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与韩国圆光大学、国立群山大学共同主办,韩国仁川发展研究院协办,天津社会科学院承办的“中韩环黄渤海合作·天津论坛”于11月1日至2日在天津市举行。来自韩国圆光大学、国立群山大学、仁川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等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60余位资深研究人员、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李锦坤教授做了题为“面向东北亚:天津滨海新区的现状与未来”的主旨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天津滨海新区如何更好地面向东北亚地区发挥服务和辐射作用、国家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2 0年代中后期 ,成都一地有两所“国立大学”围绕着“国立”名分的真伪和实利分配展开了竞争 ,既反映了其时国立大学在基层社会的形象 ,也对认知“国家”在“地方割据”状态下的多重意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1949年前中国国立大学校长与政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立大学校长的来源及大学理念严格说来,中国现代大学的建立只是20世纪以后的事。主要以当时国立北京大学和国立清华大学的建立为标志,其他大学的建立时间大体在这前后①。当时,中国大学的主要格局是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三种形式。国立大学的概念里包括了省立大学和市立大学,私立大学的概念里包括了教会大学。1926年10月公布的“私立学校规程”中规定:“凡私人或私法团设立之学校,为私立学校,外国人设立及教会设立之学校均属之。”②1929年7月制定的《大学组织法》规定,除了国立大学以外,可以设立私立大学,“由私人或私法人设…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苏东史研究会、暨南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苏东史研究会2002年年会于11月24-28日在暨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俄改革比较研究:回顾与展望”,来自俄罗斯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等研究机构与大学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主要就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专题的报告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经济改革失败的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0年 1 2月 2 7日 ,“中俄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第 1 1次高级研讨会”在上海社科会堂举行。俄罗斯驻沪总领事以及来自彼得堡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社联、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 6 0余位教授专家就中俄经济改革和发展进行了研讨 ,并对俄罗斯经济走势作了前瞻性的分析。本刊现选发其中的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6.
对于大夏大学在全面抗战时期长达四年的向国民政府教育部请改国立风波,已有研究多侧重“部校之争”和“政学关系”。然而,大夏大学作为以教育学科见长的私立大学,国民政府教育部又在抗战时期极力加强对师范教育的控制,再加上大夏大学内迁办学的贵州省既无大学亦无师范学院,因此教育学科自然成为大夏大学和教育部在改国立博弈中的重要权衡。1938年,教育部在废除私立大学教育学科时唯独保留大夏大学教育学院,正是其已将大夏大学视为“预备国立大学”的体现。此后由于大夏大学改国立的一波三折,再加上大夏大学沪校有人投敌的“政治污点”,导致黔校教育学科最终成为大夏大学向政府“输诚”的牺牲品,并由此引发大夏大学黔沪两校之间的矛盾,成为大夏大学改国立最终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1994年11月24日,“梁凤仪现象”研讨会在暨南大学召开。参加者近百人,主要是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教师和研究生,此外还有省文联、省社科院文研所、广东教育学院、广州作协、广州军区创作组、《广州文艺》、《炎黄》杂志社、《周末画报》、上海社会主义学院、西南师大、海南省海口市治润有限公司及香港中景集团有限公司的代表。会议由潘亚撤教授主持,梁凤仪及其助理程乃珊亲临会场听取意见,并两次坦诚地作长篇答辞。会议研讨内容如下。一、关于“财经小说’”的称名梁凤仪把自己的小说统称为“财经小说”,对此,不少人提…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2006,(4)
本刊讯在全球关注联合国的未来并就联合国改革进行激烈辩论的背景之下,2006年4月24—25日,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公室联合策划和组织了“联合国改革与全球治理:亚欧视角”国际会议。我国和来自亚洲、欧洲等地的学者与相关人士围绕2005年全球首脑会议取得的成果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球经济治理、联合国的制度创新、以及联合国改革的前景等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而务实的讨论。本刊讯全国各地区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在今年年初已正式确定并公布。其对经济发展的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9.
《新疆社科论坛》2011,(4):2-F0002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11年6月22日,新疆法学会、新疆财经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在新疆财经大学联合举办“以现代文化引领新疆长治久安”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2005年6月18至20日,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联合主办,以“文学行旅与世界想像”为主题的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汉学会议在苏州大学隆重举行。前两次的国际青年学者汉学会议分别在海外和台湾举行,本届首次在大陆召开,意义甚大。应邀参加此次大会发表论文的青年学者和参加评议的著名专家分别来自美国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日本国立奈良女子大学、爱知大学,中国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大陆应邀出席的学者和专家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2006,(6)
本刊讯为推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深入发展,加强中外交流繁荣学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河北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鲁东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共同举办了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于2006年8月21日-23日在山东烟台鲁东大学召开。来自海内外的近80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以“中国近代思想上的民族主义”为主题,共收到论文近60篇。与会学者围绕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来源、内涵、类型、演变、传统民族主义与近代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2.
学术信息     
《学术界》2012,(5):254-255
本刊讯4月13日至1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功主办"比较视野下的国家建设与民主"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丹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海外名校以及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高校的一流学者济济一堂,可谓群星璀璨。本次会议共收到国内外论文五十余篇,最终艰难地从中精选出了三十余篇并按照论文主题将会议发言人分成了六组  相似文献   

