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婉晴 《老人世界》2011,(3):20-22
1955年,潘惠芬出生在广西隆安县那湾村的一个普通壮族家庭。父母养育了她兄弟姐妹5人,潘惠芬排行老三。家里田少人多,父母别无所长,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日子虽然清苦,潘惠芬却性格活泼,爱唱爱跳,在乡亲们的眼中,她就是个快乐精灵。  相似文献   

2.
情爱绿荫     
婚后他不再说爱问:如果当初不是因为爱,我是不会下嫁到这个小城的。大学毕业前,男友每天无数遍我爱你、我想你,让我终于下定决心远离父母跟随他回他的老家(我是独生女,离开父母是很艰难的决定。)现在结婚不到半年,他就不再说爱了,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关注我的感受。我很委屈,有点后悔自己当初的冲动。现在这日子,不知该如何过下去?  相似文献   

3.
正时值丁酉年元宵节,这是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可对于邵长见等人来说,他们已经有几十年没和父母一起在这个日子吃元宵了,甚至连父母是谁、在哪儿也不知道。2017年元宵节这天,"让爱团圆——安徽公安机关帮助被拐儿童认亲活动"在合肥举行,他们和亲生父母别离最短的20年,最长的40年……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的老师和父母,热衷为孩子们举办各种Party,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表达爱。前些日子,我参加了三猪班里的Valentine’s Day Party。这个节日在中文里叫"情人节",其实不是很合适。在西方,它是"爱"的节日。这个节日不仅仅属于恋人,是包括老人小孩单身已婚等所有人的节日,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爱",谁都有资格快快乐乐地过这个节。前些日子,我参加了三猪班里的Valentine’s Day Party。这个节日在中文里叫"情人节",其实不是很合适。在西方,它是"爱"的节日。这个节日不仅仅属于恋人,是包括老人小孩单身已婚等所有人的节日,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爱",谁都有资格快快乐乐地过这个节。  相似文献   

5.
<正>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世上,都应该被善待,尤其是那些身患重病又被父母抛弃的孩子,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更需要关爱和温暖。让他们在爱中有尊严、不孤独地走,这是英国人金玲建立蝴蝶之家—中国首家儿童临终关怀机构的初衷。  相似文献   

6.
滥施父母之爱的本质并非是父母之爱过多的结果,恰恰相反,那是父母之爱不足的表现。真正的父母之爱,是有利于孩子享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有利于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的。  相似文献   

7.
父母的爱是最基本的、有效的教育,正是有了父母爱的教育,张格嫣予,这个有着美丽名字的女孩,才能在写作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8.
黎明前的爱     
钟国昌 《老年世界》2011,(19):18-18
自从离开父母到外地工作后,除了春节、中秋节外,我几乎很少回家。多年的奔波,让我不知不觉间淡化了对父母的爱,也越难感受到父母对我的爱。每次打电话回家,母亲总是唠唠叨叨,让我照顾好自己,我也总是应承着。孰料,上月我大病了一场。也是因为这场病,让我得以回家休养,再次感受到了父母对我那一如既往的爱。  相似文献   

9.
感情早已破裂的父母,为了我的成长,忍受着无爱的生活,签了份离婚协议,等我完成学业参加工作后就分手。二十多年来,我亲眼目睹了父母在无爱的婚姻中的痛苦,为报答他们,我决心帮助父母解脱……  相似文献   

10.
正策划人小语父母的爱是我们一生力量的源泉,是我们生命的底色。然而,父母在表达爱时有很多误区,他们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表达爱,用批评指责的语言表达爱,用愤怒的情绪表达爱,用忽略回避说教的模式表达爱……我们因此而迷失,以为父母不爱我们。如果不能确认父母的爱,那么我们会以为自己不值得爱,甚至没有资格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委屈、无奈、悲伤、愤怒,"爸爸妈妈爱我吗"成了我们内心的痛,也构成了时时扰乱我们心境的情结。这让我们无力把握现在,应对人生。所以,无论多  相似文献   

11.
心中有爱     
心中有爱文/吴庆图/丹青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爱是一种情感,不是一种欲望;爱是一种给予,不是一种索取;爱不仅仅是男女之爱,还有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生之爱、民族之爱、家国之爱。男人的爱热烈而粗扩,女人的爱细致而缠绵,父母的...  相似文献   

12.
<正>你知道什么叫女人味吗?你知道如何做女人吗?你知道女性的性魅力都包含哪些吗?本刊特邀两性专家谈情说性,讲述如何启发女性的性意识,如何做个爱自己,并享受被爱的自信女人。陈珊和吴强结婚4年,有一个3岁的女儿。平时,两个人都在忙各自的事,女儿由乡下的父母带着。每到周末,陈珊和吴强就去乡下看女儿,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只是有一件事陈珊一直放在心里,不知该如何开口。  相似文献   

13.
正古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在多子女的家庭中,父母偏心总是有的,要么重男轻女,要么更爱小的。特别当父母更偏爱的那个还是"啃老族"时,家庭矛盾一触即发。一个小姐姐在网上吐槽她哥哥:"都三十几岁的大男人了,成天吃父母的,一毛钱也没给父母花过,还把老爸的工伤抚恤金挥霍完了。"她的这个哥哥总以做生意为名,经常管父母要钱,每次都说"这次一定赚",但从没看见他赚在哪里,连欠的高利贷也找父母还……小姐姐觉得父母特  相似文献   

14.
我几乎是一直含着泪水读这本《爱的教育》的,作品中的主人公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兄弟姐妹,不由使我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5.
正爱有许多误区。爱得不得法,就害了孩子;爱得不明白,就步入了误区。是伺候孩子袁还是使用孩子?糊涂的父母心甘情愿做孩子的保姆,事事替孩子代劳。在家里替孩子叠被、穿衣,甚至喂饭;在外面替孩子背书包、背画板、背水壶,明明是孩子能干的事,全由父母包办了。孩子呢,全然不把父母的辛苦放在眼里,他认为:你为我服务,应该!谁让你生了我!  相似文献   

16.
路灯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就是因为它最生动贴切地表达了父母和儿女之间的骨肉情深。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形式的爱与情,但没有哪一种爱比父母对儿女的舔犊之爱更无私,更博大;也没有哪一种情比儿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更深切,更绵长。  相似文献   

17.
好妈妈不溺爱文/谈何妈妈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元素。但爱不是溺爱。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在和社会接触以后会显出自私、任性、麻木的性格特征。好妈妈不溺爱!不可有求必应有些父母总是千万百计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以为这样才是爱孩子。由于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百般迁就...  相似文献   

18.
1980年9月23日,纽约市布朗克斯区最破烂的街头,有一个女婴诞生了,这个女婴就是她。她是父母的第二个孩子,已有一个姐姐名叫莉萨·默里,父母给她取名莉兹·默里。父母是十分爱她们姐妹俩的。可在她懂事起,总能看到一件奇怪的事情,在父母和姐妹俩玩得好好  相似文献   

19.
当女儿得不到妈妈以恰当方式表达的爱时,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索要礼物——名牌礼物。在17岁少女的心中,礼物越贵重,代表父母越爱自己。  相似文献   

20.
几乎所有的父母在爱孩子时都恨不得把心掏出来,可孩子长大后却一身的问题。目前网上就流行着一种“父母祸害论”。父母辛苦养育子女,为何换来的是问题和怨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