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加拿大研究人员指出,越来越多的药物被发现与西柚汁同服会引发不良反应,甚至可能产生猝死等严重副作用。研究人员建议人们服用这些药物时应避免饮用西柚汁,勿进食西柚等柑橘类水果。以往的研究显示,西柚中富含的呋喃香豆素可抑制人体内分解药物的酶活性,从而导致进入血液的  相似文献   

2.
将经验模式分解理论应用于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中,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经验模式分解和移动平均的综合分析模型。经验模式分解基于信号的局部特征时间尺度,能把复杂的信号分解为有限个基本模式分量之和,是一种完全在时域中进行的自适应分解,克服了小波等分解分析方法中的基函数选择问题,非常适用于非线性和非平稳过程的分析。股市分析实例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提高股市波动信号的信噪比,揭示股市价格的内在运动规律,增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在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图像分解是将图像的不同组成部分利用分解算法分别提取出来,而全变差方法是基于PDE方法进行图像处理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在Meyer等思想的影响下,对现有基于BV(Ω)空间的全变差(TV)正则项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了一种L1(Ω)空间上的改进的全变差正则模型。在改进的TV方法基础上,首先分别推荐了改进的TV-G和TV-H-1图像分解极小泛函模型;然后给出了相应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以及对应的数值解;最后,对3类测试图像,包括纹理类图像、航空类图像、杂类图像分别进行了图像分解数值实验,同时也进行了信噪比和时间效率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TV-H-1模型在针对纹理类图像分解时,分解效果优于TV-H-1模型,而改进的TV-G模型在针对上述3类图像分解时,大部分图像分解效果优于TV-G模型。  相似文献   

4.
模糊条件下企业联盟和集团最优组建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企业联盟和企业集团的组建过程分解为四个阶段,建立了其组建成本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企业联盟和企业集团在确定性情况下组建成本的模型,并将其扩展为适合于实际情况的组建成本模糊模型,即对该组建成本模型中与时间因素相关的各参数模糊化,再用模糊优化和非线性规划技术对该问题求解,得到不同组建阶段的最优时间分配,其方法对企业选择相应的发展战略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金兰 《山西老年》2011,(11):58-58
科学家发现,由于个体差异,同一种食品被不同的人摄人后,在人体内分解过程中引发的化学反应和产生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便产生了按照人们的基因、体质、血型、性格进食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以为,为了避免浪费,剩饭可以加热后再吃。但研究发现,剩饭重新加热以后再吃难以消化,时间长了还可能引起胃病。我们常吃的米饭中所含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经口腔内的唾液淀粉酶水解成糊精及麦芽糖。经胃进入小肠后,被分解为葡萄糖,再由肠黏膜吸收。淀粉在加热到60℃以上时会逐渐膨胀,最终变成糊状, 这个过程称为“糊化”。人体内的消化酶  相似文献   

7.
松林 《社区》2005,(15):60-61
人们患病痊愈后,使用的药物一般不会恰好用完,若全都扔掉,的确是浪费;不加选择一概留存,时间一长,有些会失效变质,也可能反受其害。那么,哪些该留哪些不该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宜留存的及时弃掉,准备留存的要进行筛选后妥善保管备用。不宜留存的药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1.服药时间不很长,如某种药一天服2次,1次2片,1个疗程只有2~3天,共需十几片,而所剩药物只有2~3片,不够一个疗程的药品就没有保留价值。2.易分解变质的药物不留。如阿司匹林易分解出对胃肠刺激的物质——水杨酸;维生素C久置后会分解而失去药效。有人曾在一年内数次测定贮…  相似文献   

8.
《源流》2012,(7):77
征兆1、容易喝醉有些人,平时酒量很大,然而现在变得喝一点之后就感觉"醉了",这种征兆提醒你肝脏功能下降,肝受损了,肝脏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谢物乙醛。征兆2、粉刺增多  相似文献   

9.
《源流》2012,(4):77-77
征兆1、容易喝醉有些人,平时酒量很大,然而现在变得喝一点之后就感觉"醉了",这种征兆提醒你肝脏功能下降,肝受损了,肝脏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谢物乙醛。征兆2、粉刺增多  相似文献   

