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析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的演进规律,对新时期进一步完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规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演进历程可归纳为探索起步阶段(2004—2011年)、初步形成阶段(2012—2016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17年至今)。按照“分散出台,体系化与细化并行”的演变特征,探索起步阶段实施环境保护领域各分项治理行动,初步形成阶段出台总体性农业污染防治规划及纲领,快速发展阶段体现为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单元的细化和针对性政策的出台。政策演变遵循从低阶向高阶的动态跃迁路径,最终将绿色作为发展的内生动力。命令控制型、信息公开型、自愿参与型和经济激励型等四种政策工具协同形成农业绿色发展多元激励与约束的政策体系,探索起步阶段和初步形成阶段以命令控制型和经济激励型等外部规制手段为主,快速发展阶段注重使用信息公开型和自愿参与型工具。未来应继续完善政策体系与政策内容,优化政策工具的组合结构。 相似文献
2.
老龄政策是老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老龄社会治理成效的重要保障.采取政策文本的共词分析与聚类方法,通过对1949-2020年我国老龄政策的系统梳理,提出我国老龄政策在政策萌芽、探索调整、快速发展和全面统筹四个阶段出现政策数量积累、政策内容上,从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到养老保险全覆盖再到养老服务提质升级、政策颁布主体强化协作等阶段性特征和趋势.随着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纵深推进,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老龄政策研究亟待在政策协同、政策执行及政策评估等方面拓展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3.
分析我国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并探寻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中的难题,也有利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政策文本三维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615份政策文本进行统计与聚类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1979-2019年政策演进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政策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成熟阶段,政策发文主体多元化并呈现联合化趋势,政策文本类型多样,政策内容逐步完善,政策工具体系已经建成.以上特征均表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已具备了较好的政策基础,但是现有政策和政策工具也存在一些不足.基于此,分别就政策制定和政策工具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文化产业政策经历了探索期、萌芽期、体制改革期、规划引导期、国家战略期和高质量发展导向期六个发展阶段。地方文化产业政策在演进特征上不仅包括对中央文化产业政策的纵向跟随响应,地方政府之间还存在文化产业政策的横向模仿竞争。与此同时,文化产业政策还存在"东多西少"的区域差异特征。从区域协同出发,"十四五"时期中国文化产业政策优化应完善宏观与微观运行管理机制,健全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促进文化产业跨区域合作,推动文化产业和多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5.
苏启敏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70-76
从1984年到2012年,我国国家行政机构先后颁布11项涉及师德建设的国家政策,构成一个完整的政策演进过程。总体而言,师德建设的政策演进呈现出转型的态势,即从口号动员转向法制保障;从抽象模糊转向具体清晰;从总体适用转向分类适用;从职业道德转向专业道德。 相似文献
6.
流行教科书对政策科学演进史的解读,是一种阶段模型.其实,这只是政策科学发展的路径之一.由于政策阶段只是政策主体行为的理论外化,而人的行为总是多因素作用下的产物,因此政策科学的演进,其内在的路径必然是人类对政策过程中因素的不断发掘:先是一种具有科学理性的认识因素的发掘与理性的政策过程理论的形成;接着是权力因素的重新发现与政策过程技术与政治双因素理论模式的出现;然后,政策科学转向多因素理论研究.由于这种理论转向,政策科学的范武革命深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研究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畜牧业政策历经政策提出、政策探索、体系化政策初建、体系化政策完善四个阶段。在政策演进过程中,政策内涵实现由"取"到"予"的根本性转变,政策目标由单一增产向多元化增收转变,政策内容由短期性政策倾斜向连续性政策补贴转变,政策工具由单一治标向组合治本转变。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部分政策落实与政策目标偏离而引致新旧矛盾升级;财政投入不足,对畜牧业支持结构不尽合理;政策缺乏系统性和配套性的前瞻设计等深层次矛盾。政策的调整应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种养循环规律,使政策导向回归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增强政策设计的系统化和精准化,多措并举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还原土地改革时期以来不同阶段典型的法律、政策与法规,详细梳理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历程,揭示政策变迁过程中深层次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演进过程中实质是农民土地权益交叉实现和不断增强的过程.在更大程度上赋予农民更清晰、更确定的土地权能是我国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因此,当前在坚持土地承包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可尝试构建以“农民家庭”为主体的土地产权制度,以期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9.
