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30(5):98-101
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的基础学科,探索适合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应该从增强现代意识、注重文史结合以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刘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内容繁多,现有的教学时间难以满足教学需要.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发掘新的教学视角.实践证明,文体学视角是当前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一种新角度,它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从而较明显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了解、分析与探讨不同文体的体制特点及创作风格,或同一种文体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规律,或两种相近文体的传承与因革,是更好地阅读、分析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黄毓任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90-91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性较强的基础课程,重新考量其课程性质、任务及课程设制,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和方法,应是课程改革探索的首要任务。在教学理念方面,应确立高远的教学目的,反对知识工具化;立足文学本体,扩大课程的文化内涵;培养研究意识,引导学术门径。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要注重原典教学,以‘史’为纲,以‘选’为本;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知识能力互动。 相似文献
4.
黄依林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Z2)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在高等院校进行课程改革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探索一条适合古代文学教学发展的现实之路,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再林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82-84
教育部启动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重大意义,由此也带来了高校课程建设的新思考。为做好我院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现阶段应着重从树立精品意识与明确建设目标,抓好教学队伍及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刘敏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92-96
大学作为目前人类社会教育体制中的最高层次,它的理念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思潮的形成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理念是关于大学本质特征、存在价值、职能任务和活动原则等的理性认识,是构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大学理念与大学教学的关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关系等多角度对大学理念进行了阐述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第小明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121-122
在当下的大学教育中,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可避免的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功利主义和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对古代文学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造成了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教学困境,这一情况在某些地方院校更为突出。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在教改中"文"与"史"的关系和矛盾,提出具体解决途径,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中文专业古代文学学科的教学出现了与时代需要相脱节而导致学生厌学的局面。为使古代文学的教学适应“三个面向”,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而改革的关键是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和突出当代性,即用当代意识精选、整合教学内容,用当代意识观照、发掘、阐释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文与科学精神,用当代意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麻朝晖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Z1)
面对“马列主义”教学的现实 ,笔者认为通过认真研究学生的接受过程而开展备课、教学活动 ,是提高教学效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教学 ,不仅要使学生接受 ,还要使学生服气 ,因而要更进一步提供学习的诱导 ,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涂育珍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25(4):449-451
文章主要介绍了东华理工学院文法与艺术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建设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古代文学教学与素质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注意追踪该学科的前沿,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学生,进行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11.
徐正英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1):116-120
关于中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应坚持学术性实用性兼顾、史家眼光、文化视角三原则;关于古代文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做到教材使用与个性发挥、史与作品、讲授主动性与接受主动性、教学与科研四统一。 相似文献
12.
宋琤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5):115-118
古代汉语是高等专科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但由于就业的压力,很多学校过于注重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与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而忽略了对专业基础的培养.这些现状和问题直接影响着古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作者在对古汉语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恩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61-67
"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和思想,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形成中国古代哲学中独特的"虚静"理论.儒家对"虚静"的阐述只注重一般的哲学层面,而道家则从一般宇宙观的角度阐述"虚静",认为"虚静"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的哲学方法.中古文学的虚静理论就是在这一哲学层面上引入了哲学上的"虚静"理论,把"虚静"看做是文学创作的方法论.陆机的"虚静"理论与具体的文学创作过程相联系,并用形象的描述,阐述了文学"虚静"的特点和实际运用的情形.刘勰则从理论的高度,将"虚静"与艺术构思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了他完整、系统的文学虚静理论. 相似文献
14.
刘忠岩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1)
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要收到应有功效,必须通过对现有哲学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考试制度进行改革,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任树民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150-152
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挥动着四把"剪刀",从理念到理念,割裂文学课堂,导致经典文本文学性的缺失,从而使文学教育处于一种缺位状态。基于此,在探究文学教育相关问题基础上,探讨了教师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文学教育的改进路径,以期为全面系统地实现文学教育提供鉴戒式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曹胜斌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7-11
讨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代走向终结之哲学方面的原因 ,在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世界观、整体关照方法论以及儒道两家长期相互抗衡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期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师范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进行分体裁教学的尝试,是近年来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进行的改革。与传统的授课模式相比,分体教学模式在具有其明显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引发出我们思考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范岳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2):58-60
典籍英译是一个新的概念,对国外读者来说它的外延面难以涵盖文学,更难延伸至哲学领域。对中国古典文学与哲学思想的翻译应重视对原著的正确理解,而我国的翻译家大多是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的人,文学与哲学功底深者甚少。因此,要对外介绍我国的经典作品必须有各方面的知识渊博的专家介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