13.
2005年6月23至26日,南京大学中文系和“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国际学会”联合在南京举办了“中国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压轴戏”是邀请六位中外著名学者,就“中国文学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各做一主题发言。本刊请陈平原教授代为联络,征得各位教授的同意,将发言稿奉献给广大读者(按当初发言顺序排列)。对于会议组织者钱南秀教授(美国莱斯大学)和张宏生教授(南京大学)的鼎力襄助,本刊深致谢意。  相似文献   

14.
学术信息     
《学术界》2015,(2):253-254
本刊讯2014年11月8-9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联合举办"中国哲学书写范式反思暨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台湾慈济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报》及湖北省各高校的学者近50人参会。会议有两大主题,一是怀缅萧萐父先生的学术、道德、文章,二是讨论中国哲学的书写范式和方法视野。本刊讯12月13-14日,由中国社会学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2004,(2)
历史上,东南大学曾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誉,这是对东南大学百年来兴学创业的最好诠释。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 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等重要历史时期。从两江师范学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理念,到“民族、民主、科学”的南高精神;从国立东南大学“止於至善”的校训,到国立中央大学“诚、朴、雄、伟”之学风,一种为发展科学、振兴中华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东大人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东南大…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2004,(5)
本刊讯  2 0 0 4年 6月 5日至 6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暨汉唐研究中心主办的“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海内外专家学者共百余人。本次会议是国家“十五”2 1 1工程项目“汉唐统一与政治文化综合研究”的组成部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是《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部分已由齐鲁书社出版。会议以“汉唐盛世”为主题 ,围绕着如何界定和评判“盛世”这一基本议题 ,对汉唐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外交、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因为盛世无疑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在很多…  相似文献   

17.
《浙江社会科学》举行创刊十周年座谈会[本刊讯]纪念“浙江社会科学”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于1994年11月18日在杭州举行,省社联主席雷云、党组书记薛克诚以及省内社科界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会上各位来宾踊跃发言,就本刊今后如何打开新的办刊思路、...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2005,(1)
本刊讯  2 0 0 4年 1 1月 ,“纪念北京大学历史学科建立 1 0 5周年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有关专家学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师生和校友等参加了会议。与会者指出 ,历史学应从时代特征、民族智慧、历史长河中去寻求自己的尊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历史研究应该也一定会有所作为。该研讨会还围绕不同专题 ,如“民族史视野中的中国史”、“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近现代的中外关系”、“近代史料的解读与史事的解释”、“古文献与古地图研究”、“中世纪的西欧社会”、“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等 ,进行了分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2004,(4)
本刊讯  5月 ,北京大学哲学系在京举办“2 0 0 4年北京大学文科论坛·哲学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者指出 ,跨学科研究不仅有利于一个学科利用其他学科作为研究手段 ,而且有利于推动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共同发展。应把跨学科研究与教育改革联系起来 ,为哲学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稳固的基础。  本刊讯  5月 ,“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 95周年暨中国文化综合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海内外的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这次会议。学者们指出 ,身为 2…  相似文献   

20.
一、国立大学校长的来源及大学理念 严格说来,中国现代大学的建立只是20世纪以后的事.主要以当时国立北京大学和国立清华大学的建立为标志,其他大学的建立时间大体在这前后①.当时,中国大学的主要格局是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