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语体教学理论研究、教材编写研究及语体问题应用与习得三个方面梳理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体研究脉络,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语体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尚存理论及实践不成熟,缺乏系统性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之处,并对今后语体学学科发展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以期促进对外汉语语体教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受生理机能、心理水平、认知能力、社会化程度、语言习得度等的制约,中学生的语体习得是对语体原型(日常语体)的原型性靠近和交叉重叠。书面作文表明,中学生的语体习得具有下列特征:职业语体习得的偏颇性;说谎、抄袭现象;篇幅、格式、非汉字符号的新特点;错别字由小学阶段的不成词单个字错误发展到不成词单个字错误和成词(或词的一部分)的单个字错误相结合;方言词、流行词低频率出现,结构助词低频率互通,词语运用粗略化;句子结构习得不精细、采用续尾策略;消极修辞的习得趋于成熟;语篇出现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划分的学科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体具有终身性习得。它以语用主体出生(0岁)、进入小学(6、7岁)和开始职业化(18岁左右)为分界点,依次分为语体习得零阶段、语体习得学龄前阶段、语体习得学龄阶段、语体习得职业化阶段。“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概念,立足于哲学、认知科学、心理科学、美学等学科。  相似文献   

4.
语言学理论在对外汉语中的作用体现在:语言学的发展推动第二语言教学法的革新和发展;对外汉语教学渗透着语言学理论的因子;语言的对比研究有助于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学素养有助于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5.
任务教学法是根据语言习得机制 ,以El lis(1999)的“输入与互动假设”理论为基础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任务教学中 ,学生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而进行对话性的互动或教与学的交际活动 ,进而自然地习得语言 ,使语言学习更轻松、愉悦。一、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Krashen(1982 )区分出了两个学习概念 :学习 (learning)和习得 (acquisition)。学习是通过教学有意识地学得语言 ;而习得则是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Krashen认为 ,语言习得是在大量的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 ,而不是单纯训练…  相似文献   

6.
对于语体色彩存在差异的同义词语的选择,是把汉语作为二语习得者的一个难点,容易出现偏误。文章选用一百多个有鲜明语体色彩的词语,通过"HSK作文动态语料库"检索它们的使用情况,分析了二语习得者语体色彩偏误的分布特点及偏误类型,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从Krashen提出“ComprehensibleInputHypothesis”以来,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工作者开始认识到语言的输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些注重输入的教学法也应运而生,如InformationProcesingModel,M...  相似文献   

8.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课堂教学赵霞一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习得能力(CapacityforLanguageAcquisition)通常是潜意识存在的,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潜意识地具备掌握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能力,但是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中国学生就没有英美人...  相似文献   

9.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环节,它集中体现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以往对教师在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中应具备的教学意识缺乏系统的研究。而教师有无明确的课堂教学意识,有什么样的教学意识,却是影响课堂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关键。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具备学生意识、交际意识、教学语言意识、课型意识、目的意识、敬业意识、搞活意识、跨文化意识、语用指导意识、培养学习策略意识、时效意识等等  相似文献   

10.
文化意识与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个体。人类语言一经产生,便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积淀着文化的内容,可以说它本身已负有“文化的使命”,无不沾染着浓厚的文化的色彩,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首要的任务应该是给语言习得者建立一种文化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的同步性以及不可分割性。其次是应该发现那些相异的文化涵盖符号,并通过对比、阐释等各种方式,把那些不同的文化涵盖渗透揭示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地学会并掌握汉语,而不是只使用汉语符号的准汉语  相似文献   

11.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是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这主要表现在量词“个”的泛化、同音异形、意义相近以及指标同一事物个体和群体的量误用等几个方面。造成这种偏误,既有“教”的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的方面的原因,要区别对待。同时还应采取有效办法,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语体风格的发生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语体风格研究领域里,从发生和演化的历时角度进行研究,鲜为人们所重视。而此研究应从如下六个方面予以探讨:1)语体与风格的理论界定;2)人类认知过程与语体的生成;3)儿童语体的习得顺序;4)现存文献的历史考证;5)从语体的产生与习得看语体类型的划分;6)语体风格发生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L.Selinker等人提出的“中介语理论”(又称过渡语言假说、语际语言理论)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一般规律。作为差错分析(erroranalysis)的基础,它同对比分析(ContrastiveAnalysis)、文化移人模式(AcculturationModel)、渐进体系模式(ApproximativeSystemsModel)以及监检模式(MonitorModel)等一起丰富充实了第M语言习得理论,并成为近二十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由于我们对这一理论的研…  相似文献   

14.
“什么”的否定用法在母语使用者中的高使用率使其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语言项目,但语言学界对其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并不深入。通过对两大语料库以及现行教材的分析,总结出现行教材中该语言项目的编写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今后汉语教材的编写起到一定补充作用,从而提高“什么”否定用法的习得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很多程度副词虽然基本语义和语法功能有很多共性,但在句法语义语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必要针对留学生习得汉语程度副词的情况,对程度副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句法语义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语体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语言交际的效果。英语中介语语体具有可变性特点,通过各种语体失误表现出来。克服语体失误的教学对策主要包括传授语体知识,强化语体意识,设置虚拟语境进行大量的语体转换练习,提高语体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语言教学,也是中国开向世界的一扇窗口。对外汉语专业的执教者,不仅应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更应重视文化意识、人文素质等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对外汉语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粗放型、封闭型、随意性、无序化、低效率的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应当充分发挥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环境中隐性课程的作用。基于世界上先进的认知心理学和语言生成学科的研究成果提出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汉语习得模式的基本策略是:教学设计情境化、学习过程游戏化、师资构成多元化、日常生活中国化、校园活动经常化、对外交往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语体风格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讨论了当前在语体风格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语体、文体、语域、风格再辨;语体的基本范畴;语体的分类原则;语体的发生与习得;语体风格研究的转向.  相似文献   

20.
简述年龄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大家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一个孩子从一个语言环境到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他会很快适应这种语言环境,而他的父母则不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年龄因素。年龄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近几十年来应用语言学界反复争论的主题(Singdeton,1989)。许多语言学家,比如:Mclanghlin(1984),Hatch(1983),Krashen(198)等都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本文拟从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程度,第二语言习得的顺序和第二语言习得的速度三个方面阐述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