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认为,在当前必须重视对矛盾同一性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和宣传。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这个唯物辩证法的常识问题已经被林彪、“四人帮”弄得面目全非,混乱不堪。多年来,他们打着重视斗争性的幌子,把矛盾斗争性绝对化,用以代替和否定矛盾同一性。因此,急需我们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其次,是因为同一性问题是一个长期被忽视、被遗忘的问题。回顾建国后到粉碎四人帮前,我们的哲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这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中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拟提出一些初步的想法,作为引玉之砖,以便共同探讨,加深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地互相联结的。离开了斗争性来讲同一性,或离开了同一性来讲斗争性,同样是不符合于辩证法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所有的两极对立,“它们的相互联系,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对立之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94页)  相似文献   

3.
矛盾双方有没有共同点,它是否矛盾同一性的内容?这是当前哲学界多次讨论的问题。过去某些权威人士不承认矛盾双方有共同点,认为主张矛盾双方有共同点,就是修正主义,就是鼓吹矛盾调和论、阶级调和论。这几年重新展开了讨论。我认为  相似文献   

4.
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一向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根本问题。承认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性,这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原理。对于如何正确理解这个问题,我国哲学界曾进行过有益的讨论。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歪曲和篡改,使这个问题造成了严重混乱,需要继续从思想路线上拨乱反正。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5.
房良钧同志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矛盾同一性思想》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91年12月),该书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入手,对矛盾的同一性思想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发掘和阐述,并对这一理论的内容做出了新的理解和解释。同时,作者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经验,阐述了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把矛盾同一性明确地表述为矛盾双方共处于统一体中和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两种含义。但近几年来,学术界有种观点认为“同一性”不包括互相转化,而主张把同一性的第二种含义修改为“互相贯通”。这种意见是值得商榷的。一、离开转化不会有“互相贯通”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互相贯通”作为同一性的第二种含义,包括三层意思;矛盾双方的互相包含,矛盾双方的直接同一;矛盾着的对立面彼此相通,包含着互相转化的趋势。让我们分别对这三层意思作一点分析。说矛盾双方互相包含,这无疑是正确的。任何矛盾,其对立双方总是存在共同的基础和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毕生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马克思的经济著作中,是十分重视研究方法的。长期以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的著作不少,但对矛盾同一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意义的论述却并不多见,本文试图从这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即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这就是把相对性看成同一性的特有属性,把绝对性看成斗争性的特有属性,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相对绝对关系。我们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那种把同一性单纯看成相对,把斗争性单纯看成绝对的观点是错误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也不是相对绝对关系,而是对立统一关系。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 多年来,我们对矛盾同一性的理解,主要是依据《矛盾论》中关于同一性具有两重涵义的论断。近年来,一些同志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只有对立面相互依存一重涵义,不应包括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并提出了三点驳难。对此,我想谈些不同的看法,以便进一步展开讨论。一、两重涵义说没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薯作的根据吗?持一重涵义说的同志没有直接提到《矛盾论》,而是认为同一性的两重涵义说来源于苏联哲学家米丁等人,没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根据。不可否认,在《矛盾论》问世以前,  相似文献   

10.
矛盾同一性的涵义是什么?哲学界存在着一重涵义说、两重涵义说、三重涵义说之争。 我们认为同地性的涵义只有一个,即矛盾双方的联结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联结这些不同的名词所揭示的,就是这一点。 同一性的表现有两种,即表现为矛盾双方共居  相似文献   

11.
善于照辩证法办事是邓小平理论和实践的鲜明特色。特别是对矛盾的同一性思想作了精辟的分析和运用,提出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同一,稳定和发展的同一,先富和后富的同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一。  相似文献   

12.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及其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在目前,是没有异议的。但是,一深入到矛盾同一性的具体作用,就其说不一了。目前,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矛盾同一性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或者说,它同矛盾斗争性一起,成为事物发展动力的组成部分。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但是,  相似文献   

13.
论同一性     
同一性范畴,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和争论.到底什么是同一性?同一性的地位和作用怎样?此文将重新认识这些问题.一、什么是同一性同一性概念,说起来复杂,但实际上又很简单.比如几何学中,讲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结点,也叫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同一性,它是两条直线之间的共同一致性.在时间  相似文献   

14.
矛盾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同志根据列宁的论述,在《矛盾论》中进一步阐发了这一原理。怎样理解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理论界众说不一,有的同志坚持这一论点,但却把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说成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有的同志则根本否定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相对、绝对关系。这些同志的失误都在于没有从事物矛盾运动过程中去考察,研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事物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原理。他指出:“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毛泽东同志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把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看作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从事物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过程来考察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认为对立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新解王路平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是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本质问题和主要内容,是矛盾范畴的最基本的规定。对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说法和理解,然而却都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都把同一性和斗争性的...  相似文献   

16.
在矛盾同一性问题上,学术界一直意见相异。究其原因在于:以静态的方法,即脱离矛盾运动以及认识矛盾的过程来研究矛盾同一性。本文试从动态上谈谈矛盾同一性的三种形态。  相似文献   

17.
国内学术界认为,王夫之的辩证法思想,无论是在动静观、矛盾观,还是在常变观上,都有超越前人的理论贡献,但他却夸大矛盾同一性的意义和作用,把矛盾的同一性绝对化,这是王夫之辩证法思想的根本局限。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王夫之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处在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之中的,其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即事情内部存在的两种对立的势力。“阴阳之消长隐见不可测,而天地人物屈伸往来之故尽于此”,“天地之化,人物之生,皆具阴阳二气”,“一气之中,二端既肇,摩之荡之,而变化无穷”①,“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②…  相似文献   

18.
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哲学界早就进行过争论。但是,在过去的较长一段时期,由于对斗争性在矛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片面地强调,致使人们对同一性在矛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能或不敢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反动的“斗争哲学”风行一时,同一性在矛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是完全被抹煞了。甚至造成一种印象,似乎只要肯定同一性的地位和作用,那就是宣扬“矛盾融合”,鼓吹“阶级调和”、“阶级合作”,同一性几乎成了修正主义的同义语。  相似文献   

19.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论战,是一场坚持唯物辩证法同反对唯物辩证法的斗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论战的中心问题是,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事物的根本规律。杨献珍同志在以“合二而一”的矛盾融合论,反对辩证法的核心即对立统一规律时,在矛盾同一性问题上,大做文章。说什么“矛  相似文献   

20.
<正> 今年是毛泽东的《矛盾论》问世50周年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30周年。本文仅对其中关于矛盾同一性原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客观条件、形式、地位和作用作一初步的考察。 一 社会主义条件下矛盾同一性的条件发生了变化 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规律。这个规律因不同的条件而又有不同的表现。就其在社会领域而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对抗阶级之间的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