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现状,基于市场分割假说与流动性假说的理论模型,结合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实际,提出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权益资本成本的假设,并利用美国存托凭证(ADR)的经验数据,通过双因素模型、多因素模型及多元回归模型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能显著降低企业风险,进而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同时,企业股票流动性显著提高,也能解释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因此,市场分割假说与流动性假说在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背景下成立。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金融开放程度的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了海外上市的方式进军 国际资本市场,其中美国存托凭证即ADRs(AmericanDepositoryReceipts)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融资的最重要 的方式之一。本文首次利用GARCH(1,1)模型和事件研究方法,对1991-2004年在美国ADRs跨市场上市A股 公司的风险、收益、波动性特征进行实证检验,探讨并分析了我国企业ADR海外上市前后的绩效与风险变化规律, 并进一步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ADR:中国公司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捷径许军年轻的中国证券业要走向成熟,必须造就一大批公司,使它们走出自我的小圈子,真正在国际大空间中展现自己、发展自己,进而融入国际资本的大循环。ADR,即美国存托凭证,是中国公司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捷径。随着我国“上海...  相似文献   

4.
美国存托凭证(ADR)方式已成为中国企业在美筹资的重要途径,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对中国企业的境外筹资环境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各类ADR方式的特点,提出企业应根据ADR方式的特点、自身的发展以及外部环境,选择合适的境外上市方式筹资.建议有条件的中国企业在发行B股的同时,发行三级公募ADR并在中国和美国两地同时上市.  相似文献   

5.
证券存托凭证(DR)的推行对于创新投资渠道,扩大融资空间,促进证券市场渐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发行CDR(中国证券存托凭证)是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的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法律、银行服务、金融监管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考察国外证券市场的成熟经验,以严格监管为特色的ADR(Ⅲ级别)作为CDR的发行模式比较适合中国的目前证券市场发展的现状.由于证券存托凭证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在法律上缺乏明确的法律关系定位,特别是与现行的证券法律体系存在诸多制度矛盾与障碍,上述种种问题都急需通过后续的证券法修改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美国预托证券(ADR)自1927年创立以来,已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在美国资本市场筹资的重要金融工具.ADR在筹资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对监管的要求较宽松,发行成本及时间较少;受企业规模、信誉等的限制较小,且可获得永久性的发展基金;可直接进入美国市场,流通性较好.我国企业试行ADR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企业,并做好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工作,完善国内证券市场,促进中国企业向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证券业利用美国存托凭证吸引外资的思考陈丹1927年问世的美国存托凭证(AmericanDepositotaryReceipts,简称ADRs是为美国投资者设立的证明其拥有外国某公司普通股票的一种可转让凭证,它旨在便利欲拥有外国证券,但又希望避...  相似文献   

8.
从投资者理性预期出发,以不完全竞争市场和信息相关为前提,以市场微结构理论和投资者信息解读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信息披露质量和投资者信息解读能力影响资本成本的模型。研究发现:在非流动性程度及个人投资者解读信息精确度给定条件下,资本市场的均衡是唯一存在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市场非流动性程度通过投资者的平均信息解读能力和流动性影响因子两个途径影响着资本成本。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一个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美国公司营运资金主要来源于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相应地,美国也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公司治理。由于美国公司股权高度分散产生小股东"搭便车"和"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所以美国主要通过营造一个竞争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来对公司经营者进行治理,有职业董事经理人才市场与之相配套,并以股东派生诉讼机制作为补充。由于市场的局限性,美国通过立法对恶意接管、信息披露欺诈和股东恶意诉讼进行规制。这些都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0年《财经》杂志上一场对机构投资者黑幕的揭开,带来了对机构投资者的思考,一时间“操盘大户”、“剥削中小股东权益”等标签纷纷贴到了机构投资者身上。伴随这几年我国资本市场往全流通健康有序地发展,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标志就是股票市场越来越成为机构投资者的博弈场。本文从中国和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轨迹来研究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变化。  相似文献   

11.
发展资本市场需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完善金融产品的结构和投资者结构;鼓励合规资金有序入市,支持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资本市场和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在证券市场中推出中小企业板块。  相似文献   

12.
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被投资企业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行为,是公司金融与智力资本领域间交叉研究新议题。以中国2010—2015年间A股高科技公司为样本,利用采集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大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水平间的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在不同的内外部情境中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水平显著负相关; 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抑制效应更显著; 较之处于较低不确定程度环境中的企业,机构投资者对高度不确定性环境中的企业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抑制效应更强。研究还发现,在成长期、成熟期企业中,机构投资者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抑制效应较在衰退期企业中更显著; 与民营企业相比,机构投资者对国有控股企业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存在更强的抑制效应; 机构投资者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抑制效应存在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低环境中,但不存在于激烈竞争环境中。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快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引导、督促机构投资者发挥积极治理的负责任的大股东作用,上市公司也应注重资本市场的信息需求,积极主动地增加智力资本信息供给。  相似文献   

13.
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及其甄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现象已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目前我国粉饰报表行为呈现出越演越烈的趋势。这不仅为投资者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设置障碍,也为报表审计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是近些年公司金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采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数据,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越高,资本结构越快速向目标资本结构进行调整;相比非独立机构投资者,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更加显著地促进了资本结构的快速调整。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独立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提供了改善资本结构决策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上连接公司和投资者的重要信息中介,其盈余预测的羊群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判断。因此,对我国分析师盈余预测羊群行为与上市公司机构投资持股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有助于强化我国投资者的理性投资。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出发,以2008--2012年我国所有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报告和各年季报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存在羊群行为以及机构持股信息对分析师羊群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证券法》的推出为中国证券市场未来的发展拓宽了空间,这种拓宽既体现在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现货交易”、“融资融券”、“国企炒股”、“银行资金入市”等发展桎梏的“预留空间”,也体现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强化证券监管力度、提高证券违法成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基础的夯实。  相似文献   

17.
“金融抑制”理论认为,一国的金融发展和深化有利于推动其经济的发展。但次贷危机表明,金融体系特别是资本市场过度发展也会放大风险,从而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因此对资本市场发展及其风险需要重新审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需要资本市场发展来满足其金融需求,但这种发展本身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可忽视。本文利用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投资者结构变化、上市公司结构变化、金融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四个方面浅析了我国资本市场当前的发展态势及其在当前的制度建设下可能引致的风险,由此得出了四点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改革作为一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性变革,给股市带来了生机,G股的活跃表现为投资者创造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阶段,试点企业推出的对价方案呈现出对价方式的多样性、对价水平的差异性、对价依据的非统一性和调整对价的随意性等多种市场特征。对价方式的多样性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对价水平的高低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对价成本,对价依据的差异性是导致不同对价水平的主要原因,上市公司频繁调整对价方案缘于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经济后果通常表现在市场效应、财务效应等方面,一般会导致公司股票价格和财务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和变化,并且向外界投资者传递一定的信号。中美两国资本市场环境、企业内部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导致股份回购在经济后果表现上不尽相同。文章拟对中美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经济后果进行比较研究及差异原因探析,旨在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实践提供借鉴和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基于市场氛围对大小非减持的市场反应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观察与测度。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行为的确产生了短期的市场财富效应。大股东减持幅度与短期市场财富效应负相关,在股市上涨的市场环境中表现更为显著。公司投资价值与短期市场财富效应显著相关,但影响方向并不一致,投资者表现出偏好逆转现象,说明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因素是复杂的,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理性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