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第一次启蒙亦即现代启蒙迷信自古华山一条道,相信只有一种科学,坚信西方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正确方式,那么,第二次启蒙也就是后现代启蒙则昭示我们,西方现代科学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正确方式, 它也不是科学的唯一形式,别一种科学是可能的.现代科学所日益暴露出的问题及其在应对当代现实危机方面的无能,使人们迫切呼唤一种富有人文情怀的后现代科学的涌现.这是一种厚道科学,它是对西方现代科学和文化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与现代科学对事物和科学的"确定性、稳定性、一致性和封闭性"的迷恋相反,后现代科学更注重开放性、变化性、多元性和创造性.较之现代科学,后现代科学具有"厚道","有机","有担当","有洞见"等四大特征.这样一种科学是生态文明所迫切呼唤的.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话语,它是对现代理性的一种反思,无具体、本质的定义.而作为后现代主义理论发展的后现代科学同样也无标准的定义.它对现代科学进行了批判,但却不是肆意攻击.在价值观方面,现代科学的主流们主张价值中立,而后现代科学则继承了库恩以来的科学是有价值负载的观念,强调科学、科学家们应后现代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科学越来越远离经验的发展,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网络(语言系统)充分地显示了它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和迷人的美。对科学符号的运算及结果的诠释成为理论构造及其阐述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深刻地表明了科学认识的方式或者科学研究主体把握客观世界的能动性的深化和强化。为了从本质上把握科学发展的这一趋向,我们分析和揭示科学符号的内在意义,就是自然而又必然的了。  相似文献   

4.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在探讨科学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观:科学作为人的活动,是人存在的方式;而现代科学本质上是作为数学筹划、研究和作为技术的科学;现代科学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海德格尔对科学技术价值的探讨超越了流俗的工具论而上升到形而上学层次,他的这些科学思想对于当今身处技术时代的人们反思科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科学思维中,选择思维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能否把它看作是当代科学思想的中心,选择思维和矛盾思维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值得认真探讨.一、选择思维确立的科学基础和客观根据选择思维是在统计力学、量子论、非平衡系统论等一系列科学基础上形成确立的.统计力学表明微观世界的多体运动情况服从统计性规律,使统计的思想和方法为研究多因素随机运动的各种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和工具.量子论确立了或然性思维方式,测不准定律和泡利不相容原理充分表明:科学研究中的观察现象和科学定律是主、客体不同作用方式的不同产物,主体视角、作用客体的手段、理论背景对于认识对象的确立及其属性的规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非平衡系统科学,诸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等证明复杂系统具有自组织功能,它的联系和发展都是合目的、有选择地进行,系统的发展不是线性,而是“树”状,是系统与环境相互选择以及系统自我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科学思维方法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概念性、互补性、开放性和立体性等特点,但基本特征主要是层面观和兼容性。 层面观念是关于现代科学的学科思想,它突破了经典科学分门别类地割裂各自研究对象的思维方法,把本门学科看作现代科学群空间中的一个层面,这种层面可比喻为有一定边界  相似文献   

7.
科学范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范式,不同的科学范式具有不同的认识思维方式、自然观和文化价值取向.近现代科学范式在认识思维方式上走的是一条"从局部到整体的认识思维路线",是一种"实体-本质性思维",在自然观上是一种机械论自然观,在文化价值取向上是一种人本主义文化价值取向;复杂性科学对近现代科学范式的转型体现在五个方面,即从简单性到复杂性的转型、从分析方法到综合方法的转型、从线性思维到复杂性思维的转型、从实体构成论到有机系统论的转型、从机械决定论到自组织演化论的转型;复杂性科学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近现代科学范式的认识思维路向,并没有改变其对主体性的强调,是西方近现代科学本身合乎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论思想是现代科学有机论思想的重要来源。包括有机论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和科学的发展曾经起过推动作用。它经过马可波罗和莱布尼茨的努力 ,白晋的发现 ,对 19世纪辩证唯物自然观的确立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世纪的有机论哲学家怀特海和李约瑟发现了中国古代有机论思想的现代科学价值。当代科学家之所以把目光转向中国古代的有机论思想 ,是因为它对现代科学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学革命的哲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物理学革命引发的现代科学革命,是二十世纪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其深层次的思想基础则是哲学的变革。本文从本体论、认识论和科学观角度透视科学革命的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夏佩尔的经验主义和信念总和的本体论 ,普特南的逼真实在论和指称语义学本体论及邦格精确的系统的唯物主义的构建 ,阐述现代科学本体论的合理之处和进步。科学本体论与传统本体论不同之处就在于不预先设定世界的实在性 ,而是求解它是什么。从传统思辨的立场转向实证的立场 ,这是科学本体论主要特点之一。我们时代建立起来的本体论都依据科学 ,并随之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在2014年冬天召开的第15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年会上,段伟文将其近著《可接受的科学:当代科学基础的反思》(简称《反思》)赠我,并命我做一书评。《反思》一书虽然冠以"当代科学基础的反思"的副标题,但从其实际的叙事来看,它实际上是对当代科学哲学的反思。一旦这样来看待该书,就会令人想到近年来学界对科学哲学的思想演化取向所做的概括和研究。这类研究多是相对于正统科学哲学,赋予当代  相似文献   

