,开阔他们的胸襟。所以说高中音乐课程对于培养和谐的人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90后大学生是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培养塑造他们健康人格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要求。在网络时代,我国高校人格教育现状亟待正确定位和提升实效.摆脱“强调理论教育忽视人格实践活动”、“强调理想人格灌输忽视健康人格引导”两大困境。作为“数字原生代”、“传统文化疏离者”,90后大学生与“数字移民”、“数字难民”的教育者出现了“数字鸿沟”。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者需理顺教育思路、探索合适途径、选择有效方法,才能帮助90后大学生自觉抵制“新媒体旧文化”肆虐,积极应对现实社会阶层和社会诸要素急剧分化、重新组合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