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美援朝战争60年之后,22位志愿军老战士近日跨过鸭绿江大桥,再次踏上了朝鲜的土地。他们也是国内开放组团赴朝游后.首批从辽宁省丹东市过境赴朝旅游的志愿军老战士。  相似文献   

2.
智取黑峰岭     
雄赳赳,气昂昂,我们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一举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回忆起那段艰苦卓绝的战斗,我还能清晰地感受到当时洋溢在我们身上的那种勇敢、乐观和机智。那些朝鲜战场上拼搏的经历就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3.
《老人天地》2010,(12):44-45
今年春夏之交,我随"赴朝祭拜英烈团"的志愿军老战士一起踏访朝鲜,游览了这个外界不太了解的国度。 清晨,鸭绿江边空气清新,中朝友谊桥上的车辆依旧川流不息。作为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与朝鲜平安北道首府新义州仅一江之隔。  相似文献   

4.
宁华 《老人世界》2010,(4):23-24
1952年,我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奉命编成志愿军赴朝参战。在一个夜幕沉沉的晚上,我随着后期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我们的目的地是朝鲜的西海岸,听说美国的新总统艾森豪威尔上台后,要在这里进行第二次仁川登陆。这里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我军到这里也是准备着登陆作战。  相似文献   

5.
来信     
肖复兴 《中外书摘》2014,(11):112-112
庞守义 山东 感谢贵刊2014年第5期39页刊用了我在《老照片》上发表的一篇《当年的几张发稿余片》,贵刊改用《摄影师留下的“私房”照片》为题,改得颇有新意,谢谢你们。  相似文献   

6.
在电影《英雄儿女》中有这样一个经典镜头——英雄王成一边向敌开火,一边用步话机向指挥所高喊:“团长,向我开炮!”这位团长的原型便是志愿军65军194师582团团长兼政委张振川。  相似文献   

7.
王麟 《当代老年》2008,(4):18-19
五十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曾活跃着一支由我国志愿军驾驶的嘎斯车队,哈尔滨籍志愿军老战士李滨生向我们透露了有关嘎斯车队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2000年第一期《阿拉伯世界》,曾在其封二显著位置刊登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两位学者坐在一起,十分亲密地手拉着手,笑容可掬。其中一位是该刊物的主编朱威烈教授,另一位是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博士。虽然加利曾在国际舞台叱咤风云,大放异彩,并且至今仍活跃在这个舞台上,但无论哪一  相似文献   

9.
方舟子 《现代交际》2007,(12):24-25
在一些显然没读过美国《科学》杂志、误以为该杂志只刊登学术论文的中国专家的抗议声中,《科学》杂志如期刊登了陕西周氏"野生华南虎"照片,照片上打着"平面猫?"的字样,并配发一则短讯,题为"珍稀老虎的照片在中国制造喧闹"。我不理解为何《科学》杂志的简短报道会让某些国人如此兴奋或担忧,正如我不能  相似文献   

10.
戴安娜王妃性感照片的故事戴安娜王妃的这些照片在英国引起了轰动和严重诽谤,并在王室家族内部制造了一次骚乱。这些效果强烈的照片是被一部隐藏的照相机拍摄的。健身房里的戴安娜身着全套性感服装,出现在英国发行量高达270万份的《星期天明镜》上。它们立即引发了白...  相似文献   

11.
晚年蒋介石     
这里的一组照片选自《蒋介石图传》,这是一本以图为文的蒋氏相册组成的新传记。独家收录蒋氏御用摄影师曝光蒋家私房照片,  相似文献   

12.
将一个人的战斗经历拍成两部电影,这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恐怕不多见。原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坦克 4团 2连排长杨阿如,就是《英雄坦克手》和《英雄坦克兵》这两部电影主人公的真实原型。今年是志愿军入朝作战 50周年,笔者走近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  1945年 7月, 20岁出头的杨阿如在家乡浙江黄岩加入了革命队伍。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编入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担任重机枪班班长。 1947年 5月,他参加了闻名中外的孟良崮战役,一人扛着重机枪打狙击,荣立一等功,受到朱德总司令的接见。  新中国成立后,华东野战军成立坦克团,杨阿如…  相似文献   

13.
正道 《老人世界》2010,(9):16-18
如果说《大眼睛》是为希望工程代言最著名的一张照片,那么它的作者解海龙一定是中国最著名的摄影家。解海龙被誉为“为中华民族的‘希望工程’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他用一架相机,推动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慈善行动。  相似文献   

14.
人肉搜索:天使还是魔鬼 2008年6月16日,天涯社区一篇名为《我就喜欢做二奶,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就很好啊!》的帖子,成为了网友关注的焦点。一ID为“菊花香香儿1986”的网友在帖中炫耀其成为当地某高官“二奶”后的种种好处,引来了数万网友的激烈留言。随后有网友在同一论坛抛出人肉搜索帖《菊花香香儿1986照片,欢迎提供线索》并附照片,指出成都人“静儿”就是“菊花香香”。自此,大量网友开始对“静儿”进行人肉搜索,不但公布其本人的生活照片、住址、手机号码等一系列隐私信息,而且其家人的信息包括她四岁儿子的照片都被公布到了网上。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世界》2005,(1):2-3
在《新中国外交五十年》大型画册和《邓小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等书中都刊登一张十分珍贵的照片,邓小平同志同穆巴拉克总统两人开怀大笑,手携手并肩走出人民大会堂会见厅,周边的陪同人员也都笑容满面。这张照片是1990年5月13日邓小平同志会见埃及穆巴拉克总统结束时拍的,它是中埃两国领导人深厚友谊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清明将至,翻阅北京出版社1979年1月出版的《人民的悼念》摄影画册,发现书里有一幅标语照片似曾相识。该书前言说:“摄影画册——《人民的悼念》,真实地记录了在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后,人民对他的深切悼念和由此而爆发的‘四·五’革命运动。”那幅照片里的标语内容为:“必须清算。四人帮’在天安门事件中血腥镇压悼念周总理的革命群众的反革命滔天罪行!!  相似文献   

17.
翻开《思念依然无尽》一书,有一张照片情意盎然,力透纸背:父亲胡耀邦笑容满面坐在办公桌前,女儿满妹斜着身子为父亲扣上衣领风纪扣。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摄影家抓拍到的一个生活瞬间,题目叫做《整装待发》。如今,照片上的父亲胡耀邦已经远去18年,长眠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中,而他的女儿满妹,则就坐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8.
朝鲜学者朴趾源的《热河日记》是以燕行录的形式写出的一本文化巨著,这部著作记录了使团的整个使行过程,是朴趾源对中国文化的深入接受。卷一中的《渡江录》和《盛京杂识》、卷二中的《驲汛随笔》所记录的正是长白山区的山川地理、民俗生活,记录了朴趾源等在鸭绿江、辽阳、盛京和广宁一代的旅行见闻,充分展现了清代长白山区的服饰、婚丧等方面的民俗。  相似文献   

19.
重温悲壮与崇高──访“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李心球照片上的老人叫葛振林。看过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一定记得那个瘦削的副班长,那就是他。老人今年78岁了,当年日本鬼子付出100多人的代价要砍的头,至今还好端端地架在他的肩膀上,只是那双握惯了枪的手,眼...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著名作家魏巍,人们就会想到他创作的讴歌志愿军战士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早在1941年,魏巍就开始宣传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他不但让全国人民知道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而且还与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