12.
评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家的科学发现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科学理论的发现和证明分开,从而把科学发现仅仅看作是一种非逻辑的直觉天赋的创造性活动,把科学发现的研究完全交给心理学,这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一个特点。本文分析了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家的科学发现观所包含的合理因素和存在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包括自由精神、自觉精神、超越精神和人的价值观;科学精神包括理性精神、实证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民主精神和奉献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即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科学精神包含了人文精神;现代科学已构成了独特的科学文化,现代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科学文化的整体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要点可以表述科学的特点,反映的则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4.
层出不穷的当代文化危机与科学的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因此对当代文化批判的理论往往被等同于对科学文化的批判。当代文化批判理论的实际对象应当是科技理性的僭越和科学主义的滥觞,而非科学和科学精神。因为科学主义虽然极力推崇科学和理性、贬斥非科学和非理性,但从本源上看,它不但违背了科学精神,而且大大损害了科学精神。当代文化需要科学和科学精神,科学的怀疑批判精神、开放进取精神、平等宽容精神、理性负责精神将为当代文化应对危机、实现转型提供积极有效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进行的社会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学文化体制改革等)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涉及的问题之多、关系之复杂、任务之艰巨、时间之长远,是其他事业无法比拟的。因此,改革需要具有现代科学观念的系统思想方法作指导。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产生、不断发展、被人喻为本世纪科学伟大成就之一的系统科学,是把各种庞大复杂事物当作整体进行研究的横断科学,是包括各种系统思想方法和系统技术的多种学科群。其中,诸种系统思想方法是方法论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在许多领域发挥着哲学应用方法(亚哲学)的作用。所以,应用富有时代科学气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系统思想方法,将改革作为系统进行研究与规划,对搞好改革的各项工作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科学建制到中国科学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建制和科学文化是构成现代科学的重要社会形态。正是随着中国的科学建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规范,中国的科学文化才逐渐发展起来。中国科学建制与科学文化关系的研究应先从中国近现代科学社会史入手,考察中国的科学建制发展如何影响了中国的科学文化建设,而中国的科学文化建设又反过来如何作用于中国的科学建制发展,从而揭示二者内在的互动关系。中国科学建制与科学文化关系的研究可从历时考察和共时分析两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每个代表性时期中国科学建制的结构和功能、科学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以及二者彼此渗透、相互建构的社会学特征,这将包括科学社团、科学期刊、科学教育、科研机构、科学发展政策与法规,以及科学共同体、学术规则、科学交流、奖励系统、精神气质、科层化等层面。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欧美学术界,有一种引人注目的潮流:即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去解读佛教,或用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去探测佛教精神训练的神经生理机制。近年来,欧美学术界的这种风潮,也传入到中国学术界,并成为了中国佛教研究现代化的一种方向。因此,在当代中国的佛教研究中,如何正确看待佛学与科学的关系,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学术界的佛学科学化研究,是基于西方哲学与科学立场的,或者说是非佛教本位的。在中国佛教的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佛学与科学的关系,尤其是基于中国传统佛教的立场,去处理这种关系,是十分关键的。太虚法师是中国佛教界较早开始思考佛学与科学关系的人,而他的见解,对于今天佛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科学进行定位,首先需要理解科学是一种动态的认知活动,并且区别于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科学视为一个系统,则它包含着科学事实、科学方法、科学实验和科学理论四大要素。科学系统中的四种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对科学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公众对科学与伪科学、非科学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9.
科学,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已经高高飘扬了70年。然而,它在五四时期的真实面貌和由此奠定的中国现代科学观念的格局,它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领导者脑海里留下的思想轨迹及其对后代历史的影响,却反倒因为它后来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一直没有得到认真的辨析。7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有可能完成这一任务的时候才惊奇地发现,它远非过去想象的那样简单和完美。  相似文献   

20.
科学方法论是科学哲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近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演变脉络呈现出从科学方法论的建构到对科学方法论的解构趋向。科学方法论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表明:既不存在标准的科学方法论模型,科学方法论也不是虚无的。关于科学方法论的理解必须是面向社会实践的,实践转向建构了当代科学哲学的方法论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