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名词化动词与名词化动词短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名词化动词及名词化动词短语的构成形式和它们的语法特征 ,认为名词化动词及名词化动词短语在语法功能上是名词 ,而在语义上含有动词的词汇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法化是个连续的渐变的过程,“了”从开始只能跟延续性情状的动词组合到能够和终结性情状、静态性情状的动词组合的过程,就是“了”语法化程度逐步增强的过程。“了”的语法化在语义和读音两方面都体现出一些阶段性的特征,在方言里,“了”语法化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读音形式,一般情况下,语法化程度越高,其读音形式越简单。  相似文献   

3.
英语名词词义语法化是指具有实在意义的英语名词逐渐虚化为表语法意义或功能的名词或语素的过程。隐喻、转喻和主观化在英语名词词义语法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其语法化的主要方式。另外,英语名词词义语法化的结果主要表现为产生新义、发生转义以及词义的扩大和缩小。  相似文献   

4.
戴卫平  高丽佳 《兰州学刊》2009,(Z1):177-179
语法化是指形成语法的各种因素逐渐"化"为语法内容和语法形式的过程和结果。语法隐喻的产生体现在语法范畴与语义特征的非一致关系上。语法隐喻具有同一所指,不同能指、双向映射、语法域转移、级转移、形式兼意义的变体、增强明晰度和表达力等特点。语法隐喻理论有助于隐喻和认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语法化及其语用动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明确语法化定义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语法化的三个语用动因 :明晰性和经济性原则、主观化、语用推理。语法化语用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语法本质 ,而且有助于改进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赖勤芳 《兰州学刊》2006,(10):88-90
本文借助保罗.德曼理论的文本分析,进而对他的修辞批评理论做出评述。保罗.德曼通过对“语法的修辞化”与“修辞的语法化”两个过程的分析,指出正是修辞与语法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才显示出文本自身的力量,因而修辞不是对主体的压制,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呈现。保罗.德曼的修辞批评理论具有某种片面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语法隐喻的发展状况、知名学者对语法隐喻的应用观点、语法隐喻的概念、起源、意义、类别、本质、特点、分类、功能、变异、运用、逻辑、主要研究理论,以及语法隐喻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目的是让大学生认知语法隐喻,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驾驭高级语篇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助保罗·德曼理论的文本分析,进而对他的修辞批评理论做出评述.保罗·德曼通过对"语法的修辞化"与"修辞的语法化"两个过程的分析,指出正是修辞与语法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才显示出文本自身的力量,因而修辞不是对主体的压制,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呈现.保罗·德曼的修辞批评理论具有某种片面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9.
文体分析是在语言、书写、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各个层面进行的,其重点是分析具有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的那些语言特征,从那些被“前景化”的语言特征入手,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以便达到鉴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话语标记语之构式语法分析——以"I mean"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标记语"I mean"有多种语用功能意义.在构式语法的框架下,试图把 "I mean"作为一个构式来研究,分析其形式、意义、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I mean"的形成是一个语法化的结果这样一个假设,是从第一人称的动补构式[verb+complement]语法化为话语标记语构式[discourse marker].构式语法可以成功解释语法化的诱因.这样的分析可促进运用构式语法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同时也显示出构式语法的强大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
刘进 《殷都学刊》2006,(1):94-96
语法化理论的问题主要涉及“语法化”的定义,语法化的语音表现形式,语法化的判别,语法化引起的语法系统的调整,语法化的原因和条件,语法化研究的动向,语法化和重新分析的关系以及其与类推的协同作用。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学术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待于进一步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情态动词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珊辉 《云梦学刊》2001,22(2):102-104
英语情态语法范畴进入了动词语法范畴的总体系.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是相互交错,自成体系.与其他动词相比,情态动词主要满足语用和语义的需要;其他动词满足语法的需要.所以,分相论述,探讨情态动词所凝结的语用特征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意识流小说家善于把内心世界的混乱无序、朦胧的潜意识活动直接显示出来,揭示其内在的真实。这种创作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叙述的逻辑性,使语言支离破碎,破坏语言规则,导致了语言的变异,成了意识流小说主要的语言特征。意识流小说的语言在语体风格上独树一帜,在文学创作领域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本文以美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著作《达罗卫夫人》为线索,剖析了意识流小说的语言风格中语法变异。  相似文献   

14.
曾炜 《云梦学刊》2007,28(1):142-145
方言变异研究是社会语言学与方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农村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以家庭为单位,探讨农村方言变异与变化的模式与规律,探讨与变异相关的语言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对于方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语法化及其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慧 《南方论刊》2007,(5):102-103
语法化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的关注,本文试描述汉语语法化的现象,并对其动因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6.
多词动词是英语中一种特殊语类,在语法、语义等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在此先对多词动词的定义、分类及其主要表现形式进行概述,然后就被动化现象阐明其实质是施动性,运用生成语法相关理论探讨并解释多词动词存在被动语态的条件。最后,从生成语法视角下总结英语中多词动词的被动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研究在对新时期之初的“东方意识流”这一文学现象的梳理和归纳,多层次 探讨其本质特征、美学价值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现有研究对于这一流派的东方化过程中发生变异的原因则缺少发生学意义上的追踪和探源。据此试从东、西方意识流文学的基础、作家的文化品格、文化语境和文学体制的作用等几个角度对西方意识流东方化过程发生变异的原因作一探析。   相似文献   

18.
日语复合动词里的部分后项动词以及部分前项动词在构词过程中产生了语法化变化,失去了该词汇所具有的本来意义。其语法作用相当于汉语中表示极端程度的甚词表达,主要用来表示程度或者强调等意义。但是,日语甚词表达和汉语甚词表达之间在所用词汇上没有交集。所以,不能使用汉语甚词表达去套用日语的甚词表达。  相似文献   

19.
语法化理论是对语言演变现象的研究,语法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语义、语用变化.语法化的研究对象从最初的词向句子、篇章拓展,同时,语法化机制主要包括语义演变机制和句法演变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化研究在四个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即历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语法化与语言类型学研究相结合,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化研究相结合的思路以及语义地图模型的运用,但是,汉语语法化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系统性不强和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把"字句的产生是汉语史上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很多学者都研究过,也有许多的成果,但大都从语法的角度去论证。我们认为"把"字句的产生是一种语法化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受到语音因素的影响。"把"字的韵律特征弱化,"把"由动词变为介词,使整个句子的韵律特征减弱,最后完成语法化过程,形成"把"字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