欧美并购规制政策中效率条款的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美是较早制定和实施并购规制政策的国家,经过长期司法实践和多次修改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企业并购法律规制体系.从欧美近百年并购规制政策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出,效率作为并购竞争效果评估的肯定性因素日益受到重视,并购规制政策中效率条款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只要并购带来的效率能够强化并购企业采取有利于竞争和有益于消费者的行动能力和动力,从而抵消并购可能给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反垄断当局就不会宣布并购与有效竞争不相容.中国是处于转型经济中的发展中大国,并购规制政策中需要考虑效率因素,经营者集中竞争评估指南中也应设立效率条款,以体现并购规制政策的价值取向,协调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发展和实施节能建筑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建筑节能管理过程中,政府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法律法规和行政手段来实现。我国现有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已不能满足全面开展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建筑节能政策激励的长效机制以及加强行政管理和监督,使建筑节能相关利益行为主体从不敢违规、不能违规真正转变为不想违规。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农民收入政策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增长滞缓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朱 钅容 基总理在2 0 0 1年 3月 1 5日的人大记者招待会上重申了中央政府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决心 ,这表明我国农民收入政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文从总体上回顾我国农民收入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 ,进行国际比较和背景分析 ,对我国农民收入目标的实现途径作出思考。一、我国农民收入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一 )工业强制剥夺农业的传统计划体制时期。 1 949年中国革命胜利时 ,经济极为落后。经济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 ,现代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到 1 0 %。根… 相似文献
13.
农民非农化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带有规律性的普遍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非农化的政策演进,经历了从改革以前的禁止农民非农化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容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务工,90年代规范和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再到进入21世纪初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环境等几个不同阶段,国家关于农民非农化政策的演进是合乎规律并不断创新的.农民非农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在中国不可能短期内完成,今后还会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出现,在政策上仍需不断创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与东亚合作:政策演进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传剑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7,(1):81-87
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中等强国”的综合国力,澳大利亚已经成为东亚合作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子。澳亚关系的发展历史表明,往往是澳要表现自己的独立性的时候,就能发挥出特有的作用;而在澳与西方国家保持一致的时候,就会被别人的影子所遮掩。如果澳大利亚能够明确自己的国家特性,彻底摆脱一味追随美国的形象,把自己作为亚太地区多样性中的一种而不是西方阵营的一员积极参与东亚合作进程,那么不仅澳亚关系可以更好地发展,澳也能够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藤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11(2)
民办教育的政策是推动民办教育实践的决定性因素,具有鲜明的导向、协调和控制作用.随着民办教育的发展及政府和社会对民办高校要求的提高,民办教育政策特别是中观、微观层面的政策制定,必须以开放革新的精神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使之能符合目前民办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影响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学费政策和招生政策的评析,提出要继续坚持民办教育政策的开放性原则,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存在明显的计划储备与市场储备、中央专储和地方储备的双轨运行特点,这在加大粮食储备宏观调控难度的同时,也因体系自身的路径依赖导致储备主体的瓦格纳效应和道德风险行为。对此,可从储备功能定位、宏观调控、区域布局优化及强化农户储备四个方面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家庭承包制理论和政策的演进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就我国农业家庭承包制理论和政策的演变作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从中揭示了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变迁轨迹。文章最后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又及时提出了突破二元结构体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改革的新思路,这必将使农业家庭承包制在农村得到进一步的稳定和巩固。 相似文献
18.
各类风险灾害和危机事件的频发,凸显了韧性思维嵌入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性。韧性治理的政策演进显示,我国韧性能力建设的过程大致经历了探索期、推动期和提升期3个阶段;整体上理念持续深化,视野不断拓宽,从工程韧性和环境韧性不断向其他维度拓展,对制度韧性和技术韧性的关注逐渐增加。在韧性治理体系的结构层次上,国家、城市和社区从不同层面推进韧性治理:国家韧性强调顶层设计、统一领导和战略支撑;城市韧性强调冗余规划、行动学习和智慧融合;社区韧性强调多元协同、文化塑造和科技赋能。鉴于此,未来应把握韧性思维嵌入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走向,完善制度安排以提升多维韧性能力,形成协调有序的韧性治理体系,以回应复合型风险社会背景之下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英国提升青年就业能力的系列政策,实现了就业促进向供给面管理的转型和技能提升的战略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政策演进、特征及具体实施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从青年群体和国家的中长期发展与就业的持续性考虑,我国就业促进政策的重心应转向提升青年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