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数估计与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波 《统计研究》1992,9(2):58-64
长期以来,我国在统计实践和经济管理中所采用的生产率指标都是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如劳动生产率、资金产值率等。当然,这些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在一定的情况下也能反映单要素的生产效率,如在资本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映着劳动使用效率的提高。但在经济现实中,我们并不能保持一个要素不变,因此,采用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反映经济效益的前提很不可靠。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或叫综合要素生产率)来反映要素投入的综合效率则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2.
冯海发 《统计研究》1988,5(3):44-49
本文根据《农业总生产率指标的初步研究》和《关于农业总生产率权数的计算》两篇文章中提出的基本理论,对我国的农业总生产率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分析。一、农业总生产率的计算首先,编制出全国1949—1985年的农业产出数列、土地投入数列、劳动投入数列和资金投入数列于表1。  相似文献   

3.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农业自然条件差,山地丘陵多,平原少,农业资金缺乏,劳动力是唯一供给充裕的要素,能否合理使用这一要素,对于山西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现状及原因由统计数字可以看出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中有近3/4的从事农业,而从事非农产业的仅占1/4,大量的农民挤在极少的土地上,产生了两方面的负效应:第一造成山西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生产率取决于人均耕地面积和土地生产率,而土地生产率则取决于劳动力投入量和农业技术水平。山西省农业劳动力充裕,真正制约土地生产率的因素是人均耕地面积和农业技术水平。山…  相似文献   

4.
由繁到简     
由繁到简 杨玉民在我国现行的工业统计指标体系中,有不少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加工业产品销售率、工业资金利税率、工业成本利润率、工业净产值率、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转次数,这些指标都能从某个侧面反映工业经济效益,它们构成了单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  相似文献   

5.
冯海发 《统计研究》1987,4(4):60-65
一、权数在农业总生产率指标中的地位农业总生产率是农业总产出和农业总投入的比率。这里的总产出和总投入都是综合指标。经济指数原理告诉我们,要实现对不同度量的对象的综合,必须进行同度量处理,这就需要有正确的同度量因素,即权数。缺乏权数,农业总产出和农业总投入就无法计算。就是在具备权数的条件下,由于权数的取值不同,农业总生产率水平也会出现差异。因为,农业总生产率指标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前者反映一个具体年份农业总生产率的水平;后者  相似文献   

6.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构建具备时变截距项和时变斜率参数的随机趋势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和卡尔曼平滑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运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方法分析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来源,识别全要要生产率变动、资本和中间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和中间投入的一阶斜率参数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且中间投入的一阶斜率参数远高于资本投入,各省中间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远高于资本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相对重要性强于资本要素积累效应;由于资本和中间投入一阶系数显著时变上升,资本和中间投入的技术进步偏离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重要来源,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使用经典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对中国各省份1979—2010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核算的基础上,采用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农业TFP增长分布的形状动态,应用马尔科夫链法考察农业TFP增长的分布动态,从增长的分布形状和内部流动性两个角度来评估中国农业TFP增长省区分布的动态演进机制。研究表明:一方面,1980—2010年间中国农业相对全要素生产率经历了明显的从"单峰"分布到"双峰"分布再到"单峰"分布的变化过程。绝大多数省份农业TFP存在明显的增长趋势,尤其是技术进步增速显著,技术效率则普遍存在恶化现象;另一方面,省际间农业TFP增长差异明显,可将其分为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和高水平四个"俱乐部","两极"分化现象明显,表现为明显的"中间小、两头大"分布格局,绝对趋同现象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8.
戴艳娟 《统计研究》2010,27(3):94-100
 本文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模型,将中日价格差异用中间投入生产率、劳动价格、劳动生产率、固定资本价格、资本生产率和“其他”等6个要素进行解释,并推算出这些要素在整个中日价格差异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对中日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中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低廉的劳动成本和资本价格,而日本则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中间投入生产率。  相似文献   

9.
曹军 《上海统计》1995,(12):16-17
《上海统计》1995年第7期所发宋廷山同志《对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以下简《对》文),提出现行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各部委不统一、缺少核心指作、指标设置不全面、部分指标在计算公式上欠科学、名称不尽合理、有些指标不是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与财务评价指标重复等七点不足,构建了十项新的企业评价经济效益指标,即:百元工资提供的产值、成本费用利润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产品销售率、全要素生产率、销售收入利润率、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率、营运资金周转率、百元资产提供的社会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视角下,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投入的增加,二是要素生产率,即劳动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单纯依靠要素投入扩张的经济增长以粗放式地消耗要素和资源为代价,从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只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论文借鉴文[1,2,3]将产业结构变迁从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对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论文试图通过研究甘肃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分析,为我省产业结构变迁提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