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聂静斯 《现代妇女》2014,(10):304-304
本论文简要介绍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并且从魔方、泪水几个影片重要情节对这部电影进行了讲述和分析,总结了该影片的核心主题幸福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美国励志电影,是将真人真事经过艺术处理后改编为电影。具体的故事情节是黑人克里斯·加纳是一名医疗仪器推销员,生活在美国社会的底层,被周围的人所歧视。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不断地挑战自我最终成为商界奇才。由于中国和美国的社会文化不同,所传达的价值观也必然会存在差异。在电影中加德纳那种对生活所持有的积极态度,可谓是对美国文化价值理念的阐释。本论文针对分析《当幸福来敲门》中体现的中西文化价值观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美国影片《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励志片,影片的男主角ChrisGardner,是一个通过个人奋斗走向成功的典型形象。具有现实感,崇拜成功,肯定个人价值;坚信奋斗与追求的文化背景下的美式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于1843年10月到1844年2月,并于1844年发表在《德法年鉴》上。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其对宗教的研究表明,只有真正的认识宗教,批判发展宗教,才能在宗教的带领下走向幸福。  相似文献   

7.
8.
英国19世纪作家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描写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乡村生活,通过少女苔丝短暂而悲剧的一生,揭示了英国社会道德和现实生活的冲突。反映传统道德对人性的束缚和摧残,苔丝的悲剧,其实是传统道德,传统观念和底层生活造成的,使原本一个纯洁的女孩,最后变成一个堕落的女人和杀人凶手。  相似文献   

9.
宗教戏剧是中世纪戏剧的主体,道德剧是宗教戏剧的一种。《每个人》(Everyman)是中世纪道德剧的杰出之作,作品具有浓郁的宗教气息和寓言风格,主要探讨世人如何对待死亡和救赎的问题。本文拟通过探讨剧中每个人的死亡观与救赎观,来了解中世纪道德剧的戏剧传统。  相似文献   

10.
宫崎骏为代表的吉卜力动画是日本动画的一个里程碑式象征,宫崎骏本人作为文化名人,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以及传播贡献巨大,其动画电影中的文化元素也成为我们研究日本文化的典型素材。本文以宫崎骏代表作《幽灵公主》为例,解读其中蕴含的日本文化元素,将《幽灵公主》的文化因素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森林文化、神道教、物哀文化等,期望能对中国文化传播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离《菊与刀》出版已经59年了,离它被译成中文也15年了,但现在这本书依然畅销着。书本身当然写得不错,本尼迪克特就是依借这本书,开启了文化人类学“文化类型理论”的新天地。然而,也正是这本书的所谓“科学”性,使得大多数人阅读这本书时,被引入其中而忘了跳出来看了。《菊与刀》是一度流行日本学界的“日本人论”(即日本文化·社会独特性的言说)的滥觞,不过,就笔者看来,“某某民族具有某某特质”这类“特质说”,从逻辑类型上讲是很难获得实证支持的。因为“某某民族有之”这一论断其实是排他性的,它潜藏了另一个否定形式的全称判断:“其他一切民族均无之。”证实前一论断或许不难,但证实后一论断在逻辑上几乎是不可能(证伪它却不难)。  相似文献   

12.
王敏 《现代妇女》2010,(6):64-66
性与道德之间一直存在争议。《阿芙罗狄特》将性置于古希腊的时代背景下,展现了“前道德”社会中的性爱观,其中双性同体现象最为典型。本文通过对《阿英罗狄特》中希腊精神的梳理,阐释双性同体观念所包含的对人性完满与丰盈之美的思考和追求。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本文以伊斯兰教的经典之作《古兰经》为例,探讨其中的美德和积极人格力量。并且,拟将积极心理学这一新兴学科与宗教道德伦理联系起来,从另一个角度来研究这门学科,以此达到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权力观是以权力为中心的价值观,是判断民众与执政者关系的价值观.<一千零一夜>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宣扬"劝君施仁"的权力观,通过故事的铺展,描述了以国王们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权力特征,以及民众对统治者"权力"行使的思辨和诉求.其中要求实现"公正"的基本思想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7.
权力观是以权力为中心的价值观,是判断民众与执政者关系的价值观。《一千零一夜》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宣扬“劝君施仁”的权力观,通过故事的铺展,描述了以国王们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权力特征,以及民众对统治者“权力”行使的思辨和诉求。其中要求实现“公正”的基本思想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8.
自彼得大帝改革以来,俄罗斯就面临一个“向何处去”的问题,而这源于“俄罗斯属于东方还是属于西方”这一古老而新鲜的话题,反映出俄罗斯文化身份认同的困境。“东方与西方两股世界历史之说在俄罗斯发生碰撞……在俄罗斯精神中,东西方两种因素永远任相互角力”。基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阐释,在19世纪中期产生了西方派和斯拉夫派,20世纪20年代又出现了欧亚派。早期的争论因斯大林的掌权而告一段落,由于苏共在各个方面包  相似文献   

19.
长篇小说《狼图腾》是从草原生态乃至草原生命的角度,对狼进行还原性解读的。本文通过对该小说内在意蕴的分析,力图挖掘出在狼意象表征背后所蕴涵的以狼图腾为文化内核的草原游牧文化精神,从而揭示出在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小说《狼图腾》所彰显出的意义:警示人类生存危机、启示人类狼性意义、引导人类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  相似文献   

20.
在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潜鸟》中,作为被他者化的被殖民者,以皮格特为代表的梅蒂斯人处于本土文化及白人文化的交叉地带.小说通过对皮格特边缘生存状态的叙写,揭示出以皮格特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在对两种文化都无所适从的状态下自我身份寻根的失败,进而指出在一个多元文化杂糅的世界里,试图寻求单一民族身份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