10.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模型可根据数据特点,将时间序列分解成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分量,能提供多尺度研究视角,更加精准地把握周期波动规律.本文利用EEMD模型将1996—201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季度数据分解为5个不同频率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和1个趋势项,根据分量特征赋予不同经济含义,在多个尺度上进行分析.结果发现:IMF1和IMF2分量整合通过白噪声检验,可认为是外部因素的随机冲击;IMF3分量周期长度约为3年,可认为是企业库存量变化引起的存货周期;IMF4分量周期长度为5年,可认为是政治周期;IMF5分量周期长度约为20年,可认为是建筑周期.随后在分量分解基础上建立ARIMA模型进行拟合与预测,通过与其他模型对比,发现EEMD-ARIMA模型表现更优.结论表明,EEMD模型在类似固定资产投资这种波动性较大的经济时间序列周期识别和预测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意识对人体有两种指挥方式:直接指挥与间接指挥。直接指挥的意识称之为直接意识,间接指挥的意识称之为间接意识。正确的歌唱是意识对人体的直接与间接的指挥艺术。正确的歌唱需要直接意识与间接意识对人体指挥的协调统一,具体为呼吸、吐字、声区、音色、音高、音强、音长、气息、共鸣等等的协调统一,歌唱水平提高的关键是意识对人体指挥的熟练性以及相关肌肉的锻炼。个人修养也是歌唱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人体方所形式的隐喻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汉语中,人体部位词一般不具有处所性,需要加上方位词,才能构成人体方所表达形式"NP F"。人体方所表达形式不仅仅指示某一实际位置,有时又表达隐喻意义。我们对汉语中具有隐喻意义的人体方所形式加以研究,弄清汉语中以人体方所意象形成的隐喻,并对人体方所意象形成的隐喻意义作出认知解释,从而从一个角度证明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  相似文献   

13.
浅谈产品中的人性化设计,并通过对人性化产品设计的具体案例的分析来说明了人性化设计中包含的人体工程学因素,进一步阐述了产品与人体工程学间必然的联系。指出未来的产品设计必须以创意与革新为首要条件,符合人机工程学,使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同时也是最前沿的潮流与趋势,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企业与人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运行模式,创新知识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犹如营养物质对于人体.文章运用仿生学的基本原理和类比的方法,模仿人体营养物质吸收、加工和传递机制,对企业知识创新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仿生学原理的企业知识创新模型,以期对企业知识创新机制的模式化及企业知识创新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人是文化的主体。人的主体地位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是人的主体地位确立的标志。人作为文化主体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生产性与消费性相统一、创造性与破坏性相统一、自觉性与盲目性相统一等特征。文化主体可分为个人主体、群体主体、人类主体三大类型,三者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梅洛-庞蒂作为与萨特同时代的法国著名哲学家,其哲学主要观点是引进了身体作为桥梁,弥补了二元论与纯粹的经验主义的缺陷.人与世界接触后,便是人的身体所反映出来的表现性.身体的表现性在对外界的反应,以及人的表现性在绘画艺术创作时所起的作用,是很值得探讨的,在梅洛-庞蒂的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对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及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演变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三个阶段。我国现行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人力资源市场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没有真正到位 ;人力资源市场地域分割、条块分割严重 ;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等。我们应从构建人力资源市场供给机制 ,实现人力资源供给主体化 ;改革人力资源需求机制 ,实现人力资源需求主体法人化 ;减少人力资源供需矛盾 ,避免人力资源闲置浪费等几方面改革与完善中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相似文献   

18.
普遍人权的普遍性在主体上表现为它的属人性 ,即平等地为每个人所享有。古典人权的主体封闭性使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在实践中不能得到贯彻 ,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出现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普遍人权的主体开放性不是通过一个普适的标准来展现人权的普遍性 ,而是通过人权享有主体本身的广泛性来为这种普遍性原则的贯彻提供现实的感性基础。集体人权的主体可能性是普遍人权主体开放性的逻辑延伸和实际展开。  相似文献   

19.
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人体各种病变检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我国的应用研究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检测理论还很不成熟。特别是人体红外辐射-表面温度-物质特性三者间的内在关系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借助于数学和计算机手段对人体表面温度分布的特性进行分析,达到推定身体内部病灶的位置和尺寸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尝试着把有限元方法应用到红外医疗诊断的定量分析中。  相似文献   

20.
Recent research reports a, link between diet-related behavior and alcohol abuse among women, but fails to explain this relationship. In the present study,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is used to explore the link between diet-related behavior, body image, and alcohol use among a sampl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eminist tradition of “giving voice,” 78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semi-structured, face-to-face interview to generate insight into the sociocultural practice of diet behavior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alcohol use. Four specific categories of diet-related behaviors in the context of alcohol use emerged. Students reported altering their eating and drinking patterns, self-induced purging, or exercising to stave off unwanted weight gain believed to be caused by alcohol use. These categories ar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alcohol-use and diet-related behavior associations reported in previous studies Results suggest drinking behavior among some college students is perhaps mutually influenced by socio-cultural pressures to conform both to dody-image norms and to drinking, norms.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college alcohol use and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that accompany such behavior may ne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s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how social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communities affect individual behavior. In his research he addresses the roles of race,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alcohol use and alcohol-related interpersonal violence. I would like to thank professors Cynthia Robbins, Margaret Andersen, and Ronet Bachman for their support and guidance on all aspects of this research. I am indebted to the insight and suggestions made on, drafts of this paper from J. M. Cruz, Ph. D., and P. Guerino. To Tricia Wachtendorf and Erin Gladding, thank you for all your assistance in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data. For the careful and critical though put into an earlier draft of this paper, I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e anonymous reviewers at Gender Issues. And finally, I am grateful to the students who shared with me their views and experiences with alcohol 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